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68419850721XXXX
摘要: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的人性化策略,通俗的来讲就是在考虑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前提下,融入人的需求这一重要的元素。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需要关注人的身体、心理以及情感需求,以此来增加建筑室外环境的人性化的特点。除此之外,设计师还需要考虑设计方案的科学性,通过设计理念把“物”升华为一种“精神”,从而使建筑室外环境在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又能够把景观环境因素与“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建筑室外的环境精神与物质相融合,并以此来达到建筑环境贴近生活、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建筑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建筑物自身功能的实现,而且需要从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实现的角度出发,将更多的环境心理因素考虑进来,从而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室外环境;人性化;设计
建筑室外环境设计人性化设计反映在建筑环境景观设计的创作理念上,就是在考虑技术与设计结合的前提下,必须考虑其中人的影响,注意建筑实际使用者的身体、感觉、情感要求,使建筑室外环境充满人情味与生命的气息。设计师还需要考虑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同时还要通过设计理念把“物”升华为一种“精神”,从而使建筑室外环境在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又能够把景观环境因素与“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精神与物质相融合,达到建筑环境贴近生活、陶冶情操的目的。
一、人性化建筑室外环境景观的设计依据
人性化建筑室外环境景观要求所有的建筑都要根据人的需求来进行设计,而人与环境相互联系的基础就是人的行为心理,因此,空间环境设计的依据就是人的行为心理。那么基于这一点,建筑室外环境设计就要做到“以人为本”,且唯有如此才能够营造适合人类活动的空间环境。具体来说,在进行室外环境设计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外部空间环境要做到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这就要求对所要进行设计空间的总体布局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考虑总体布局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第二,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尽量满足使用该场所群体的需求,同时还要能够吸引其他群体来使用该场所,并且还要确保使用该场所的各群体之间互不影响,以此来实现各个群体同时进行活动。第三,建筑室外环境景观的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更需要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的人性化。这些配套设施的设计要考虑到光照、通风、遮阳等一系列的因素,以此来保证人们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满足。
第四,对于场所的维护也是建筑室外景观设计所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并且在考虑到这一方面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卫生清洁和人为损耗的问题。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设计师经常会忽略建筑的设计会对人的行为造成的影响,而导致设计师所设计的方案只能流于表面,而这也显得设计师的设计很肤浅,从而难以表达出所预想的效果。但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对自身生活和娱乐的场所的要求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相应的得到提高,因此,人们对建筑室外环境景观的要求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根据这一现状,设计师就需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并且还要做到建筑环境与人的心理、生理以及文化传统达到和谐统一。
二、建筑工程室外环境设计的现状分析
(一)居住区植物生态群落单调
就现阶段我国的住宅区植物配置而言,植物种类比较单一,缺乏层次感。住宅区绿化主要为:少量乔木+少量灌木+草坪,而且在交房验收之后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养护,导致大部分植物受到虫害,草坪也在逐渐的退化。如此景观效果,完全不能体现城市小区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也不能满足居民对植物景观的生态需求[1]。
(二)绿化面积不达标
自2002年开始,我国的房价开始不断上涨,房地产开发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开发商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擅自将绿化规划面积改作他用,使得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按照有关规定,小区的绿化面积应大于30%,而现在我国很多居住小区的绿化面的严重缩水,远远低于绿化面积规范标准[2]。这样一来,住宅区的绿化景观效果势必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居民的居住体验,这非常不利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长远发展。
三、室外环境景观各要素人性化的实施
建筑室外环境景观的要素主要包括铺地、绿化、水体等。设计师要结合多种设计景观因素来组成不同主题的环境景观,从而满足人们生理及心理的需求。
(一)铺地
铺地从景观的角度来说又被称为是硬质景观,主要体现在街道、广场、坡道等。这种景观又可以说是人与人、景与人、景与景之间的联系通道,具有导向作用。硬质景观在美化环境、活跃空间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场所来说,如果该场所采用单一的色彩进行铺地,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人的审美疲劳。因此,设计师就需要用不同的色彩来融入设计,以达到预想中的效果。除此之外,设计师更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硬质景观的安全性,采用的材料要以防滑、耐磨、防尘且排水性好的材料。另外,对于盲道的设计也需要设计师格外注意。
(二)绿化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剧增,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渐加大,世界气候问题越来越严峻,为了保护我国耐以生存的家园,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所以,在进行住宅区绿化环境规划设计时应该深入贯彻落实低碳环保的理念。绿化,在建筑物旁边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减少噪声、净化空气,同时还能给环境带来空间上的层次感,以此给人的视觉上带来一定的美感。绿化是室外环境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主要设计元素,其设计方案的实施能够直接影响整体的景观设计效果。在进行绿化方案设计时,需要迎合建筑周围的环境,营造和谐的绿色空间,因此,对绿植的高度以及种类、密度等内容都需要进行充分的考量,才能保证形成最佳的搭配方案。庭院绿化就是指室内外庭院绿化,这种绿化方式能够很好地满足人的日常生活需求。立体绿化,这种绿化方式主要体现在阳台、平台、屋顶。在一些国家,人们喜欢在阳台上种植花花草草,这样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并且这种绿化方式还能避免来自底层屋面反射的阳光和眩光的辐射热。除此之外,可以利用低碳技术,改善小区内部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有利于植物和居民生长的环境,实现节能减排。
(三)水体
在建筑室外环境景观的设计中,水体设计的融入自然就成为了景观设计中的亮点。水体具有灵气,因此无论是跳动的还是活跃的水体,都能够成为吸引人眼球的亮点景观。水体最基本的形态有三种,分别是点、线、面。点是指喷泉、瀑布之类的景观;线是指河流;面是指湖泊等比较宽广的水域。建筑室外环境景观的设计融入水体的因素可以使景观充满生机。在融入水体设计的同时要注意安全性,并且还要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一些可以玩耍嬉戏的娱乐场所,同时还要注意水体的清洁和冬季防冻的问题。
四、结语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娱乐等场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的人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性化的设计需要从多方面考虑,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人的需求,其次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邱悦, 付阳. 基于参与性的居住区室外环境生态绿色设计思想探析[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9.
[2] 王欣. 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城市老年公寓室外环境设计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
[3] 张容菱. 基于生态理念下的住宅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研究[J]. 中华建设, 2019(4).
[4] 吴怡雯. 基于老年人需求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探究[J]. 建材与装饰, 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