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浦雪梅
[导读] 生物学科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实践性,而初中教师若想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则可以开展探究性的生物实验教学,这也是当前新课改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加强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视,在开展这一教学的过程中,要对生物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知水平进行充分的考虑,确保探究性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的高效性。

浦雪梅    云南省广南县五珠乡初级中学校  云南  广南  663300
【摘要】生物学科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实践性,而初中教师若想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则可以开展探究性的生物实验教学,这也是当前新课改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加强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视,在开展这一教学的过程中,要对生物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知水平进行充分的考虑,确保探究性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的高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200-01

        一、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主要特点
        第一,自主性特点。对于初中生物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而言,其中的探究性实验都是由初中生自己进行设计并完成,这种教学方式极大的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同时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及其自身的创造性潜能。另外,生物探究性实验还会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熟悉,并使其结合相关知识原理设计出现相应的实验,完成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原理以及得出实验结果这一具体流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还能够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1];
        第二,探究性特点。探究性实验的过程及其结果具有较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若是探究性实验中出现不常见的现象,学生则不能够直接从课本中获取答案,则需要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分析出实验原理,得出实验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会得到提升,其自身的生物实验知识也能够得到丰富;
        第三,灵活性特点。探究性实验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实验过程以及结果上,这也使得学生能够根据实验探究问题,提出不同的实验假设。并使用不同的探究方式以及材料用具等,只要能够解决相关探究问题,学生可以灵活开展探究实验[2]。
        二、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实现自主探究
        初中教师若想开展有效的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则可以通过与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进行教学情境的创新,借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任何知识都与生活密切相关,且来源于生活,生物知识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在开展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时,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生活素材,将其融入到实验教学之中,这样也能够增加生物探究性实验的生活气息,让学生能够对其产生一种熟悉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实验与相关知识。从而激发出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促使生物探究性实验能够顺利完成,实现教学目标。
        比如,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为例,教师在开展“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探究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水果保鲜”问题引入到实验之中,并将其作为实验条件,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设计出有效的水果保鲜方案。并且要求在保鲜方案实施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对水果保鲜结果的观察,学生则会考虑到温度、空气等因素对水果新鲜度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水果保鲜的最佳条件,进而有效解决水果保鲜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进行自主思考,也会主动参与,使其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3]。
        (二)增强生物演示实验的探究性
        对于多数生物演示实验来说,其自身大都属于验证性的类型,部分初中教师在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开展演示实验活动时,过于重视实验的验证结果,反而忽视了整个实验的探究过程,导致初中生的自主思维及创新思维的发展受到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演示实验时,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态度,在进行演示实验的实际时,要将其中的探究性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借此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验活动,促使学生在参与实验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探究学习思维。
        比如,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讲解“光合作用产生氧”这一生物实验时,需要将原本验证性较强的演示实验,改进成为的探究性实验,并将这一实验活动交给学生进行自主完成,并且还要明确这一实验目的,设置出关键性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实验道具更加方便观察?阴雨天气会影响实验结果吗?”等,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研究,提高学生实验思路的明确性。接着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及实验工具,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开展实验活动,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经验,以此提高整个教学的探究效果。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开展,能够降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促进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开展有效的探究性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杨掌玉,陈右清,曾凡敏,杨梨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探索[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十二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12.
[2]肖良满.浅析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五)[C].:,2019:2.
[3]张清兰.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研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