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规划核实的测量精度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赵国梁
[导读] 摘要:建筑物规划核实测量是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监督检查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尤其是建筑物的平面详图与地块地形图,它是规划管理必须的基础资料,也是建设用地现状的真实反映,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规划管理成果的准确性,所以说规划核实测量具有很高的精确性是必须的。
        巩义市发达地基勘察公司  河南巩义  451200
        摘要:建筑物规划核实测量是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监督检查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尤其是建筑物的平面详图与地块地形图,它是规划管理必须的基础资料,也是建设用地现状的真实反映,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规划管理成果的准确性,所以说规划核实测量具有很高的精确性是必须的。文章结合实例,就如何对建筑物规划核实的测量精度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物;规划核实;测量精度
        1建筑工程测量的技术要点
        1.1施工前进行沉降观测
        工程测量技术需要实现对施工之前的沉降观测。在施工中需要根据工程施工地点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明确地质勘察的数据和信息,对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工程施工中地形结构的了解,明确地质承重能力。针对周围环境和土地的沉降量进行分析,防止施工中出现安全隐患。在施工前的沉降观测中,通过合理的技术应用能够实现我国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增长,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并且利用数据的形式进行展现,让施工人员对施工情况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在进行施工之前的沉降观测中主要是结合施工地点、地形、土壤以及岩石情况进行调查,在测量之后,施工团队能结合测量中获取的数据和信息,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确保工程中各项问题均在掌控之内,保证施工效率和安全。另外,结合沉降观测获取到的数据,能够为工程施工提供良好依据,选取更能与工程施工要求相符的施工材料,保障工程的安全性。
        1.2施工过程中的放样与放线
        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中,放样与放线主要是利用施工现场的平面设计图,结合施工地地质条件,地形条件等,确定出施工图纸中包含的施工重点与难点。放样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放样能够实现建筑结构在施工图纸上进行体现[1]。只有明确放样的精确性,才能确保施工效果与施工图纸设计要求相符。放线技术应用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通过工程主轴位置和其他轴线位置确保工程施工位置的精确性,在进行放线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也极易引发质量问题。在工程中放线和放样非常重要,对整个工程起着关键作用,只有确保放样与放线数据获取的精确性,才能让建筑质量得以提升。
        1.3通过验收的方法来测量其精确度
        通过合理的验收测量保障建筑具备较强的精确性,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在进行工程验收阶段的数据测量时,需要利用精确的测量技术结合合理的测量设备,根据施工情况与施工图纸进行对比,对建筑施工中的主要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及时发现施工中和验收中存在的隐患,并且将设计和施工不合格的位置提出,实现返工或方案修改,保障施工技术水平提升[2]。验收技术是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利用监测设备和监测技术实现对施工图纸的比对,纠正施工中的误差。通过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合理应用,保障工程施工有稳定发展,减少建筑企业的经济损失。
        2测量精度提高
        在外业数据采集时要先有采集计划和过程,并按此计划和过程实施作业,尽可能的减少作业中没有必要的误差,以确保数据的精度。测量精度的提高首先要从控制测量开始,根据《城市测量规范》的规定: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宜布设成导线网。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水淮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但其精度应满足图根水准的精度。其次要把握好碎部点测量的精度,测量方法宜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法。尤其在平面详图测量时,重点要注意与规划红线距离有关的特征点采集,如有装饰面或凹凸部分墙体[3]。在外业施测建筑物测量时,要仔细核对竣工图与现场实际情况。室内地坪和±0高程测量应采用水淮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两次,高程较差±3mm内,取平均值。建筑物高度测量应采用GPSRTK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两次,高程较差±10mm内,取平均值。地形图测量宜按《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测量建筑物各个主角点、车行道入口、并标注建筑物结构层数;内部道路起终点、交叉点和转折点的位置,弯道、路面、人行道、绿化带等界线,构建物位置和高程等等。

面积测量时应以房产面积图为参照,使用测距仪往返测量,其精度应满足《城市测量规范》中表11.5.3,然后进行面积计算、分类、统计,最后出具建筑面积核实报告。
        3案例
        3.1项目概述
        2019年8月22日~28日国检专家组对某项目7栋建筑规划核实测量项目进行了抽检。本项目建筑面积97195.27m2,其中含商业面积6350.68m2,住宅面积90844.59m2。测量内容主要有:(1)实测平面位置详图(含用地红线、四至界限、层数、围墙、红线图间距等);(2)分栋建筑规划核实表、实测建筑高度(对应施工图中高度不同的区域,含室外地坪标高、±0、层高、地下室室内标高)、建筑面积实测分层图(含外轮廓及分户隔墙、阳台等尺寸及面积,阳台是否封闭)等内容;(3)照片(含拍摄位置示意图)和1:500地形图(纸质、电子版各一份)。
        3.2控制测量
        先在小区外侧布置了4个二级导线点,直接采用动态GPS观测;然后应用常规测量法在二级导线点的基础上布置了7个三级点。图根水准是以小区附近的四等水准点II95、II96为起算点,形成附线水准线路,采用水准测量方式观测的。
        3.3碎部点采集
        平面详图中房屋的定位以房屋粉刷层为准(除外装饰面);1:500地形图中房屋的定位以墙基角为准。檐廊、挑廊和阳台按实际用虚线表示。房屋的层数按实际层数表示。单幢房屋中底层或顶层层高在2.2m以下的房屋均没计层数。小区周边的街道边线以路沿线绘出,并注记应的路名[4]。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法。建筑物高度是采用RTK先直接测量高程,然后减去室内地坪高程得到的;建筑物中的天井、测区内的通风井、采光井均已绘制。地下通道入口已绘制等等。
        3.4精度统计
        (1)二级导线点精度:边长较差的相对中误差最大值为1/36635,最小值为1/275350,均小于允许误差1/7000。(2)地物点平面位置精度:检查点31个,粗差率=0.00%,最大平面误差=0.067(m),ms=±0.025(m),M允=±0.050(m),得分=90.3。(3)边长精度:检测点数量30个,△L平均值=0.007m,其中0≤ΔL≤0.01有25个,占83.3%,0.01<ΔL≤0.02有3个,占10.0%,0.02<ΔL≤0.03有2个,占6.7%,ΔL>0.03有0个,占0.0%。3.6检查结果平面位置详图和 1:500地形图的要素齐全、线型符号规范正确、各要素之间关系处理恰当、图面清晰;控制点、地物点平面位置、建筑物边长等精度均符合《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要求。
        结束语:
        在城市建筑物规划核实测量中,测量精度关键在于控制测量和碎部点采集的取舍。本对此两部分内容作了重要和详细阐述,并以实践作以证明。今后的规划核实作业中,每一个环节、每一部分,都要进行严格把关控制,尽量避免误差,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每项规划核实工作,同时也要不断地从测绘工作中积累经验,完善自身,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宁巍.深度探讨城市建筑规划竣工测量实施方法[J].科技资讯,2019,17(33):58-59.
        [2]罗兵.建筑工程规划验收竣工测量关键工艺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0):32+34.
        [3]王奇.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技术与方法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0):238-239.
        [4]王文斌.城市建筑规划竣工测量实施方法研究[J].科技传播,2016,8(17):152+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