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王志薇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志薇
[导读] 摘要: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气误操作是比较常见的事故,电气误操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力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恶性误操作,严重时还会导致电网稳定性遭受破坏,引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事故。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应该科学处理电气误操作,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体系,有效减少甚至规避电气误操作的发生。

        身份证号码:13082119850727xxxx
        摘要: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气误操作是比较常见的事故,电气误操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力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恶性误操作,严重时还会导致电网稳定性遭受破坏,引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事故。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应该科学处理电气误操作,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体系,有效减少甚至规避电气误操作的发生。
        关键词: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事故对策
        引言
        电力设备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与核心设备,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应该加强电气设备的防护与管理,有效减少电气误操作的发生,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平稳与安全。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是比较常见的。为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属性,强化电力系统的安全效能,应该科学全面分析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以此来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1电气误操作事故成本分析
        1.1人员能力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
        (1)技术素质不高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要求电气运行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电网运行知识,非常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熟练掌握及倒闸操作的技术原则。有一些电气运行值班人员,对于设备、系统不熟悉,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实际工作经验缺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为电气误操作事故埋下了祸根。(2)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的操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意识淡薄,操作不认真,精力不集中。在日常设备巡视维护工作中,图快、图方便、图省事,取巧心理。在操作中,不认真执行“两票三制”,操作中不去认真核对设备的名称、编号、操作位置,不核对模拟图,不认真检查设备是否具备送电条件,不按要求对设备进行验电,这都将会造成电气误操作事故。(3)操作不规范操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不遵守倒闸操作的相关规定,不执行命令复诵制度;不认真填写与审核操作票;不进行模拟预演:一次操作多带或少带甚至不带操作;不按操作票的顺序进行操作,跳项、漏项或倒项操作;值班人员单独接令操作,没有监护人或监护不到位,有了这些不良习惯和行为,造成电气误操作事故是迟早的事。
        1.2规章制度不完善、工作措施执行不到位
        (1)各种技术规程是电气运行值班员进行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技术指导和依据。各种规章制度如操作监护制度、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不健全,会使运行人员在工作中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或是产生错误的指导,从而导致误操作事故的发生。(2)在电气操作中,工作人员不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及操作监护制度,根据系统实际运行方式填写操作票,监护人及值班负责人不认真审核操作票,致使不合格操作甚至错误操作得以许可,重大操作不组织人员讨论制定必要方案。(3)安全措施是保证电气操作不出问题的必要保证。如果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或有错误,会给误操作事故留下隐患。如:停电范围不明确,容易将工作范围扩大到带电设备上;安全围栏或遮栏有漏洞,不能防止误入带电间隔:接地线位置挂接不正确或数量不够,起不到防止突然来电和防止剩余电荷与感应电压对工作人员的伤害等。(4)即使各种规章制度很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很健全,安全措施也很完备,但是电气运行值班员在实际工作中,不去严格执行,不认真地加以落实,不按规程办事,不规范进行操作,遇到异常情况不去认真加以分析思考,为图省事强行解锁,操作时不按操作顺序操作而自行跳项操作,监护人不认真监护导致操作人走错间隔,就必然导致误操作的发生。(5)防误装置是电气误操作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在实际工作中防误装置往往不受重视,经常出现防误装置的万能钥匙管理不善,随意使用万能钥匙擅自解锁。有的不熟悉防误装置的闭锁功能,判断防误装置失灵,强行解锁而造成的误操作,致使防止误操作事故发生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形同虚设。不认真执行防误装置的管理制度,势必造成恶性误操作事故。



        1.3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防误装置作用弱化
        防误闭锁装置是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强制性技术措施。在一些老电厂和变电所,使用的防误闭锁装置多为机械式程序锁和机械不当等原因,容易造成防误闭锁装置卡涩、失灵等故障。运行人员对防误闭锁装置的性能、结构、原理不掌握,遇到紧急操作任务时,不按规定履行相关手续而直接使用解锁钥匙,擅自解除闭锁装置,程序锁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就可能造成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1.4生产管理不严、劳动纪律松弛
        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与单位的生产管理有着密切关系,如果一个单位生产管理混乱、劳动纪律松懈必定要发生误操作。班组管理水平差也是发生误操作的原因。班组随意性强,值班员工作不规范,出了问题不能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对待,对习惯性违章抓得不严,为误操作事故打开了缺口。
        2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2.1强化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加大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力度,使他们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的现场布置、系统联系、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提高职工安全责任心,严格纠正各种习惯性违章,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工作中严格执行“两票”,不折不扣地执行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培养工作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求工作人员能够临危不乱地对突发性事故进行正确的判断与操作,尽量避免造成事故扩大化。
        2.2强化规章制度建设,提高工作执行力
        严格执行《安规》、现场规程及有关规章制度,认真执行“两票”、“三制”,严禁无票操作、漏项操作,杜绝一切习惯性违章行为。严格执行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操作。全面实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对习惯性违章屡教不改的要重罚并,直至接受教训再次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对于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时纠正习惯性违章以身作则的人员要进行适当的奖励。
        2.3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使用微机防误装置
        现场设备都应按国电公司的安全设施规范化要求,有明显、清晰的名称、编号及色标。电动刀闸操作箱亦应纳入规范化管理,电动按钮应使用双重名称,应有防误碰措施,操作后应及时断开操作电源,刀闸操作电源必须有独立的控制开关。完善防误闭锁装置,尽可能使用新设备、新技术,尽可能采用计算机防误装置。远方、就地操作均应具备电气闭锁功能。检查3kV及以上设备是否每个间隔都装设了防误闭锁装置,功能是否满足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要立即整改。
        3结束语
        防止电气误操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把关,需要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只有运行人员、检修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都能够落实岗位责任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每名职工遵章守制的自觉性,将防止电气的误操作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坚定不移地抓“违章”,切实保证设备质量,电气误操作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参考文献:
        [1]毛建国.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供电企业管理,2003(02).
        [2]赵方林.如何防止电气误操作.广东科技,2011(16).
        [3]马晓龙,瞿玉艳.浅析火电厂电气误操作原因及对策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