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陈桂星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陈桂星
[导读]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发展脚步的加快,然而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其勘察作业能够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从阐释岩土勘察与地基施工的关联入手,针对四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大体分析,并探讨了优化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工作,以期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广西总队  541002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发展脚步的加快,然而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其勘察作业能够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从阐释岩土勘察与地基施工的关联入手,针对四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大体分析,并探讨了优化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工作,以期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勘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其目的是勘察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工程所在地做出地质评价。而地基施工处理技术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使用的地基基础处理的检测与检验技术,与岩土工程勘察关系密不可分。因此,需要深入探讨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将二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1岩土勘察与地基施工的关联
        (1)通过岩土勘察信息保证地基的稳定。施工场地的岩土具有其独特性,并不是所有地基条件都适合直接开工建设。所以必须全面科学地收集场地内所有岩土信息,并通过勘察获取原始数据,结合等效分层总和方法,验算评估地基的稳定性,设计出不同的地基稳定性施工方案。(2)结合地基施工均匀性要求指导岩土勘察工作。通常,建筑工程的地基应保持上层平面的一致性和平整性,并使每一处地基的高度、受力、结构等维持一定的均匀性,以此规避地形起伏或者部分沉降问题,在这种要求下,岩土勘察将会更有目的性,从而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为地基的均匀性反馈可靠数据。
        2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2.1强夯地基处理技术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是地基施工处理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具有施工简单、加固效果好和使用经济等优势,目前应用相对广泛。强夯地基处理可以根据加固的原理、适用的条件和施工工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强夯法,另一种是强夯置换法。而在地基施工处理工作中,如何确定适用强夯地基处理技术,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和上部结构及基础设计资料;②对于人工填土地基,应当详细了解填土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表植被、地表水分布和填土前地表处理、排水、清淤等情况,还有填土的岩石成分、土石比及颗粒级配情况;③根据项目工程的要求和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强夯地基处理的目的、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④结合实际工程情况,了解当地强夯地基处理施工经验和施工情况,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需要了解其他地区在相似场地上同类工程的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⑤掌握施工所在地周围的环境情况。对已经确定实施强夯地基处理方案,应当需要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者试验性施工,以试验结果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当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需要及时了解原因,并对其方案进行调整或修改设计参数。
        2.2换填施工技术
        地基施工时,需要使用置换垫层施工的办法,妥善应对地质的状况,针对土地松软情况进行有效解决,有效提高实际施工质量和建筑水平。首先,使用换填法。使用此方式,施工效果十分明显,主要是停止使用原有软件材料,使用新材料进行施工,提高实际承载负荷能力,借助人工、机械方式对相关成分进行去除,用承载系数高、强度大的材料实行填充,提高整体施工建设效果。将软土进行置换的工作,配置好一定程度的换填料进行回填的工作,承载能力大大提升;其次,抛石填筑的办法。此类方式在进行施工时,不强调改变原来的地基材料,借助其他材料对地基的荷载和总体轻度能力进行强化,进行施工时,使用碎石材料,在相关机器的操作性,降低石块产生堆积,降低石块发生软土情况。填筑石块的上方位置,在确保填实高度的基础上要比原地基高五至十厘米。以此对地基进行清理,降低实际上方建筑物实际重量,降低建筑物内在威胁。使用抛石填筑是,借助堆积的方式,有效对原来软地基内部水分、空气进行排除,以此提升实际软地基的整体稳定性能。


        2.3预压处理技术
        受地理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基施工涉及到软弱地层,需采用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通常预压法包含真空预压法如图1所示、加载预压法等技术类型,在实际应用时需采用覆盖土层、覆盖砂层等方式对施工区域施加一定的静荷载,随后进行地基压实处理,利用重力作用提高地基承载力水平。在应用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时,需首先开展地基承载力试验,待加强地基控制后再施加荷载,保障有效提升地基承载力,增强预压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2.4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受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的影响,部分场地不适用于实行桩基施工,对此可采用复合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深厚淤泥层的加固处理,通过在淤泥滑动面进行搅拌加固、改变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并依照一定间距在管桩中设置水泥搅拌桩,加强对搅拌桩直径、桩体长度、强度等指标的控制,借此有效发挥加固效果,提升复合地基的整体承载力。
        3优化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施工处理工作
        3.1岩土工程勘察的优化
        优化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首先,就是要做好野外勘察工作和资料的采集工作,只有做好这两个方面,才能更好地对施工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施工条件进行全面了解,才能更好地了解施工工程。同时,做好野外勘察工作和资料的采集工作可以有效地依据参考数据进行实际施工,降低施工成本,有目的地进行勘察工作可以对成本进行合理规划,也提升了勘察单位的竞争力。其次,做好原始材料的采集工作,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要求勘察单位在进行勘察工作前应当获取准确的、全面的原始材料,避免出现任何判断上的失误,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最后,做好室内试验工作,主要是对岩土的物理性质进行测定,需要保证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材料的原状,这样才能有效地对材料的物理性质进行测定。
        3.2要加大力度引进先进的勘察技术
        进行岩土勘察的工作,设备和工作技术已经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了提升,传统的技术与设备已经逐步退出了工作的领域内。第一,为了提升勘察工作的数据质量,设备更新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先进信息技术也在此过程中融入到勘察技术应用中。软硬件系统、数据分析能力大幅度提升。第二,岩土勘察工程企业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储备,多想先进技术的企业和国家进行学习,补充自身能力。
        3.3勘察方与设计方多加沟通
        地基处理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实际工程过程中,两个部门应注意团结协作,相互沟通相关资源。设计人进行相关地基设计时,岩土勘察企业应在其能力范围内给予协助,配合地基设计单位完成相关设计方案,力争保质保量完成地基设计工作。
        结语
        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对于岩土工程勘察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依托岩土工程勘察作业实现对施工现场地质状况、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全面调查,并合理采用强夯法、预压处理法、换填法与复合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地基施工处理质量,为整体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提供保障,进一步推动建设行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金亮.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41.
        [2]杨嘉玮,罗敏.浅谈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0):43-45.
        [3]刘福鹏.基于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研究[J].城市地理,2018(4):109.
        [4]朱君.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问题及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8,41(7):201-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