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92219900104XXXX
摘要:冬季是植物重要的休眠时期,关系到植物来年的生长发育,因此园林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园林植物的冬季养护工作。及时浇灌防冻水,做好整形修剪工作,采用树干涂白、防治病虫害等等措施以外,林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方式全面增强冬季园林植物防护能力。
关键词:园林;植物; 冬季; 养护管理; 要点
1 防治低温伤害
1.1 重视适地适树
所谓适地适树,即为单纯的适应性与改地适树、适地。依据该原则,不可一味注重景观的多样性,不顾及园林植物生态习性而过滥引种,导致景观无法持续、造成严重的经济浪费情况。北方冬季较为寒冷,应重点栽种具备较强抗寒能力的乡土种树,而针对抗寒能力较差的外来的树种,需实施抗性育种及抗寒锻炼。
1.2 重视肥水管理
通过肥水管理,能够确保树体内部储存丰富的营养物质。春季强化肥水管理,可对新梢生长起到促进作用,提升光合作用效能,确保树体健壮;秋季实施灌水控制,及时做好排涝处理,适施磷钾肥,实施锄草深耕,能促进枝条提早结束生长,便于充实组织,将营养物质积累的时间延长,更好地实施抗寒锻炼。
1.3 注重适时灌水
冬季灌水,也就是灌冻水。一般情况之下,地温在5℃以上条件下,植物根系能够吸收大量水分,若地温在5℃以下,植物根系将无法吸水。对此,需要在实际地温降至5℃以下前,进行1次透水。地温若在0℃以下。则土壤会由于含水而出现结冰情况,需实施1次浇水处理,防止根系部分被风抽干。温度处于更低条件下,根部冻水应将潜热放出,提升温度。对此,冬灌应当实施2次,且时间应当是10月下旬及11月上旬。通过合理实施冬灌,可确保植物地上部分水分吸收充足,地下根系能够抵御住冬季严寒,延长花期。
1.4 保温养护
1.4.1 设架风障。
通常在树木的上风位置设架风障,以缓解寒冷干燥大风吹袭导致树木受冻等各种伤害。风障类材料以芦苇所捆编制的篱、玉米秆、高粱秆等为主,高度需超出树高,借助竹竿、杉木等帮助木桩,防止被大风吹倒,针对漏风位置,可覆盖好稻草,绑好细棍并夹住,在外部做好抹泥填缝处理。
1.4.2 覆土防寒。
覆土防寒养护管理的技术手段,比较适合杨树、柳树、桧柏、侧柏等常绿针叶类型树幼苗及部分落叶灌木。防寒土堆内部温度相对较高,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全株埋土能够减少苗木水分及土壤水分蒸发,维持土壤水分充足,便于维持幼苗体内水分平衡,避免苗木受到冻害及干旱死亡。覆土防寒需要在苗木停止生长及土壤结冻之前3~5天,且气温稳定于0℃条件下实施。
1.4.3 培土防寒。
培土防寒,即为根颈部位实施培土防寒养护管理,针对两岸渠坡林带的植物常常实施根颈部位防寒养护管理,西北面培呈半月形的土埂。完成冬水灌后,结合封堰,树木根颈部位培起50~80cm直径、30~50cm高度土堆,避免低温冻伤树根与根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1.4.4 覆盖薄膜。
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比较适合桧柏、侧柏等床作类型播种苗。可使用竹片、钢筋,在相应苗床上面支撑成为拱形,将所需覆盖的塑料薄膜制作成为小拱棚,周边用土埋严实。覆膜前期,应实施灌透底水养护处理,以起到保温保湿作用。此外,还可在相应塑料拱棚的上面加盖厚的草帘,以起到保湿防寒的良好作用。
1.4.5 涂、喷白。
涂白,主要是为避免向阳面部位受昼夜温差较大影响而造成伤害,且兼顾杀灭越冬病虫害。以石硫合剂加石灰为主,涂白处理时间通常是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涂白养护处理的时间不可拖延,以免因低温所致涂白的材料成片脱落。树干部位实施涂白养护处理,促使树体升温的速度得以有效降低,将树体萌动的时间延长2~3天,避免树体遭遇春寒引发霜冻情况。
针对花芽萌动相对较早的一些树种,树身务必做好喷白处理,便于延长开花,防止遭受到晚霜伤害。
2 防治病虫害
2.1 实施冬耕深翻
