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宝煤业有限公司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涉及很多方面,包括:人员考勤、工资奖金发放、职称晋升聘任、人员考核、保险申报报销、人才的招聘引进、聘用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除等,这些业务都需要人事管理人员开展相关工作。由于工作比较繁杂具体,加上人事管理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如果不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不能够保障人事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其中,人事考勤工资管理是日常工作,最需要信息化的支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人事考勤工资管理,已经从原来的科室申报纸质考勤-人事管理人员考勤录入-发放工资,发展到科室自行录入考勤-人事管理人员审核汇总-发放工资,大大提高了人事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
引言
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然而,各地在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管理理念滞后、开发经验不足、信息系统零散、集成功能不明确、缺乏直接复制模式、数据安全风险隐患等问题。四川省绵阳市自主开发的工资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市、县、乡三个层面所有事业单位,而且用户全部免费使用,其开发模式、集成功能、管理理念等具有一定启示作用。现以绵阳市为样本,就推进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进行分析研究,供事业单位工资管理部门参考借鉴。
1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是服务型政府发展趋势的要求
“让数据代替人跑路”“最多跑一次”是服务型政府的努力方向,再按照过去的现场审核业务的办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了。尤其是人事干部人少事多,人员频繁更换,而工资政策历史沿革长、政策复杂,学习培训起来比较难,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管理使工资政策和业务经办简单易学,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工资神秘化时代正在消逝,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便捷地查询自己的工资和相关政策,因此,必须探索工资政策公开和方便职工查询自己工资的渠道和平台。
1.2提升业务水平和实施业务标准化管理
工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如同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基础设施,只有建好基础设施,才能更好地高质量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数据资源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工资管理也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源。而要获得这些工资数据资源,单靠以前的工资统计年报已经无法满足需要,而要在一定范围内将数据向上集中,使上一级的管理层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区域内的所有工资数据。信息交换和信息公开必将促进工资管理业务走向标准化发展。改变以前工资管理中不同地域工资政策执行口径、经办流程不一致的现象,需要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推进标准化建设,实现经办标准统一、审核流程统一、政策口径统一、信息数据统一。
1.3提升工作效率
一旦建立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将在下一步实施和实施。信息化建设提高生产力,缩短工时,影响工作质量,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无与伦比。为此,过时的手动工作被隐藏或直接关闭,许多公司现在使用数据库管理来关联管理、智能和自动化,同时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这不仅保证了工作质量,而且提高了效率。此外,高级管理层的智能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参考,而不会出现手动错误。为此,企业必须重视并提高管理能力。
1.4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
事业单位涉及行业多、绩效工资政策灵活,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工资管理部门参与薪酬改革的任务越来越重、事务越来越多,原来以工资审核为主的工资管理工作,越来越多地转变为薪酬指导、薪酬设计、薪酬改革。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让机器干活、让人来思考”,提升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含金量,腾出更多的时间参与改革。
2信息化建设中人事工资管理的措施
2.1规范人事工资管理的体制
(a)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出科学上合理的改进,并符合有关标准。人力资源管理所需的信息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形式进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法律、标准化和标准化来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框架。建立科学健全、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须遵守法律规定,需要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以便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联网、数字化和标准化,并改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建设。
2.2提升人员信息管理与维护
信息科根据可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使用的人员配置文件导入现有人员的详细信息。包含基本信息,如人员标识、人员姓名、社会保险编号、职务级别、帐号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负责人员部署后的持续信息维护。管理局局长在每月编制新审计报告之前,拥有维护和管理权限,在仔细生成之后,只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拥有相应的管理权限。每个新月份的生成权限也属于企业的人事管理人员。创建调查后,专员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规定的时间内输入并报告本月的出勤情况。用于人员分类管理和报告的积极结果。
2.3要突破操作界面和流程控制的技术障碍
不同软件公司均有固有模式开发的操作界面,受制于系统框架等技术限制,往往展示不太直观,到处都有功能模块,不知从何入手,需要培训才能使用操作。一般软件公司因为技术壁垒无法突破,导致界面操作和流程复杂。这也是许多外行认为工资信息系统复杂的原因。突破技术障碍应按模块化关联流程设计,让经办人员只需要从起始模块不断地点击下去,就可完成业务办理。审核人员也不需要进入具体的模块,有审核的任务就自动弹出,这样审核也变得更简单。这样的信息化管理不再需要培训,如同“傻瓜式”的操作更易于推广。样本地在开发操作界面和流程控制过程中,也因为受制于软件的框架,导致操作界面比较复杂,不得不再通过“操作指南”进行补充。然而,面临时间紧、节奏快的新形势,要求业务办理人员细致阅读操作指南也不太现实,于是就在开发手机App过程中进行了改进,开发了“一点到底”直线式操作流程,简单得只需要一直点下去就能办理完业务。
2.4.提高人员信息统计的可靠性,辅助决策分析
信息系统的使用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可靠性。信息系统使您能够建立一个强大的存储库,准确地将人员信息输入存储库,实时更改和输入信息,快速定制和动态管理人员信息。为全球团队管理和存储基本信息奠定基础,确保员工数据的可靠性,并为其他管理任务奠定基础。一种信息系统的人员管理模型,它提供了一个用于正确输入员工数据的全面的最新存储库,并允许动态管理员工数据。您可以为管理员工奠定基础,从本地模式到实现全面管理的全球模式。通过良好的管理数据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人事工资管理工作上信息化建设给予了很大帮助,利用信息化系统的管理,人事工资管理的工作人员可以将工作效率有效地有所提高。因为信息化建设在人事工资管理中处于初期阶段,面临着很多问题,在人事工资管理的具体工作中,要求管理者要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分析,并及时解决,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才能得到推进。人事工资管理工作,不仅让工资的审批得到了提高,还降低了员工的工作量,避免出现失误,人事工资管理工作要做到科学、透明、公正,给人事管理的工作提供基础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褚珊,汤雯雯.财务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工资管理岗位内部控制的探析[J].财会学习,2018(25):8-9.
[2]石松华.加强工资管理信息化的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 (17):117-118.
[3]王莉.浅析信息化建设在人事工资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 2018(16):131-132.
[4]段燕敏.工资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7(08): 72.
[5]陈嘉.刍议企业工资管理信息化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7): 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