身份证号码:33072219630430XXXX
摘要:我国的建筑事业在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下,正朝着前所未有的繁荣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式桥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人们对道桥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道桥施工过程中,自然环境显然是影响道桥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进行道桥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通过实地考察来全面了解施工的环境,通过参考相关环境数据,结合自身条件,制作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
现浇筑混凝土是指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此过程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外在温度、选择材料等,这让现浇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变得更加不可控,会一定程度上对道桥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导致道桥事故发生。因此,对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 道桥施工对现浇筑混凝土的要求
现浇筑混凝土是道桥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其对道桥施工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因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现浇筑混凝土有着严格且明确的规范。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正式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对现浇筑混凝土的施工顺序做科学的规划,明确施工环节,实际施工过程中做好把控工作;②现浇筑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并控制好装料顺序和搅拌时间;③现浇筑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泵持续工作,一旦停歇45分钟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要立即用压力水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④现浇筑混凝土振捣时选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⑤道桥柱浇筑时应该分层振捣,不仅要做好上部振捣,且下部也要随时敲打模板,柱子混凝土要一次性完成。后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现浇筑混凝土施工安全与质量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2 影响现浇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
2.1 混凝土材料选用
混凝土材料选用对现浇筑混凝土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为了满足道桥设计与施工要求,在进行土质选择时务必要保证其与水泥强度相似;②骨料是混凝土配合比中的重要材料,如果其中掺加有质量问题的骨料便会对现浇筑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③水的硬度与质量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之一,但在实际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水质量的重视,最终对现浇筑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
2.2 混凝土浇筑过程
混凝土浇筑前期如果无法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振捣处理,就会造成多种问题的出现,比如混凝土分布不均匀、部分粘稠或稀薄等,直接导致混凝土状态分布不均。另外,混凝土浇筑速度也是值得重视的一大因素,如果无法有效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就会导致温度上升或下降,混凝土表层会形成流浆和气泡。除此之外,因为水化热问题,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后期养护过程中极易出现梁面变形问题[1]。
3 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要点
3.1 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流程
总的来说,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流程为:地基处理→支架搭设→模板安装→钢筋制作与绑扎→混凝土搅拌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养护→支架拆除。
3.2 地基处理与支架搭设
地基处理是为了保证现浇支架的稳定性,具体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风化砂对支架搭设范围内的路基进行加固处理,等待地基承载力达到支架搭设施工要求时再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
支架搭设时可以铺设50mm厚度的木板,并在每一根钢管的根部铺设4mm的钢板,以此实现支撑支架的目的。如果支架采用满堂架搭设,则要保证立杆与水平杆之间的连接部位错开布置,切记不能设置到同一个框格层中。另外,立杆接长时不能采用搭接方式,混凝土浇筑时要由专人进行支架检查,一旦出现支架下沉现象要立即停止操作,查找原因。
3.3 模板安装与钢筋绑扎
支架搭设工作完成后便可以由专业施工人员对底模标高及轴线进行測放,随后将底模铺设到支架上,并根据下沉量对底模标高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当施工中的底模与外侧模采用组合钢膜时,施工人员在安装过程中要切记保证两者结合处的接缝有充分的密实性,避免出现漏浆现象,且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始前,施工人员要对模板与混凝土浇筑的接触面进行清理,对残余的油渍、杂质等进行清除,均匀涂抹一层脱模剂。
钢筋板扎是混凝土质量的保证工作之一,焊接参数时值得重视的一点。另外,在钢筋下料时,为了避免产生材料浪费,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截取,焊接工作进行前要进行质量试验,确定焊接参数,焊接参数符合施工要求后便可以批量生产。一般来说,受力筋全长允许偏差为±10mm,钢筋弯折允许偏差为±20mm,箍筋尺寸允许偏差为±5mm。实际检测过程中可以用钢尺对同一设备加工的同类型钢筋进行量测。
3.4 混凝土搅拌运输及振捣
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也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具体需要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在拌合场进行生产时要将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2]。另外,为了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搅制时可以加入适量的缓凝剂。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避免离析现象,保证混凝土安全运输到施工现场。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后,现场接收人员要立即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测,如果不符合施工要求则要作废弃处理,不能用到施工中去。
3.5 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振捣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要按照规范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及时的养护,养护方式可以采取洒水润湿、土工布覆盖等方式,如果道桥工程是在冬季施工则要做好保温措施,不能进行洒水润湿。一般来说,为了保证养护质量,养护时间最低不得少于7天,洒水量保证混凝土表面可以润湿即可,不宜过多[3]。
3.6 支架拆除
支架拆除时要严格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切记因为图方便快捷而上下同步进行,可以先从跨中开始,而后对称向两侧展开。为了避免支架拆除过程中出现质量及安全事故,施工现场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拆除的支架严禁从高处抛掷,拆下的配建要及时进行保养,做好循环利用,对于变形严重的部分要重点调整。
除此之外,支架拆除工作如果遇到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时,要停止拆除工作,并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
