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088119820620XXXX
摘要:当前,水电站作为水资源配置的中心工程,其施工技术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灌浆技术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灌浆技术
引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现如今施工项目的类型逐渐的变多,并且施工的复杂性也随之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投入的人力也是不断的增加。因此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必须要满足实际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在工程项目中,大坝工程是作为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存在着相应的特殊性,不仅对施工人员自身技术存在一定要求,同时也要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施工工艺。灌浆施工技术主要作为大坝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对于施工质量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方面存在着重要的作用。
1利用灌浆施工技术开展基础工程的重要作用
利用灌浆施工技术开展基础工程的重要作用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工程建设需要承受大量的水压力,如果在实际施工中出现渗流问题,那么会导致整个工程的结构强度出现严重问题,因此,要求施工人员要有效运用灌浆施工技术,以此不仅确保顺利完成施工工作,还可以防止出现渗流问题。基础工程是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工作,所以需要施工人员保障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特别要注重地基建设,因此,施工人员要正确运用灌浆施工技术,才能确保建设的地基能长期安全运行。此外,水利水电工程是一种随时面对高速流动河流的截流工程,以此可以有效治理河水出现的问题,还能利用水力发电。但是如果坝体在工程建设中出现严重水体渗流问题,会直接影响工程的稳定运行,甚至还会危及河流下游居民的生命安全,所以要求施工人员要科学使用灌浆施工技术开展工程建设工作,以此才能确保工程保持高质量施工工作。
2当前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
2.1灌浆孔钻技术
灌浆孔钻技术是目前提高灌浆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钻孔技术也是灌浆工程的重要阶段。国家也对相关施工问题列出了严格的规定进行管控。先要进行首序孔灌浆,才能对第二序孔和第三序孔进行施工,这三道工序可以说是目前的首要难点,所以在这主要工序上也要进行检测,比如:压水实验、吸水量检测,只要达到了设计要求,就能省去之后的后序孔灌浆操作,这样一来,能大大的缩短施工周期。
2.2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坝施工环节,坝体填筑施工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整体施工的重中之重,这部分的施工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稳固性。在坝体施工环节必须严格依照工程背景和施工标准,科学规划与部署工作量,以便获取最佳施工方案,同时还需要科学选择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保证技术应用效果。在灌浆技术的实际应用当中,需要充分考量坝体施工的具体需要,保证施工技术选择更具针对性。在这一过程当中,不单单能够使用灌浆技术完成坝体施工,还可以处理好对接缝问题。重复灌浆技术、骑缝灌浆技术、盒式灌浆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可以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与灌浆特点进行科学选择,或者是搭配不同的灌浆方法使用。重复灌浆不容易出现管道阻塞问题,可满足重复施工要求。骑缝灌浆形式流畅,压力均衡,不易堵塞管道。在施工当中需要控制好灌浆压力,把控接缝灌浆的开张度和泥浆粒径比例。
3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
3.1合理控制灌浆顺序
在灌浆施工中,最为常用的灌浆方法分别为从下到上分段灌浆法与一次灌浆法。其中,从下到上分段灌浆法要求灌浆人员要充分做好钻孔工作,灌浆时从上到下进行分段,每段要依据3~5cm的标准来进行分段。另外,在灌浆施工中,一定要确保上下段灌浆的连续性,以此来有效节省灌浆设备的搬运时间,提高灌浆施工的效率。但由于该种方法只能用于岩石较为坚硬以及岩层倾角较小的施工条件下,因此就不能有效保证灌浆施工的质量。一次灌浆法要求钻孔的深度要深,以便能够顺着钻孔全长来顺利完成灌浆操作。据长期实践表明,一次灌浆法主要用于裂缝较少的岩石以及孔深深度超过10cm的钻孔当中;而从上到下分段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岩层破碎度较大的地方。
3.2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提升灌浆施工的质量,就一定要充分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施工人员要对管道与钻孔进行彻底的清洁,做好密封操作,以此来有效避免钻孔与管道在灌浆施工中出现沉渣现象。其次,施工人员要对浆液实施严格的封锚处理,并要对施工期间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与定期的维护,以此来确保施工设备与管道连接的稳固性。最后,施工人员一定要确保水泥浆搅拌环节的连续性、流动性与均匀性,以此来有效减少水泥浆中出现淤泥的现象,进而有效确保灌浆施工的质量,进一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3.3要保证孔钻技术的孔斜率
应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完成浇筑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之一,对运用这项技术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先明确相关要求才能正式开展工作,同时还需要确保浇筑孔壁和直孔位置呈直角状态,匀速完成浇筑工作。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程规范要求进行浇筑作业。待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再进行灌浆工作,并且还需要采用灌浆方式确保完成工程施工时的钻孔工作。同时施工人员正式开始钻孔灌浆工作前要严格检查钻孔,还必须完成压水试验。
3.4冒浆问题的有效控制以及技术应用
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大坝工程在开展灌浆施工的过程中,其工作最好在1到3小时内对所有的施工流程进行完成,再加上受到地质条件以及环境、气候等方面因素带来的影响,对于水泥浆而言,一般状况下会存在从地基中外溢现象,这样就会给后期的灌浆施工工作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这种状况出现后应该在低压地质条件下对灌浆施工工作进行积极的开展,再仔细观察水泥浆液的流动状况,保证在没有任何问题时才能实施后续的灌浆施工。另外还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策略进而加强浆液的流动性,这样做的目的能够减少出现吸浆问题。在对浆液进行准备的过程中,要对水泥浆液自身的粘稠度进行提高,积极的对浆液在流动过程中的速度进行控制,或者在灌浆施工过程中间歇式的注入一些水泥砂浆到地基,促进灌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得到全面控制。
结语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数量已经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并且其施工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国民基础设施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内容就是水利水电工程,所以由于社会的发展也进一步对施工质量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在实际开展施工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条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策略,这样做的目的才能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以及技术的有效整合,在提高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基础上,还能不断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年限,进一步促进其在运行时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宙翔.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2909.
[2]赵金翔.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灌浆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2577.
[3]葛宁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