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彬长煤田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咸阳市 7136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使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的迅速发展,这也使得其规模也日益扩大,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为了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对水利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视,但传统的测量工具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水利工程测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GPS技术。它通过三维坐标来实现对水利工程进行高精度、多功能的测绘,使得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关键词:GPS;水利工程测量;应用
引言
科技的进步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GPS的出现给定位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其高精度的特点也经常被用于水利工程测量,同传统方式相比,GPS的应用大大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GPS测量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GP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1、土石方开挖工程中断面测量
1)原始断面测量。在土方工程开工之前,首先要制定合理的测量方案,确定最合理的起始直线L1,沿直线记录高程点h,沿线的高低起伏处要增加测量点,直线起始点和结束点必须覆盖土石方工程施工工作范围。确定测量间距d,然后用GPS的直线放样功能平行于L1割断面,依次记录L2、L3……Ln直线上的高程,绘制出原始断面测量图。
2)竣工断面测量。土方工程施工完成后,利用GPS的放样功能找出原始断面测量中确定的直线L1。竣工测量标记为直线L1′,同样是沿直线记录高程点h,起伏处多测,平缓处少测,记录出L1′线上的高程点后,用GPS的直线放样功能,每间隔间距d,平行于L1′割断面,一次记录L2′、L3′……Ln’直线上的高程,绘制出竣工断面测量图。
3)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利用CAD绘制的原始断面测量图和竣工断面测量图中每一条直线的原始L1与L1′,L2与L2′……Ln与Ln′断面的面积差,记为S1、S2……Sn。计算两个断面差的平均值作为平均面积,即S1′=(S1+S2)/2,S2′=(S2+S3)/2……Sn′=(Sn+0)/2,土石方工程量V=(S1′+S2′+……Sn′)*d。
2、施工定位放线和竣工图绘制应用
根据已知的基准点,用GPS中的求转换参数功能,建立坐标系。利用CAD软件读出设计单位所给图纸的坐标,输入GPS坐标库中,用点放样功能,进行平面坐标放样。此方法适合于水利工程中基础和挡墙施工放样定位,尤其适合现场曲线放样。
工程完工后,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用GPS的点测量功能,将完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轮廓读取出来,然后导出至电脑,用CAD软件绘制出工程竣工图。此功能特别适合于输水管道工程施工。
二、GPS的基本原理和优势
1、基本原理
GPS定位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位置差分;第二类是伪距差分;第三类是相位差分。以上三类的GPS定位原理是一致的,即基准站发送改正数,随即用户站接收信息,并修改信息,进而获得准确的定位。
2、土方工程用GPS计算工程量的优势
1)以往水利工程施工中断面测量较常用的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测量必须保证测量点和全站仪之间保持通视,如不通视则必须转点测量,而转点带来的误差不可避免,因而从精度上GPS要优于全站仪。虽然GPS高程精度不太高,但相对于土石方开挖工程这种大方量基数来讲,精度要求满足工程计量需求。
更重要的是,GPS在建立好坐标系校核后,一人就能完成全部工作,受地形影响小,大大降低了测量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2)由于在原始断面测量和竣工断面测量中使用同样的测量断面,能很好地反映出土石方施工前后该直线段的断面变化,通过两个相邻断面平均取值,能很客观地计算土石方工程量。
三、水利测量中应用GPS的常见问题
在水利测量工作中,虽然GPS的优点十分明显并在应用中比较广泛,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以下对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是在测量工作中GPS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随着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水平,对工程质量也逐渐提高了要求,在水利测量工作中不断提高了精度要求。虽然在一般情况下GPS技术可提供的精度较高,但在特殊情况下,若障碍物对卫星信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时,将导致误差的发生。尤其是在应用于水利测量工作中,很多原因都造成实际误差高于理论分析误差的程度。
二是在水利测量中GPS应用只有较小的力度。随着电子水准仪和电子全站仪等一些测量设备的不断发展,在水利测量工作中可使基本测量要求得到满足。而因GPS测量设备具有较高的价格,对测量人员也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对于水利测量工作中GPS的广泛应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是有关测量人员不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相对于传统测量技术而言,在测量中GPS技术只有较短暂的应用时间,很多测量技术人员对其操作技能还无法完全掌握。所以,造成GPS的各种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测量效率,甚至在测量工作中发生一些错误,对于顺利实施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因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测量工作中发生很多小问题,有关人员对小问题的处理缺乏及时性,对于水利工程测量工作中GPS的广泛应用也造成不利影响。
四、GPS的发展趋势
1、工作态度严谨,偶然误差尽可能减少
各种测量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都难免存在一些偶然误差,但可采取一定措施尽可能减小偶然误差。为获得质量较高的测量数据,一定要在工作中采取严谨的态度,使工作责任心不断提高,将偶然误差尽可能减少,从而使测量准确性不断提高。
2、在水利测量中加大GPS的应用推广力度
虽然在水利测量工作中GPS具有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无需相互视通等明显优势,在水利测量工作中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GPS的宣传力度,使GPS在水利测量中不断扩大应用范围。
3、对测量技术人员加强培训,使其测量技能进一步提高
只有将GPS测量的基本操作技能深入掌握,才能开展水利测量工作中充分利用GPS的优势,要求有关技术人员应加强个人在相关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进而提高相关业务素质。一是提高操作速度,在上岗前要求操作人员应加强练习,直至符合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方可上岗工作。二是操作应认真准确,尽可能减少各种失误。基于操作速度,提高对操作员操作质量的重视程度,避免由于人为原因造成测量工作中出现错误,进而使工程产生更严重的失误。三是扩大知识面,在发生一些小问题时,应总结分析积累经验,避免对技术人员的依赖性,从而造成测量速度降低的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工作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够提升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而且也能在扩大施工范围内,不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干扰,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安全提供保障,因此,在水利工程测量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提升了水利工程测量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鞠海明,陈启涛.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8(19):62-63.
[2]杨文华.GPS-RTK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2018(04):80-82.
[3]唐文学,范传辉,曹久立.GPS-RTK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西部资源,2018(0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