4工程概况
某道路工程是该市“三横一纵”中的一条重要支路,为缓解交通压力,在该路段上拟建一座钢混桥梁。该桥梁的跨径为80m,桥面宽度为12m,其中板梁采用现浇筑的方法进行施工。下面重点对板梁现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4.1 施工工艺流程
道桥板梁现浇筑混凝土施工虽然过程并不是非常复杂,但如果作业人员对具体的步骤缺乏了解,很可能会对施工正常进行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延误进度。因此,明确施工工艺流程就显得尤为必要。下图为板梁现浇筑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板梁现浇筑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4.2 现浇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地基处理。在对现浇支架进行搭设前,应当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此来确保现浇支架的稳定性。地基加固处理的具体做法如下:使用风化砂对支架搭设范围内的路基进行分层填筑,并通过压路机进行碾压密实,确保承载力达到支架搭设的施工要求。
(2)搭设支架。在经过加固处理的路基上,铺设厚度为50mm的木板,并在每根钢管的根部铺设厚度为4mm的钢板,以此来作为支架的底脚板。在本工程中,支架采用的是满堂架,搭设时,借助斜支撑来保证牢固性和稳定性,所有立杆与水平杆之间的搭接接头必须错开布置,不得设置在一个框格层内,并保证立杆的步距与设计要求相符。同时,进行立杆接长时,连接方式不得采用搭接的做法,而是应当使用扣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当指派专人对支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变形或是下沉必须及时进行处理。
(3)模板安装。当支架搭设完毕并经过质检验收之后,可由专业测量人员对底模的标高及轴线进行测放,随后将底模铺设在支架上,然后进行预压,并根据下沉量对底模的标高进行调整。在本工程中,底模与外侧模均采用的是组合钢模,安装时,应当确保接缝严密,避免漏浆,并在浇筑前,对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进行清理,去除油渍,均匀涂抹一层脱模剂。
(4)钢筋绑扎。在对钢筋进行下料时,应当避免浪费,可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截取,并在焊接前进行试验,对相关的焊接参数进行确定,随后便可批量加工。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对于加工好的钢筋应当进行编号,并在现场进行钢筋骨架制作,绑扎时要保证牢固。
(5)混凝土拌制运输。在本工程中,现浇板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在拌和场进行集中生产,要求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为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拌制时加入适量的缓凝剂。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出现离析的现象。
(6)混凝土浇筑振捣。当混凝土运至现场后,应当在施工前,对坍落度进行检测,确认符合要求方可使用。采用泵送的方式,按照分层的方法对混凝土进行现场浇筑。为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除了要保证浇筑过程连续之外,还应当做好振捣密实,在振捣时,必须对层间结合部位进行充分振捣,做到不过振、不漏振,当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明显的下沉且无气泡产生时,便可停止振捣。
(7)混凝土养护。为防止混凝土出现早期开裂的情况,应當在浇筑振捣完毕后,按照规范要求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可以采取洒水润湿、土工布覆盖养护方法,如果是在冬季进行施工,不得进行洒水养护,应当采取保温措施。为达到养护效果,必须保证养护时间充足,最低不得少于7天,每天的洒水量不宜过多,只要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即可。
(8)拆除支架。当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应当及时对支架进行拆除,在拆除的过程中,必须从上向下,不得上下同步作业,可由跨中开始,对称向两侧逐步推进。为防止支架拆除时发生安全事故,严禁从高处抛掷,拆下的构配件应当进行保养,对于变形比较严重的,应当进行修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出现恶劣的天气时,如大风、雨雪等,不得进行支架拆除作业,若是在夜间进行拆除,则应当在现场配备照明设施。
5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的优化策略
通过对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方案的完善,为了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完整性,应该通过混凝土道桥施工特点的分析,提高施工的整体水平。通常状况下,在混凝土技术水平提升中应该做到:第一,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混凝土浇筑。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搅拌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所以,在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搅拌方案的执行,提高工程施工的稳定性。而且,在混凝土搅拌中,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进行项目的改进,而是应该按照规定进行特殊状况的调整,实现道桥施工的科学性。第二,有效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通过施工运输时间长短、运输方法的科学性确定,提高工程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因此,在道桥施工建设中,需要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提高运输速度并采用科学化的施工方案,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
此外,还要做好质量监管工作。因为现浇筑混凝土道桥的施工过程复杂多样,工序繁琐,所以有许多特殊事项需要注意,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强度能够达到道桥施工的要求,就一定要使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过程中各个技术工序稳定合理的运行。在施工过程中,加大对现浇筑混凝土的质量监控力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合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管,在监管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归类汇总,总结出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积极分析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整个参与道桥施工建设的人员都应该高度重视质量监管,按照技术要求,要将混凝土结构控制在两米以内才是最佳的混凝土状态,一旦发现混凝土结构超过两米或者与要求差距过大,就需要管理人员依靠多年经验进行调整,减少混凝土发生开裂造成安全隐患。
4 结语
作为道桥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现浇混凝土施工在保证道桥施工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人员要明确现浇混凝土施工流程,结合具体的施工要求,合理运用施工技术,以期保证道桥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谭豫卿,苏锐,关硕.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6):104.
[2]宋世兴.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技术要点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4):45-46.
[3]肖士克.论述道桥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浇筑技术[J].民营科技,2014(11):177.
[4]黎敏.试论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技术要点[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5):78-79.
[5]徐莉娜.现浇筑混凝土道桥施工的技术要点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4(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