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 广西河池 546400
摘要:如今,城乡差距越来越小,乡村规划已经发展成为城乡规划的重点抓手。因此,为了兼顾城乡发展,实现城乡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关部门应重点关注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但是,在美丽乡村规划中,规划设计不科学,文化特色不突出,风格特色不统一,这将影响美丽乡村规划的设计水平。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要重视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加强乡村建设的统筹发展,这就需要有关方面做好协调,才能有效地促进美丽的顺利推进农村建设。
关键词:城乡规划;美丽乡村;研究
1.美丽乡村规划的原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要一直坚持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要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因此,在城乡规划中,要注意美丽乡村的建设规划,并尊重以下原则:首先,在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要尊重乡村环境的整体性,其中整体性主要包括各部分之间的综合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方向以及位置等特性发生变化,其整体依然能够存在,故此,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要注重整体性的设计;其次,在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要遵循乡村时空的延续性,帮助人们留住乡愁。在美丽乡村的设计规划中,要结合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地理进行规划设计,借助近几年对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视,加强乡村建设,进而保障乡村的规划设计水平;最后,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要因地制宜。在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要根据乡村本地的自然环境对其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进而保障乡村规划设计的质量。
2.美丽乡村规划面临的挑战
2.1不科学的规划设计
在美丽乡村规划中,不科学的规划设计是一个重要问题。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一些乡村规划设计并没有结合当地地形地貌情况,使得规划设计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水平仍然不高。其中,没有考虑农村实际情况,完全参照城市建设要求是其中最大的问题。
2.2文化特色不够突出
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文化特色不突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些美丽乡村建设只注重经济发展和乡村原有面貌的变化。然而,在乡村规划设计中,没有将地方文化特色与历史地域特色相结合,使得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没有真正的诠释,无法长期维持。因此,在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中,文化特色并不突出。
2.3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风格特色的差异也是影响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重要因素。乡村规划设计美观,周期长。很多村民按照自己的想法建造,房子的风格也大相径庭。此外,领导班子换届使美丽乡村建设的风格和特点不统一,影响了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
2.4环境污染严重
现阶段,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引进了经济开发区等污染严重的企业,不但占用了大量耕地,而且还加剧了农村工业污染,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作物的生长。与此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农作物产量,防止病虫害侵袭,农民过量使用化肥,并喷洒大量农药,从而严重污染了农作物和土壤。此外,农民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混合在一起,同样对当地水资源和土壤造成了污染。
3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的出发点
3.1内在文化提升
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弘扬内在文化是一项重要措施。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故此,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要大力的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将其文化内涵融入到乡村的规划设计中,进而提高乡村规划设计的文化内涵;同时,在乡村规划设计中,要借助乡村的文化特色,依据本乡村的具体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来设计乡村建筑的整体布局和风格,还要推进特色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更好发展。故此,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借助乡村之间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进而加大乡村的内在文化内涵。
3.2整体布局设计
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要优化总体布局设计,提高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水平。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总体布局设计是重点。故此,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首先要做好因地制宜的规划和设计,根据乡村的地形地貌,充分利用不同乡村之间的分布情况,进而对其进行因地制宜;此外,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要做好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政府加大对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断改善在排水、采暖等管道铺设工作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而保障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故此,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根据乡村的地形地貌进行整体布局设计,并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优化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水平。
3.3打造特色产业链
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打造属于乡村的特色产业链是其中的重要切入点。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打造其特色的产业链对于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故此,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要打造属于本乡村的特色产业链条,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且结合本乡村的具体特征,从而打造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自己的专有品牌,进一步提升乡村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知名度;此外,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可以依托自然和生态资源优势,选择最能体现本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性主导特色产业,进而提高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水平。故此,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借助发展生态产业,进而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产业链,进而推动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3.4改善生态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增强生态农村建设。设立专门的垃圾收集站,避免农村垃圾乱象。同时,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和地形,优化排水系统,采取有效的水循环措施。其次,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各种绿色景观奠定基础。此外,要积极保护农村原有生态环境。施工期间,要始终坚持在保护农村生物、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创造环境友好、舒适的农村生活。
3.5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在规划建设美丽乡村时,应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将当地自然资源有效转变成经济发展优势,并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一方面可以大大提升农村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废物排放,构建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这样,不仅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而且还节约了大量资源,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创造巨大经济效益。而对于循环经济发展到最后产生的废弃物,需要遵从就近处理原则,因为长途运输也会无形中增加治理成本。
结束语:
总体而言,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中,美丽乡村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在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时,必须严格遵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一系列规划,从而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小婷.城乡规划中美丽乡村建设理论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
[2]李亚芳.浅谈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J].居舍,2018.
[3]陈仪.“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探讨——以广州增城萝岗区九龙镇为例[J].建设科技,2017(7):44-45.
[4]赵洋波.休闲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探究[J].安徽建筑,2017(1):20-21.
[5]游洁敏.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智能城市,2017(1):221-222.
[6]陈媛媛.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 工程技术:全文版:00264-00264.
[7]刘强, 陈亮.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 工程技术:文摘版:00007-00007.
[8]段汉明, 李会. 美丽乡村的规划理念[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2(1):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