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筵宾水利服务中心 山东莒南 276619
摘要:莒南县通过明确小型水库工程产权,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落实“三个责任人”,进行水库除险加固,完善防洪应急预案,落实管护经费等措施,使小型水库迅速实现了四个转变,充分发挥了“小工程、大作用,小资金、大效益”,夯实了小型水库安全管理的防线。
关键词:小型水库;应急预案;安全管理
莒南县隶属山东省临沂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总面积1388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小型水库190座,其中小(一)型水库33座、小(一)型水库157座,分两大水系:沭河水系居县境西、北部,流域面积90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1.4%,属典型的库区县、水利风景县。针对面广量多的小型水库,莒南县始终坚定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力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水利安全生产和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部署要求,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完善各项措施制度,努力打造小型水库安全保护网。
一、强化硬核化配置,深层次补齐监管基础
莒南县水库面广量大,并且多处偏僻山区,管理任务重、难度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山塘水库安全运行短板,将其作为为民生实事工作重点来抓,组织四套班子成员多次视察、专题听取水库控制运用工作汇报,督促和推进安全度汛工作。每年汛期在全县范围开展防汛“八个一”活动,并将其列入年度考核范畴,由县级领导亲自督、水利部门专班盯、镇乡街道挨个查、村级巡查专人守,兜底把控小型水库运行情况。同时,县级财政落实专项资金保障,今年计划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投资650万元,今年另外拿出100余万元专项应急资金,落实重点险工险段的除险加固或临时度汛措施保障。
1、健全机制,夯实责任,一套制度问到底。莒南县小型水库实行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严格践行“谁主管、谁负责”的问责机制。在责任管理上,小型水库实行三个责任人防汛制度,行政责任人由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行政领导担任,技术负责人为镇(街道办事处)水利服务中心的专技人员,巡查责任人为小型水库专职管理员(巡查养护员)。日常管理上,管理责任主体为镇水利服务中心。上级政府将“三个责任人”的落实情况纳入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考核机制。开展明查暗访,实行通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导,确保小型水库山塘安全度汛。在建设主体上,小(1)和小(2)型水库的建设管理责任属于县水利主管部门,同时明确镇乡镇(街道)是本辖区内山塘水库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单位,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县山塘水库的行业监督管理和指导。
2、完善预案、强化制度、一库一案管到底。莒南县190座小型水库均由所属镇乡(街道)完成防汛应急预案、监测预报预警方案、控制运行方案等方案编制工作。遵从“个库订制”的原则,为小型水库量体裁衣,定制专属方案。有闸门控制的小型水库单独编制控制运行方案;在建小型水库单独编制在建工程度汛方案,并成立领导组织机构,配备相应防汛物资;病险水库严格按照控制运行计划限蓄运行,水库巡查管理员加强巡查频次,及时调度控制。今年,为加强小型水库日常安全管理,莒南县针对工程概况、险情类型、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险情预警、人员转移避险、工程抢险措施、抢险队伍建设、抢险物资储备等内容,重新修编完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了水库管理岗位责任制、调度运用制度、巡视检查制度、维修养护制度、防汛抢险制度、闸门操作规程、资料管理制度等制度,并上墙明示。2018年,小型水库均完成了确权划界工作,明确了大坝安全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设立界桩标志。
二、完善要素支撑,全方位牢铸技术屏障
1、高配硬件设备、精选专技人员、加强巡查养护管理。莒南县195座水库均已实现监测预报预警设施全覆盖。其中大中型水库根据预报调度和大坝安全管理要求,布设雨量、水位等水文设施和渗漏、变形等安全监测设备;所有水库均安设了水位观察设施,确保雨量和库水位测得到、报得出。190座小型水库中,有55座小型水库已配备自动化雨量、其余135座小型水位监测则为半自动、人工相结合。每座水库配备预警设备,如铜锣、口哨、警报器等,并结合镇村广播喇叭系统,实行广播喇叭预警。标配人技水平。近年来,正遇乡镇水利专业技术人员新老交替高峰期,专业技术力量偶发断档现象,安全保障出现“缺角”。对此,莒南县统筹调配技术人员,小(一)型水库核定专职管护人员两名,小(二)型水库核定专职管护人员一名,通过选拔,确定了居住在水库附近、年龄在6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责任心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能熟悉工程情况和识别基本险情,能熟练掌握手机巡査系统等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人员作为专职管护人员负责水库管护工作。保证每座小型水库都配备“持证上岗”安全巡查员1-2名,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全县培训及镇乡联合培训,每年培训学时不低于24学时。水库管理员的平均年薪酬为5000元,根据考核等次确定实发薪酬,通过配备巡查手机、装备、组织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目前莒南县水库水利员已正常开展巡查活动多年,悉知小型水库山塘巡查、调度、预测预警、应急抢险等工作,逐步展白蚁普查及防治、安全检查及技术认定等工作,确保小型水库运行安全,保障常态化管理。并做好《莒南县小型水库工程管理记录本》的日常记录,确保水库每周巡查记录两次,莒南县水利局制定了小型水库工程岗位管理、调度运行、检查观测、维修养护等多项制度,不定期对小水库管理进行巡查抽查,从而使水库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另一方面,将现代科技融入水库管理工作,配备水位自动观测、雨量遥测、防汛会商系统,有效增强雨水情监控和洪水预报预警能力。2018年,莒南县建设了水库巡查系统和终端APP,开启小水库智慧管护,大大提高了水库运行管理信自化水平
2、适配标化样板,落实管护经费。围绕“有钱办事、有人做事、有制度管事”的工作目标,莒南县已于2017年年底实现190座小型水库全省标准化管理的创建工作,不断夯实防御水旱灾害基础。同时,坚持“建成一个工程,管好一个工程,亮化一个工程”的理念,积极推广标准化长效管理经验,融入经济提升、生态优化、文化旅游、环保效益等不同元素,打造出以“中峰小型水库管理经验”为样板,一批乡村农舍“水利风情后花园“争奇斗艳的特色水库格局,以拓展民生水利发展内涵,提高水利工程的群众满意度和多村环境的入居舒适度。标定系统优化,常态化落实运维管控。对于小型水库的日常管理养护经费,将小型水库管理经费纳入县、镇两级财政预算,水库维修经费主要依靠上年度申报项目及水库创建补助经费解决。
3、重实操锤炼,提高应急管理水平。莒南县在防汛应急预案、监测预报预警方案、控制运行方案等方案编制时,采用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相结合方式,实现方案落地接轨,切实提升可操作性和实践效果。同时,在方案出台后,根据具体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三个责任人、三个重要环节”进行更新、完善、优化,配套组织培训、演练,加以巩固推广。
4、重节点督查,对问题清单实行问责。莒南县抓住汛期关键节点,严格按照“病库限蓄、险库放空”和“验收后蓄水”的原则运行管理,对水质差、周边环境差的小型水库,采用主动曝光、通报等形式,督促管理责任主体落实整改措施;对水库巡查频率、巡查轨迹、巡查质量等情况实行一月一通报;对巡查管理不到位的水库专职员实行“一次警告、二次扣钱、三次换人”模式,确保水库安全度汛。目前,莒南县小型水库总体严格按照控运计划执行,安全管理情况良好。
作者简介
张文亮,男,1974年出生,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