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 刘敦旭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刘敦旭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在这种大环境的推动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居民与国家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
        临沭县宏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7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在这种大环境的推动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居民与国家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软土地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甚至还对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水利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软土地基在处理上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如果对于存在的问题不及时进行处理,将会对水利工程的质量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促进工程的经济效益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水利;软土地基;技术探究
        引言
        软土地基是影响我国水利工程高效建设的关键因素,会导致整体水利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也无法为我国人民群众带来更加便利、安全的用水条件。因此,必须要对软土地基展开有效处理,而想要达成更高的处理效果,就必须要对施工技术水平作出改进与创新,才能够确保软土地基得到有效的治理,进而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更加稳健。
        一、软土地基的特征
        1.透水性较差
        透水性差是软土地基的特点之一,因而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应针对软土地地基做好相应的排水措施,提高软土地基的安全性及稳固性。同时在实施排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还会极大的延长施工时间。
        2.压缩性较高
        由于软土地基比较疏松,稳定性极差,因此就会导致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土质的强度会极大的降低。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将会导致承重量不断增加,从而出现坍塌的想象。
        3.沉降速度较快
        由于软土地基的强度小,密度低,就会极大加重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难度,增加了水利工程量,致使软土地基下沉的速度加速,同时承载力越大,将会导致沉降的速度也会加快。
        4.结构不够均匀
        土壤的强度和密度小是导致软土地基结构不均匀的重要原因。当水利工程量出现不断加重的现象时,地基由于承载力受限,极易发生毁坏和凹陷的情况。
        二、有关水利施工中的一些影响因素
        1.工程施工工期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工期长短影响着整个项目的进程。因此,施工人员必需根据当地项目具体情况,具体安排施工环节,时间精确到天,确定施工工期所花时间,并贯彻落实到整个项目之中。同样的,在对软土地基选择处理技术时都应该紧密结合施工工期,因为处理技术的难易表示着施工所花时间的长短不同,选择合适的即可。
        2.工程施工地理环境
        对于整个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来说,施工周围的地理环境对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的周边地理环境,应当采取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项目负责人和专业的施工员应当在对周边环境进行考察之后,再确立对应的处理技术。
        3.软土地基施工量
        软土地基的施工量对于整个工程的进度以及处理技术的使用都有一定影响。例如当施工量比较大时,为了符合经济型原则就不能采用换土处理技术,因为此技术投入的大量资源会导致成本增加。
        三、软基处理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策略
        1. 土木合成材料施工技术
        为了能够有效保障水利工程在日后的运行中不会出现地基坍塌的现象,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固软土地基,可以将土木合成材料施工技术加以运用。该技术需要施工队伍在开展施工作业前夕将准备工作做好。首先,应该对施工现场当中的水文情况、地质条件以及软土地基的密实度与空隙的大小展开勘探。

随后,施工企业应该命令施工工人采取震动的形式来对其密实度进行测量,获取一个大致的数据信息,从而确保施工作业能够与我国所颁发的相关规定标准相符。另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对震动地基展开有计划的投放,将土木合成材料进行固定,从而将土木合成材料层整体形成,进而提升水利工程的处理施工作业技术水平。
        2.预应力管桩加固技术
        地质条件不好、土质较为松软、受到压力或重力的影响会发生松动,都是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为了能够将这些问题进行改善与处理,施工队伍必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同时,保障预应力管桩加固技术能够与施工作业当地的实际状况相结合,该技术在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当中,属于较为基础性的技术,在软土地基松动的施工中得到广泛的运用。通常,该技术的施工主要有以下几道工序:首先,施工队伍需要先对施工现场展开勘察,并且将松动的位置标记出来,提升施工作业的针对性;其次,施工队伍在将松动的软土地基区域进行标记后,再次展开精准的测量工作;最后,施工队伍在开展打桩期间,必须要将测量的数据作为依据来进行工作,同时将标记做好,对施工作业的准确性加以确保。
        3.素土挤密桩地基处理技术
        3.1定位放线实施定位放线过程中,不仅需要运用坐标投测手段以及高程投测手段,确定施工控制点,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展开桩位放线,根据图纸设计,确定桩位并在桩心位置钉入铁钉,用白灰进行标记。
        3.2挤密桩成孔首先,按照成孔路线规划,对桩进行编号。其次,根据图纸设计内容,运用成孔机械设备开展成孔操作,并在成孔杆顶端位置画出设计桩深,确保成孔深度能够与设计要求相符。最后,按照由外向内原则,逐步实施隔排跳打处理,保证成孔质量。
        3.3素土夯填选用适合的强夯机实施夯实处理,并通过人工手段实施回填。因为地基较为特殊,所以需要做好现场含水率检测与控制,要在获得明确数据后,对准孔心展开2次孔底夯实处理。之后用优质黄土进行回填,并按照填入0.5 m 3夯击3次的频率,做好夯实处理,且在成桩后记录成桩时间。
        4.化学固结处理技术
        所谓的化学固结处理技术就是采取化学手段来实现土壤的转化,以增强土壤的硬度和强度。通常采用灌浆法、高温注浆法和水泥土搅拌法三种方法。
        4.1灌浆法。将水泥灌注到软土地基的裂缝中,提高土壤的强度,降低软土地基凹陷的情况,从而保障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4.2高温注浆法。主要是指利用高压水或浆液射流切割软土层,并进行有效的搅拌,使水泥等物质与泥土进行充分的混合,从而提高软土层的承载力和防渗性能的一种技术。
        4.3水泥土搅拌法。若果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含量较高时,则需要采取水泥搅拌的方法,将水泥与软土土层混合,并进行充分搅拌,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从而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5.换填垫层处理技术
        换填垫层处理技术也是软土地基处理中常用的技术。通过换填垫层处理技术,能够提高软土基层的稳定性。换填垫层处理技术就是利用相关设备将软土地基表面的土层挖掘出来,然后使用矿渣及粉碎的石块填补,值得注意的是,选用填补的石块和矿渣要具备较强的稳定性,才能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固。将换填垫层处理技术应用于有淤泥或低洼的区域,能够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固性。
        结束语:综合上述的分析来看,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在开展建设与作业施工工作期间,由于其建设地区的不同,因此,土质条件也会存在极大的差异。而对于软土地基来讲,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极容易在日后的使用中发生坍塌的现象,进而给人民群众的用水便利、用水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必须要在软土地基施工作业期间,加强处理施工技术水平,合理应用施工技术,才能够将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提升,进而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能够更加稳健、长远。
        参考文献:
        [1]冯是明,邹福华.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2):78-80.
        [2]金梁瑜,王飞.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4).
        [3]于磊,朱孝克.探讨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及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