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现场起重机安全管理要点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叶朝
[导读] 摘要:现当今,我国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正处于发展阶段,建筑工程起重机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管理制度在制定上存在一定缺陷,而现代建筑工地的管理特殊,工作内容复杂。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现当今,我国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正处于发展阶段,建筑工程起重机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管理制度在制定上存在一定缺陷,而现代建筑工地的管理特殊,工作内容复杂。由于部分现场施工人员个人素质不高,且相关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安全意识,对于起重机安全管理不够重视,设备故障产生之后,无法及时处理,将会直接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施工现场;起重机;安全管理;要点;对策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起重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施工机械,尤其在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起重机的作用更是其他机械无法替代的。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则大型设备损坏重则人员伤亡,虽然起重机的管理日渐加强,但每年因起重机使用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
        1起重机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1设计生产环节
        现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起重机生产厂家在设计时会偷工减料、降低钢材的品质,将废旧的行走导轨和零部件进行二次利用,,造成起重机质量较差。另外,在生产环节,生产工人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差,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生产检验人员麻痹大意,对生产中出现的隐患不能及时发现,造成生产的起重机设备安全问题较多。
        1.2安装环节
        起重机是我国特征设备中的一种,设备安装人员必须要经过特征设备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作业,而目前许多工厂的起重机安装作业都是从外面聘请的无证人员进行安装的,技术能力不高,无法确保起重机安装过程符合要求。另外,还存在着一些工厂私自改装起重机,没有经过安全验收就投入到使用环节中。
        1.3使用环节
        工人在使用起重机进行货物吊装时,为了减少吊装的次数,往往将较多的货物一次性完成吊装,使得起重机磨损速度加快,降低使用寿命;同时在日常检测和维护方面,没有制定完善的检测维护制度。工人的检测步骤和手法不规范,缺乏专业的训练,不能及时发现起重机的安全问题,为起重机发生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
        2浅谈施工现场起重机安全管理要点与对策
        2.1控制起重机的产品质量
        由于现代工程建设中,相关施工设备的准入制度规定也比较宽泛,往往需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进行规定的细化。对于一部分承包商来说,来自于开发商和建筑过程中的资金压力让其对于设备的购买和借用并不是十分严格,导致一些质量不过关的起重设备进入到施工现场,造成安全隐患的产生。另一方面,企业缺少专业的起重机技术人才,在安装起重机时通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造成起重机使用不顺利,或者在使用过程中起重机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起重机使用专业化难以得到保障,在起重机安装和拆卸过程中,管理人员很难保障设备安装是否符合标准,为起重机工作带来安全隐患。针对上述情况,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完善设备准入制度,完善相关设备的购买或者借用机制,切实提升起重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安全隐患的产生。因此,在现实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加强相关制度的实施,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而提升设备使用的专业性和安全性。首先,管理人员应该按照国家相关的法规标准制定相应的设备准入制度,对每一个即将进入到施工现场中的设备进行严格排查,排查时应该让相关专业人员在场,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其次,在签订相关设备借用合同时,应该将设备的安装和拆卸作为借用的一部分,让借租企业保障设备正常使用,在设备产生问题时,管理人员也可以通知相关人员及时进行维修,保障施工进度,减少施工安全风险的产生。



        2.2起重机定位
        在保证发挥最大能效、群塔安全距离要求及正常拆卸的工况下,起重机定位尽可能靠近拟建建筑物。起重机位置落在建筑基坑内,安装后绑扎拟建建筑物底板钢筋时,塔身周围的底板钢筋不能接触塔身并必须进行加固,保证在底板钢筋意外坍塌时塔身周围的底板钢筋不能坍塌,防止塔身侧向受力影响起重机安全。起重机定位在拟建建筑基坑坑底边缘时,基坑边坡应采取稳固措施,防止因雨水冲浸、边坡码放、振动等原因导致边坡失稳坍塌,坍塌的土方会挤压塔身对起重机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塔机定位在拟建建筑基坑边坡上面时,严格按照费伦纽斯法或泰勒分析法确定边坡临界滑移面,起重机基础严禁设置在边坡临界滑移面范围之内。现场场地狭小且拟建建筑物基坑较深时,可以采取台阶式边坡,把起重机基础放在下部台阶上或直接把起重机基础落在拟建建筑物基坑底部。
        2.3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国家安全监管工作人员、设备安装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要参加特种设备安全考核,成绩合格后才能从事相应的工作。各个人员在执行自己工作职责期间,必须要遵守安全操作管理规范,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使用厂家需要定期对设备检测人员、使用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通过安全培训让工作人员了解起重机的运行原理、操作要点等,保证起重机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2.4落实设备使用责任制
        多数情况下,一方面施工人员不具备专业的起重设备维修能力,另一方面,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在使用起重设备时没有切实了解相关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也没有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通常,在施工现场产生安全隐患之后,由于缺少相关的责任落实制度,起重机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在进行责任划分时,使用人员通常将事故责任归咎于设备承包商,承包商又认为设备租借出去不能由他们承担损失,从而引起矛盾。在现实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于安全风险的预测,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并且针对可能产生的危险进行防范和管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落实责任制,以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相关设备使用和管理人员对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首先,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对其管理的建筑工地进行实地调研观察,设备引进之后,为现有的起重机分派相关的主要管理责任人,责任人的工作就是对设备进行日常的检修,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才能安排给相关人员使用。另外,使用人也是设备负责人,使用人在使用起重机之前应该确认起重机各部分零件是否完好,各部件是否能够顺利工作,确保正常之后才能投入使用,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除此之外,相关管理人员还应该加强相关合同的签订,在设备启用之前就应该注明设备维修和养护应该由设备租借公司负责,若公司未在规定时间里定时为设备进行检修,那么设备在期间产生安全事故,租借公司应承担部分责任。
        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建筑施工现场起重设施管理可以大大提升起重机使用的工作效率,更是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要想提升起重机安全管理,需要从起重机引进、起重机维修、相关责任制以及相关安全风险防范方面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将提升相关使用人的安全防范意识,作为提升起重机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完善起重机安全管理,需要不断加强管理制度,完善各相关人员的内在素质,提升管理人员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从而实现施工安全,减少施工事故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蔡新宏.浅谈起重机械施工作业安全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17(2):18-19.
        [2]郑清河.建筑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J].门窗,2017(8):72-72.
        [3]吕仁良.浅谈建筑工程起重机械的安装与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11)
        [4]严超操.论起重机安全保护装置的重要性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17):169-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