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监测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的现状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刘达旭
[导读] 摘要:本文将重点阐述我国环境监测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的现状 ,并研究探讨有效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措施,从而提升环境监测质量,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进而更好地保障生态平衡,让人们享受到更加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
        云南省昭通市生态环境局永善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  657300
        摘要:本文将重点阐述我国环境监测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的现状 ,并研究探讨有效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措施,从而提升环境监测质量,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进而更好地保障生态平衡,让人们享受到更加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环境监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1.前言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不仅对物质上有了更高需求,对精神以及生存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进而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过往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自然环境的保护,所以我国的发展政策中已将环境保护纳入主要方针中。而要做好环境保护,首先环境监测必须能够准确测量持久性污染物的分布以及含量等,因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及环境都具有很大危害,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国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
        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概述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指能长期存活在环境中,半衰期相对较长,积累于食物链中,会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环境的一种化学类有机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通过大气等介质进行移动迁徙,存在于环境中, 在生物中不断蓄积,具有着毒性与挥发性,而浓度低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依然具有毒性,会对生物造成一定伤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还在抗生物降解、光解和化学分解能力方面表现优秀,具有很强的持久性[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半挥发性,在室温环境也能进行迁移,特定条件下还能漫延扩散到世界每个角落。而且此类物质喜欢存活在油脂里,在生物脂肪中慢慢累积,这会对动物造成一定危害从而损害人类健康。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多个领域当中都被有所应用,在工业化学制造方面,电容器、变压器、复印纸等的生产过程中大多使用到多氯联苯,随之被排出的废气中就会含有有机污染物。在农业方面,从种植到收获农产品的过程中,有机氯农药是经常会被使用的,但残留的有机氯农药很难被降解,从而在其周围的生态环境中和所生产的食品中都能检测出该污染物的残留,这最终会污染大气环境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3.关于环境监测过程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现状分析
        3.1水体环境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在我国水体环境是有很严重残留的,经过监测,我国华南地区域的地下水几乎都含有大量的有机氯。淮河流域中多氯有机物浓度也很高,我国东海岸地区的大部分出海口以及海湾也都含有大量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州河段以及附近港的水体也被监测出含有大量多氯联苯,污染颇为严重。而在国内的西藏错鄂湖等流域中,同样也发现了有机氯农药存在于水体中。监测结果表明,在这些水域环境中,都一定层度受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经过相关部门的研究分析,认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是当地农民使用有机氯农药而导致的,另一方面是国外一些地区的污染物随暖流进入当地。
        3.2 土壤环境
        植物的生长依赖于土壤的营养,没有土地所带来的养分,植物将不能生长,但是当土壤里含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时,有机污染物也将随着养分一起进入植物内,从而被动物或人类食用进而不断传播和扩散。在以往农业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使用“666”还有“DDT”来防治蝗虫和稻螟虫等,但这些农药的毒性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国家从1960年左右开始不让使用这些农药,但近年来经过环境的监测,土壤中依然发现存在着60年前的DDT,从监测中还发现菜地里有机氯农药残留大大高于农田的情况在国内的中原地区及南方很显著,且华南地区的土壤中存在的污染物要比北方地区多。
        3.3大气环境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仅存在于水体以及土壤中,还存在于大气环境中,但其存在于大气环境中时通常是以气体的形态存在。而且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还可以附着在悬浮颗粒里,从而开始扩散或者进行迁移,这将会进一步造成全球性大气污染,进而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2]。然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于城市的空气环境和农村的空气环境污染是不同程度的。因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以进行远距离的扩散迁移,同时还会受到天气方面因素影响,所以导致农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情况会比较严重。
        4.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4.1 完善环境保护制度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制度是还不够完善的,国家应当完善针对国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源头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各地方政府提供该方面的理论指导。且各地方政府应该把国家法律法规作为基础,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保护制度。而政府在完善保护制度的时需要将污染源头的奖惩作为重点,对于违规生产企业,政府部门要对其进行惩罚,对于那些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的企业,政府部门可以给予其适当补贴,进而促使企业都能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生产活动,且同时政府要把相关监督工作准确落实[3]。
        4.2 加强相关宣传活动的力度
        为了能更好地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产生,首先需要利用多种传播媒介,多种手段加强在此方面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种群体认识了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从而在生活中减少甚至避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产生,进而可以有效地降低有机污染物的产生。此外,还可以发挥群众的力量,通过激励制度,让群众配合环境监测部门监测与治理工作,来提高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防治效率。
        4.3 建设环境监测体系
        为了高效地监测出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关部门应建设出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对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根据数据库分析来进行评估和预警,给管理部门在采取治理措施方面提供依据。图1为环境监测系统运行流程图。
       
        图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体系流程
        该监测系统由监测人员建立数据库实时记录污染物动向并备案,且在规定时间对“警员指标”进行分析以及评估,这由专人管理,对于“突发性”与“渐变性”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而渐变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通过环境监测与人体监测来进行,所以可以定期对生产过程中所接触的人群的头发、血液等进行逐一检测,对在污染场地居住区域内,可在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上报后,事发地的主管机构就立即进行污染物级别确认运用好该系统就能实现环境监测、责任部门、管理部门间的快速联动,可以及时地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污染问题。
        5.结语
        总而言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会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提升环境监测效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同时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相关法规,加大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宣传力度,探索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有效监测治理方案。
        参考文献:
        [1]宋维民.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07):36-37.
        [2]范洪艳.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J]. 中国科技投资, 2017, 000(010):308.
        [3]刘昌龄. 浅谈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J]. 江西化工, 2019(6):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