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左云县供电公司 山西左云 037100
摘要:输电线路由于覆盖范围大,需要跨越多种不同的区域。在雷击多发区域,输电线路易受到雷击影响发生跳闸事故,输电的可靠性与连续性因此会受到影响。当前,电网遭受雷害的事故不断增多,严重威胁到了电网的供电安全正常运行。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35kV线路频受雷击的原因及其防雷措施。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关键字:35kV;防雷;原因;措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用电量Et益增多,电网建设也在不断加强,送电线路越来越多,然而送电线路的防雷保护,—直都是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的重点工作。据统计,由雷电引起的跳闸事故占总跳闸次数的70%-80%,尤其是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区域,输变电架空线路遭受雷击的概率更高,严重地威胁着电网运行的安全。笔者针对雷击跳闸的关键原因,从而提出35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相关措施,以期减少雷击对输电线路的伤害,确保我国输电线路的供电安全稳定。
1对35kV线路采取防雷措施的重性
在当今社会中,电力资源一直都代表着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如今人们生活的周遭,处处都见到科技的存在,因此社会对于电能的供给和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但据调查可得,在我国内,有40%-60%的线路跳闸事故是因为线路受到雷击而引起的,尤其是在某些雷电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足以可见,影,lN35kv线路进行正常的供电工作的最重要原因是线路受到雷击。对线路做好防雷措施对于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这也是专注于电力工作者长久进行研究的课题之一。
2雷害的形式
雷击造成的事故称为雷害事故,雷击引起线路闪络,一般有两种形式。
2.1反击
雷电击在杆塔或避雷线上,此时作用在线路绝缘上的电压达到或超过其冲击放电电压,则发生自杆塔到导线的线路绝缘反击。其电压等于杆塔与导线间的电位差。雷击杆塔时,最初几乎全部电流都流经杆塔及其接地装置,随着时间的增加,相邻杆塔参与雷电流泄放入地的作用愈来愈大,从而使被击杆塔电位降低。为此,要求提高35kV线路无架空地线的绝缘水平外,还应降低线路架空地线接地电阻。
2.2绕击
雷电直接击在相线上。电击的概率与雷电在架空线路上的定向和迎面先导的发展有关,若迎面先导自导线向上发展,就将发生绕击。一般与导线的数目和分布,邻近线路的存在,导线在档距中的弛度及其它几何因素等都有关系。为此,要求加强线路绝缘、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重雷区的线路架设耦合地线等。
3 35kV线路频受雷击的原因分析
3.1接地电阻测试不规范
对接地电阻的测试,旨在掌握接地装置的实际情况。但是,很多测试不规范,影响到接地装置的处理。在测量工作的开展,有的在雨后展开,有的雷击后展开,有的避开高山操作,甚至个别没有断开架空避雷线和接地引线间的螺栓测量。观测到的测量值,有很多没有进行季节系数的修正,这些都影响到接地电阻数值测试规范性,导致后期接地装置处置不规范,增加被雷击的概率。
3.2环境因素以及自身问题
配电线路一般都安装在室外的高空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且一旦出现雷雨天气,配电线路就会出现老化或者短路的现象。虽然我国加大了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实施力度,并在雷电多发区采取了科学的防雷措施,但是配电线路的防雷效果尚不明显。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恶劣天气的影响,即使运用高质量的防雷设施以及配电线路,也很难在恶劣的天气下发挥影响,进而就会导致配电线路出现故障问题。因此,还应加大对防雷保护措施的研究与创新,确保实现对配电线路的有效保护,避免影响其的运行安全性。
3.3输电线路绝缘能力差
输电线路中的杆塔需要保证可靠的绝缘能力,如果绝缘数值降低易受到雷击的影响。
当前由于技术的进步,杆塔的绝缘效果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由于杆塔存在附属设施如:杆塔标志牌、防雷设施、防鸟设施等,如果这些设施的绝缘能力不足,杆塔易受到雷击的作用,特别是绝缘能力薄弱部位受到雷击后易发生跳闸。
4 35kV线路防雷措施
4.1加强输电线路绝缘
加强线路绝缘,在提高耐雷水平的同时,有利于降低建弧率,并从根本上保证线路的畅通无阻,有效维护提高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线路跳闸率。对于较高的杆塔,在降低接地电阻前提下,在充分考虑高杆塔本身电感增大因素、雷击杆塔顶电位升高因素,从而不断增加绝缘实现补偿。根据相关设计规定,对于避雷线保护的线路,超过40m的标杆塔,每超过10m高度,应该增加1片绝缘子。对于无避雷线保护且高度超过40m的杆塔,也必须增加l片绝缘子,才能确保输电线路具有良好的绝缘强度。
4.2输电线路的检查及修补措施
在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中,必须全方位观察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时检查修理受损的导线。进行选择合适的并沟线夹进行连接导线,在检查输电线路的过程中,完全打开并沟线夹,彻底清除其中的杂质,将电膏涂抹于导线的外表,降低其接触地面时所产生的电阻。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必须严格执行,确保各个保护环节万无一失,才能维持整个线路系统的正常运转,避免出现雷电现象。因此,在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实施中,必须严格观察线路运行状况、导线外部受损情况,并采取及时修补措施进行整理出现损坏的导线外部,以降低断线事故发生率。
4.3合理降低杆塔接地的电阻
具有架空线路的杆塔接地在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必须实施高效的保护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杆塔接地的电阻,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减少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事件。第一,可将杆塔接地的线路引至附近荷塘中,在水中进行接地网的安装。第二,增加接地极的数量,加深预埋程度,并选择电阻率较低的土壤。第三,将适量的降阻剂添加在接地极的周围,对于较高电阻率的横担进行安全杆塔,以防止输电线路出现雷电冲击现象,不断增加线路杆塔的高度,减少避雷线及杆塔的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
4.4科学控制雷电绕击线路
为了避免出现短路事故,可在雷区活动较多的输电线路处架设耦合的地线。在35kV输电线路原有的避雷线上,根据实际情况,将一条架空地线安装在下层导线相隔3IF1的地方,通过综合分析地面安全距离,以减少输电线路遭受雷电绕击情况,确保线路的安全高效运行。在出现线路短路事故的情况下,可结合35kV输电线路的基本原理,持续改进避雷线的安装质量,在杆塔下方安装架空地线,使电流沿着架空地线的线路,从而进入地面,以减少杆塔的雷害程度。
4.5装设避雷针专利产品
避雷针专利产品的特征为:头部分裂均压针,可有效拓宽雷云电荷和地面电荷间的范围,促进雷云电荷的消散,有效降低雷云电荷的电位,防止雷击杆塔现象的出现。避雷针专利产品重量较轻,体积小,结构较为单一,成本较低,耐性良好,可提高安装人员的检修及维护的工作效率,进行安装在输电线路的杆塔上,有效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
5结语
目前,我国ll0EV或以上线路在雷雨发生时并没有发生雷击跳闸故障,但35kV线路发生的雷击跳闸故障却比以往有所增加,而且其损坏程度也十分严重。因此,要根据当地天气情况,提前做好相应的防洪、防雷措施,总结35kV架空线路的防雷经验,力求减少输电线路受雷击跳闸等故障发生的几率,确保输电线路供电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浅谈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J].张佩.科技风.2018(10)
[2]高压输电线路综合防雷对策分析[J].钟健.低碳世界.2017(33)
[3]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分析[J].覃宝方.通讯世界.2018(10)
[4]送电线路运维风险及其解决措施[J].冯昕忠.通讯世界.2017(08)
[5]浅谈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J].蒋巍.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