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及方法探讨 廖博帆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廖博帆
[导读] 摘要: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过程中对于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更加的重视,其中工程的质量管理是影响工程施工建设水平的关键。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过程中对于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更加的重视,其中工程的质量管理是影响工程施工建设水平的关键。只有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管理才可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施工。因此,有必要综合考虑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整个项目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进行质量监督。随着施工质量问题的不断出现,有效优化施工管理及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性。对此,本文结合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字: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管理;方法
        引言
        近两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增速放缓,行政主管部门在安全、质量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管制措施,旨在规范建筑行业发展,指导建筑工程管理变革。“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关系着安全事故发生、质量形成以及成本投入,此阶段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应符合新时代建筑行业管理规定以及行业发展需求。下文就立足于该背景,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进行详尽论述。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有效实施施工质量控制,可以保证对施工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在具体指定施工作业中,有效避免外界因素造成的不利干扰,可以更高程度地保证施工质量。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适应当地情况,科学制定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确保施工队伍具有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并为保证施工质量,并提供必要的基本条件。其次,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可以确保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施工人员,有效减少成本投资,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并且还保证了较高程度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建设企业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从而保证建筑行业稳定性发展。最后,通过科学合理控制施工质量,可以确保有效提高项目的施工质量,同时保障项目管理措施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预见性。确保在施工作业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有效处理,以确保施工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并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高的优势。
        2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2.1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施工管理中,不仅要管理现场施工,物料核算,检查入库,而且还要监督物料质量以实现施工管理,并降低施工成本。然而,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难以有效的进行施工项目管理。此外,项目部尚未建立健全的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的大部分工作取决于经理自身的经验这样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会导致施工过程中严重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还会给施工项目留下很多隐患。
        2.2安全管理问题
        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安全,其他一切都是徒劳的。安全管理不仅包括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包括施工设备设施的安全及施工质量安全。如果忽略这些管理任何环节,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责任问题。在施工安全管理中主要表现为:安全意识实施不力,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安全体系实施不力。这些综合因素作用,将会导致施工期间出现安全问题。
        2.3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目前,许多建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都是事后控制方法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法不能降低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可能性,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管理的难度,增加企业的经济成本,并造成相应的资源浪费。另外,由于施工单位缺乏施工安全问题防范措施,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赶工期经常会采用不合理的方法进行工程施工,造成相应的安全事故。最后,对建筑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超前质量干预,规避质量问题
        根据工程规划建设要求,根据企业施工质量控制仿真,确定基本的指控目标,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创造良好条件,并指明具体的工作方向。

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目标应具备合理的操作性,并具备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从组织结构方面确保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的正常落实,同时根据施工组织方案确定《质量例会制度》、《质量问题罚则》、《建筑工程创优目标落实规划方案》,将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转化为具体的、可实施的文字,实现定性、定量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3.2全程监控质量,超前指导施工
        材料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从多方面加强材料管理工作,明确基本的技术标准以及质量水准,针对钢筋、水泥、拌和料等非标准化材料,对非标准化材料严格落实分批次抽检措施,所有材料进场前,必须要经过严格检验,若检验不合格则不予进场。针对钢筋等半成品材料,要着重强化管理,综合采用目测、试验方法,首先检查钢筋外观轴线是否对中,然后进行弯折检查、强度检查。针对工程中使用量最大的材料,比如混凝土外加剂、河沙、石粉等,应采取多种精确化量具,并通过试块检验的方式判断材料是否符合工程质量要求[2][3]。每个班组在正式进场施工前,现场负责人应召集班组长、施工员、质检员等现场施工相关人员开展施工培训、技术交底,通过案例介绍、罚则详解等多种形式,强化现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明确在施工的过程中,所有工序必须要落实三检制度,即“班组自检、质检员复检、现场负责人终检”,每一次检查都需要有完善的签字认证手续,施工员、质检员,综合采用突击检查、巡检、旁站监督等方式,确保现场作业规范性,消除现场存在的不规范操作以及质量隐患。尤其是建筑工程中的隐蔽工程,不仅施工单位要严格落实“三检制度”,同时也要要求监理方陪同检查,无质量问题,且所有隐蔽工程都施工完成后,监理方工程师签字认可,并做好影像记录,如此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4]。
        3.3动态控制质量,事中灵活调整
        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员、安全员、质监员、项目经理等应做到“五勤”,即“眼勤、手勤、口勤、腿勤、脑勤”。眼勤主要是指多巡查现场,对比现场和施工图的差异,熟悉现场实际情况,找到质量控制重点;手勤主要是指现场发现问题应详细记录;腿勤主要是指要加强巡查、检查、旁站监督频率;口勤主要是指应经常进行技术指导、安全指导;脑勤主要是指经常分析图纸,研究质量控制措施。在具体的工作方式上,要秉承“严、准、细、实”四字原则,重要部位要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全天候要有相应的工程师全程监督,所有问题要落实到人,问题处理结果应及时反馈。
        3.4完善质控体系,量化考核机制
        施工企业还要高度重视人员培训工作,内部审查人员发展要素,找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应围绕工程质量管理、工期管理、进度管理等,制定出完善的考核机制,确定量化考核指标。比如,现场施工质量安全发生率、现场巡查率、问题解决效率、工期延后率、人员管理质量等等,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标准,促使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自觉履行管理职责,并不断探寻可提高施工质量的工作方法。目前,我国正大力推动住建部颁布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参加建筑活动的主体将实施新的从业资格许可制度,并将通过提高申报要求等控制方式,由此我们可了解到,未来建筑行业将会更加规范,施工企业必须对此有一定的预见性,优化施工队伍结构、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建筑队伍素质。
        结语
        建设施工管理作用在工程建设管理有着重要地位。它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和也影响着建筑物使用功能。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施工管理中,受人员,技术,制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管理效果不理想,对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需要实现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处理,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
        参考文献:
        [1]石细劲.论述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建材与装饰,2019(34):201-202.
        [2]孙巍威.论述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建材与装饰,2019(22):217-218.
        [3]冯丽华.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门窗,2019(13):167.
        [4]徐庭.试分析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四川水泥,2019(7):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