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罗田县供电公司 湖北罗田 438600
摘要: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的一项经济能源支柱产业,能够为我国的经济能源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撑,目前在三项制度改革的大环境下,要求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干部能上能下,在此大背景下如何“掌好舵,行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大船”迫在眉睫。另外,员工自身的素质也成为衡量企业综合能力的一项标准,而员工的素质包含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员工的工作能力等,如何留住人才,激发员工的发展潜能是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激励机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主动性,更好的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激励机制;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作用
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存在的问题分析
1.1人力资源激励制度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是按照全国统一的基本工资制度,根据国民经济和国家财政增长状况制定企业员工的基本工资发放标准,并且还需要通过政府人事部门的审批。这种工资发放标准的制定方式是以市场为导向,也符合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但基本工资依然属于刚性工资,与传统的工资发放制度没有太大的差异,体现不出现代薪酬工资在激励人才方面的优势,这种单一的薪酬激励制度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需要,薪酬激励制度中缺少了激励政策。缺少激励政策的薪酬激励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是很难发挥出作用的,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企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表现随性、积极性不够。而且,这种刚性的薪酬制度无法体现员工工作能力与业绩在薪酬上的差异,不管能力高低与业绩好坏,薪资水平都一样,这种情况严重打击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员工的积极性无法被调动,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1.2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中虽然包含了激励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大多数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层的思维意识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激励机制依旧停留在形式层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只关注岗位和工作内容,忽略工作人员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员工的重视只体现在控制和使用方面。企业在进行利益分配时,薪酬高低与工作人员的贡献程度没有关联,导致企业缺乏发展活力和动力。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中缺乏竞争机制,激励员工的手段仍旧以行政激励与物质激励为主,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失衡,无法实现约束与激励的双重效果[2]。再次,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没有考虑工作人员的精神需求与心理需求,与工作人员的沟通比较少,不了解工作人员工作和生活的实际状况。最后,企业的一部分管理人员认为一个员工的工作状况如何对企业的日常运营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所以忽视了每一位独立的员工的价值,对员工个人职业发展不关心,没有将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前景联系起来。
1.3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
企业制定的绩效考核标准要以能体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为基础,考核结果要能帮助员工改善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成就感和满意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我国经济改革实质上是市场趋向的改革,可是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国有企业的改革却长期未能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在企业中员工的薪酬依然采用平均分配制度,导致企业员工出现懒惰心理,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也不会积极地解决,企业内部的工作氛围非常懒散。因此,企业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并且认真落实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持续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
2优化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的策略
2.1制定科学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帮助员工制定好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在企业上下创造快乐、积极的工作氛围。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的出发点在于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当企业主动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捆绑起来后,员工在这种方式的激励下就会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实现个人职业的进一步提升。这是针对员工精神层面实施的一种激励政策,将企业和员工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从心理上影响员工,促使员工在工作中时时刻刻关注自身和企业的发展,自愿为这份工作努力奋斗,把员工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率,使企业和员工实现共赢。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全方位地考虑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问题,对于领导而言,虽然掌握着支配员工工作内容的权利,但只有员工在工作中积极上进,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
2.2制定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的建立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即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只有制定了考核目标后,才能检验绩效考核是否有效,才能衡量工作人员的能力、业绩体现与激励考核机制是否匹配。其次,绩效考核必须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这样的绩效考核结果才能有一针见血的作用,并且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主观因素对考核结果的影响。再次,绩效考核机制必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客观性,通过科学的评估方式准确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绩。最后,管理关系和考核关系必须保持一致,针对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最中肯的评价应该由最具发言权的主体给出。实行绩效考核机制时,不管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应该持有一视同仁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激励考核的公正性,才能留住优秀的人才为企业持续效力。
2.3严格遵循激励机制的构建原则
(1)坚持以员工为中心。以人为本是很多行业发展的核心,对于企业而言,也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需要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进而保证激励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只有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才能顺利地在企业中落实,才能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企业员工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
(2)激励机制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要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只有保证激励机制的公平性,才能确保每一位员工的利益,激励机制才能长久地运行,尤其在薪酬发放和绩效考评两大方面,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公平的措施,实现人尽其才。
(3)针对不同的工作人员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企业要确保采取的激励措施适合每一个工作岗位和每一位工作人员。激励机制的制定要从企业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和不同性格特点的工作人员,采取的激励措施也应该不同。例如,有的人员比较注重物质奖励,有的人员比较注重精神奖励,这其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效地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3结语
本文认真分析了电力企业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要从重视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制定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严格遵循激励机制的构建原则这3个方面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以满足工作人员的不同需求,进而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思.精益化管理策略在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