土壤封冻之前,需实施中耕,以起到保湿松土、存积雨雪、促使根系良好生长等作用,还能够把枯枝落叶残余均翻入土内,把土内越冬害虫翻至地面上,使之被冻死或者天敌捕杀。除杂草,并将卵囊捡除,冻杀虫体、虫卵,促使越冬害虫数量能够减少。通过深翻,把土壤表层病原物全面翻埋至更深的土层,在深土层内病原物将被翻至地面,对病虫适生的环境起到破坏作用,对病虫害发生产生良好的控制作用。
2.2 清除枯枝落叶
枯枝落叶是大部分食叶类害虫与叶部病害越冬的场所,部分病虫病原菌或者越冬卵,都会在杂草或者枯枝落叶内越冬,等到条件适宜后出来活动。冬季彻底销毁清除杂草与枯枝落叶,可减少病虫源,达到冬季病虫害的防治养护高效化管理效果。结合冬季修剪,重点将感病枝叶剪除,做好及时清理及集中化处理,切断传染源。蛾类害虫幼虫,通常会悬挂至树叶上茧内越冬,在北方的冬季,树叶已枯萎,应实施人工摘除,并予以集中销毁处理。
2.3 做好无公害防治
无公害防治是指对人畜及其他生物等比较安全,对生态环境危害比较轻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物理、人工、仿生制剂、植物制剂等。因冬季所有病虫均处于休眠期,针对发生季节并不易于防治的相应病虫,应实施冬季防治。京密引水渠属于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在防治措施及药品的选择上应更加慎重。可采用生物防治,如“以虫治虫、以鸟治虫或以菌治虫”的方法进行防治;也可利用物理因子或机械作用对有害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等进行干扰,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3 整形修剪
3.1 夏秋分化类型
早春、春夏之交开花植物花芽属于夏秋分化类型,在北方最具代表的就是碧桃。前一年的6~8月份花芽开始分化,到9~10月份为止。由于休眠季节,该花芽已形成,对此,不可重剪,避免花芽受损。修剪法应以疏、截为主,打造良好的树形,为次年开花做好准备。
3.2 当年分化类型
夏秋开花,即为当年分化类型,在北方园林植物当中以国槐最具代表性。修剪时间应在早春时期,在树液流动前期进行,避免冬季受到刺激之后抽生出新梢。
3.3 一年内多次分化类型
一年内多次开花的植物,即为一年内多次分化类型,在北方以紫叶矮樱最具代表性。冬季修剪期间,应当将老枝叶剪除,花后短截出新梢,以对再次开花质量及数量起到改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不同于自然生长的植物,多在短时间内培植而成,需要园林管理人员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植物养护。通过园林管理人员的养护,一方面可以保证植物的成活率,以达成城市美化、绿化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植物生长茂盛,能够提供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基于此,园林管理人员必须在不同时节根据园林植物生长周期和当地季节特点定期进行植物养护。特别是冬季植物休眠期,休眠期的植物养护工作直接影响到植物次年园林景观效果,要求园林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翟家乐. 绿化工程中园林植物冬季养护技术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0):4662.
[2]孙莹. 绿化工程中园林植物冬季养护技术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4):3654.
[3]王金国. 绿化工程中园林植物冬季养护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4,(21):45-45.
[4]叶龙,张继忠. 园林植物养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 现代园艺,2013,(18):188-188.
[5]师光. 北方地区园林植物冬季防寒技术分析[J]. 现代园艺,2015,(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