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罗鹏飞
[导读] 摘要: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很直观地看见蜂窝麻面现象、墙体裂缝渗水等质量问题,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施工工序环节中都有常见的质量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在各工序中整理出来一些常见问题 ,从其产生的原因、防范的措施出发进行论述。

        身份证号码:34062119800824xxxx
        摘要: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很直观地看见蜂窝麻面现象、墙体裂缝渗水等质量问题,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施工工序环节中都有常见的质量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在各工序中整理出来一些常见问题 ,从其产生的原因、防范的措施出发进行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  常见质量问题  原因及防治措施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很直观地看见蜂窝麻面现象、墙体裂缝渗水等质量问题,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各施工工序环节中都有常见的质量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在各工序中整理出来一些常见问题 ,从其产生的原因、防范的措施出发进行论述。
        在场地平整挖方过程中,边坡出现局部或大面积坍塌现象,导致这类问题发生,可能是因为边坡坡度设置过陡;边坡顶部大量堆放材料增加边坡的承载,影响边坡的稳定性;边坡的加固方案未认真执行;防范措施可以做如下考虑:开挖顺度要做到从上至下分层开挖,合理设置放坡系数;开挖出来的弃土要及时运走,避免坡顶过多的材料堆放,也要注意车辆或机械设备振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在基坑放线时发生错误,使基坑标高出现错误,或是施工机械施工方法确定不合理,施工结果导致基坑标高出现错误 ;防范措施可以做如下考虑:做好控制桩的复核校正工作,做好放线测量结果的复核校正工作,测量放线结果要经监理按程序进行检查确认后,做为指导后序工作的依据。在施工过程中严禁超挖,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土层采用人工清挖,确保基坑标高的准确性。
        模板接缝不严,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会出现蜂窝,严重会导致露筋;防范措施可以做如下考虑:模板要表面光滑,模板边横平竖直,拼装时接缝不易过大;控制木模板使用周转次数,避免木模干缩造成模板裂缝;且在浇筑混凝土时提前对木模板进行湿润,严格控制木模含水率;钢模间隙处理措施要得当,不得用水泥袋、塑料布等去封堵;
        在钢筋工程环节中,对箍筋使用条件不了解,规范中箍筋弯钩形式及应用范围不重视,未合理进行箍筋弯钩的加工,在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因弯钩形式或下料尺寸不正确,导致隐蔽验收不合格。防范措施可以做如下考虑:要了解各类弯钩的应用范围和相关规定,在钢筋下料加工时注明清晰弯钩的形式和尺寸要求,确保材料加工的合格;加工完成的钢筋配件进场做好质量检查验收,合格产品才能使用到工程上来;在施工过程中工人要正确施工,确保钢筋箍筋安装正确。



        钢筋焊接接头成形不良,焊接电流过大,通电时间短,顶压时用力过大,挤出的熔化金属容易形成焊包上翻或是焊接过程中焊剂泄漏,熔化铁水失去约束,随焊剂泄漏形成焊包下流;防范措施可以做如下考虑:适当减小焊接电流或加长通电时间,加压时用力适当来防止焊包上翻;在焊剂盒下口及其间隙做好封堵,防止焊剂泄漏导致焊包下流。
        混凝土结构出现孔洞现象,即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窟窿,局部或全部没有混凝土;或是孔穴深度长度超过保护层厚度;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石子成堆严重跑浆,振捣不到位,形成较大的蜂窝;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或过高,振捣器无法插入到位振捣,形成松散孔洞;混凝土内掉入了大块的杂物,将混凝土卡住,最终形成大的孔洞现象;防范措施可以做如下考虑:在钢筋密集或结构形式复杂的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使混凝土能与模板充分接触,振捣密实;振捣插点要均匀排列,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防止漏振;在浇筑下料高度超过2m要采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避免出现离析现象;认真检查禁止将大块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加强施工过程及重要节点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工作。
        屋面找平层出现起砂起皮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水泥砂浆搅拌不均匀,摊铺压实不到位;基层清理不干净就进行了找平层施工;基层平整度不好,导致找平层施工薄厚不均匀;材料不合格;找平层砂浆配合比不对;找平层砂浆中砂子含泥量过大,影响砂浆质量;水泥砂浆养护不到位,出现水泥水化不完全的问题;防范措施可以做如下考虑:水泥砂浆采用机械搅拌,严格控制水灰比和砂浆的稠度,做到随拌随用;进行摊铺和压实工作,采用木靠尺刮平,在初凝收水前做好二次压实和收光的处理;做找平层前,严格控制好基层的标高;水泥砂浆拌制所用的各类材料一定要做好进场质量检查,确保合格产品才能使用,确保砂浆的质量;找平层施工完成后要及时做好覆盖浇水养护,保证其表面湿润,养护时间宜为7-10天。
        地面出现空鼓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基层表面清扫不干净,有浮灰等污物,影响垫层与面层的结合;基层表面有积水,影响面层与垫层的结合;基层表面过干燥,铺设砂浆时,垫层迅速吸收水分使砂浆水分流失过快强度变低,影响面层与垫层的粘结度;防范措施可以做如下考虑:严格做好基层的清扫工作;在面层施工前对基层进行浇水湿润,使基层清洁、湿润,表面粗糙,但不得有积水现象,确保在面层施工时可以和基层粘结紧密;控制好基层的平整度,确保面层厚度均匀,防止厚薄悬殊过大,造成凝结硬化时收缩不均产生空鼓。
        地面返潮现象,这个现象在我们海南也是较为普遍的,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一个是气候自然条件的原因;还有是地面未设置防水层,地面的垫层面层不密实;防范措施可以做如下考虑:自然条件的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尽量少开门窗,将潮湿空气挡在室外,在室内采用抽湿机进行除湿;在装修时可以选用不太光滑的地板砖;在施工方面可以考虑加设防潮隔离层、做架空层地面,切断水细水上升和气态水渗透;
        不管遇到怎样的工程质量问题,我们技术人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的工作态度,从材料的质量把关入手,做好施工过程中每一步的质量控制,相信这些质量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