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王立冬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王立冬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类路桥工程项目随之增多。
        身份证号码:35082419880928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类路桥工程项目随之增多。在市政路桥建设过程中,过渡段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其质量优劣关系重大。然而,由于市政路桥工程的沿线较长,从而使得很多路桥过渡段需要在软基路基上进行施工建设,因软土的性质比较特殊,其承载力无法满足工程需要,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对软土路基进行加固处理,同时还要确保施工质量,这样才能使市政路桥过渡段的施工顺利进行。
        关键词: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伴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大幅度进步,我国各个行业都在快速发展当中,与此同时,很多的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在进行市政路桥建设的时候,过渡段往往会出现沉降等问题,如果出现这种问题,容易造成桥梁过渡段沉降不均的现象,对行车的质量以及行车的安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才可以确保车辆的安全通过。
        1 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沉降原因
        1.1 过渡段软基路基土质
        软基路基土质的承载能力极为有限,相对于其他土质的路基比较小,这主要是由软土路基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软土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渗透系数小等特征,一旦市政路桥的过渡段受到外界强烈的荷载扰动,软土路基就会出现极大的变化,并且其内部结构也会遭受极大的损坏,路基的强度就会大大降低。在整个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限制公路整体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般为了控制桥梁的长度会采用增加过渡段路基填筑高度的方式,如此就必须不断提升路基的强度,如果路基承担的强度不够,一旦路面荷载过大就会造成软基地基被压缩,出现沉陷病害。
        1.2 过渡段软基路基台后填料
        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发生沉降最主要就是路基基台填料施工质量不到位。在市政路桥运行过程中,来往车辆的振动与路基自身的重量会对路基造成影响,不断压缩路基中的填料,使填料间的空隙变小,从而造成路基填料的压实度变强,然后造成路面沉降问题。在具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沉降病害的因素也包括压实机没有将桥台边缘的填料完全压实、选择的填料质量不合格和施工技术不符合规范。此外,如果后台路基的排水系统设计与施工不符合工程的实际需求,一旦遇到雨水的冲刷就会造成路基中填料的大量流失,直接导致后台路基虚空,从而造成严重的沉降问题。
        1.3过渡段构造布局不周密
        粗粒料填筑法、钢筋混凝土过渡板和加筋土法等都是桥头引道路基施工期间使用次数最多的过渡段工程处理方式。增强公路路基的整体强度是此类处理方式的主要目的。通过增强整体强度,减少路桥之间的刚度变化,减少不均匀沉降情况,促使路桥之间处于平稳、结实的连接状态,对桥头跳车现象给予改善。结合公路工程施工,搭板结构在桥头引道过度段最为常用,容易产生断板情况是此方案的弊端,依然存在桥头跳车情况,需要对大半构造进行进一步改善。
        2 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措施
        2.1提升路段过渡段的路堤边坡防护
        对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监管,首先需要在过渡段做好防水和路堤边坡的防护工作,具体分为以下三点:其一,防排水的设计,针对排水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从横向、纵向道路这两个方面进行防排水的设计,防止雨水从这些部分进入到道路桥梁的过渡段。其二,提前做好排水工作,事先在基土拱之上布置好排水孔,防止渗水的情况出现。其三,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根据道路桥梁过渡段的实际情况对陆地边防进行加固防护的工作,从而有效加强道路的强度,保障填土不会大量流失。


        2.2合理选择路堤填料
        填料的选择必须在路桥过渡段路堤填筑前就要考虑好,应对所有土壤进行对比分析试验,对不同种类的土壤进行全方位、细致的全面比较。对土类的液限、塑限等参数进行测定,严格开展土壤筛分与击验工作,并通过压实等工度绘制压实曲线。通过联合测定土壤的液限与塑限,选择更为合适的土类,因为产生的效果不同。观察同等压实条件下土壤松铺厚度与压实遍数的曲线关系,得出路堤填料哪种土壤是最适宜的选择,选择不同的填制材料获得最大的压实强度。填料尽量选择容重比较大的砂类土及吸水性好的材料,减少路面的不均匀沉降,提高压实效果。在选择填料的时候,还要注重材料的透水性,材料的压实特性与级配水稳定性。为了有效节约成本,衡量各种土壤技术指标的高低,透气性强、渗漏性好、干容重较大的砂类土壤是填料的最佳选择。
        2.3 实施搭板的合理设置
        搭板不合理使用所引起的不良因素也是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所以要合理地设置和使用搭板。首先:需要为搭板设置预留的反向坡度,以保证搭板与桥台的高度保持一致,但是两者的高度还是要比路面联结出的标高要高出一点。其次,在实际的坡度设计过程当中,具体的坡度高度一定要符合施工道路桥梁沉降差,最先需要考虑的是路线纵断面是否平顺,然后就是要确定沉降差与预留反向坡度,通过这一步骤就可以避免问题的发生;最后,为搭板与桥台的联结构建良好的施工环境,目前来看锚固一般分为水平方向锚固与竖直方向锚固,一般都会使用水平方向的锚固为搭板与桥台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
        2.4 运用先进的路基加固技术
        ①水泥搅拌桩。这是目前路基加固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技术措施,具体是指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借助相关的机械设备将软土与浆液进行深层搅拌,从而使两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达到增强软土地基承载力的目的。通过水泥搅拌桩加固的软土地基可以达到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这种技术措施常被用于粉质粘土、松散沙土等不良地基土体的加固,该技术最为突出的优点是施工中基本不会受到路基的干扰。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软基处理时,应当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场地的平整性,若是场地当中存在低洼下陷的区域时,则应进行填平,并且还应将现场的各类杂物全部清除干净以免影响施工进行。②排水固结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它将排水与夯实两种技术措施进行了有机结合,该技术的加固原理如下:在软土路基中以竖直的方式设置排水体,并在路基的表层铺设砂垫层,然后对路基进行夯实处理,在这一过程中,路基软土中所含的水将会从预先设置好的排水体当中排出,从而达到了固结土体的目的。该技术措施的优点在于施工简单、加固效果好、适用性较强。
        3 结语
        路桥过渡段的软基路基路面直接的影响着车辆行驶安全性,需要加强过渡段结构施工各个环节的控制,避免产生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只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就能将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我们只有科学明晰其建设进程中容易产生路基不均匀沉降、影响工程质量的成因,实施过渡段合理的结构控制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建设策略,才能全面提升路桥工程建设质量,杜绝不良安全隐患,保证交通运行的舒适性及安全性。延长工程服务使用寿命,令其全面发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严艺.论述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城市地理,2015(06):120.
        [2]谢晓涛.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4(23):168,170.
        [3]谢赣宁.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22):202-204.
        [4]肖小为.略论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软质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19):153.
        [5]刘磊,龚芝英.基于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5(08):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