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 广西来宾 546100
摘要: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充分挖掘出土地资源潜力,进而推动土地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土地工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工程;信息化技术;趋势
随着3S空间信息技术、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土地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土地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土地工程建设智能化以及生态化发展也越来越明显。新形势下,欲进一步提升土地工程建设水平,就必须不断深入探究信息化技术在土地工程中的应用方式[1]。
一、土地工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1、3S技术的应用
3S技术指的是RS技术、GIS技术以及GPS RTK技术。RS技术主要是通过对遥感系统的使用以探测对象所发射的电磁波,从而获得相关数据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便可掌握所测对象的特征。GIS技术主要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来收集目标地理空间数据信息,然后通过现代化技术和理论来分析及管理目标地理空间数据。GPS RTK技术是土地整治工程中测量业务所需要运用的技术,通过对这一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测量控制点坐标,完成测量工作,且采用这一技术能够实现24h作业。工程测量实践中,通过对3S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得土地工程所需的基本数据信息,助推土地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三种技术之间的应用关系如图1所示,在具体应用中,3S技术能够帮助分析土地工程的基础信息,确定工程位置以及相应的地理特征,为土地工程提供有效的射影像图,从而有效推动土地整治工程的顺利开展。
.png)
图1 3S技术之间的应用关系
2、大数据的应用
数据处理过程中,相应的软件工具要实现对数据的有效截取、管理和处理,并且还要能够将数据整理为相关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而数据量太大时,软件工具就无法实现这一数据处理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出现能够实现对相关数据的高效分析和挖掘,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随着土地工程的快速发展,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在土地工程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大量的数据积累,因此在未来土地工程发展过程中,对相关数据的存储、挖掘以及分析成为未来土地工程发展的主要趋势。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在土地工程中,主要以土地利用以及公共土壤等数据作为分析处理基础,通过实验研究,结合工程项目具体数据信息,来实现对土地工程数据的高效分析与处理。在土地工程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中数据集成、信息融合以及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技术优势,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土地工程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土地工程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土地工程发展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并且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当前土地工程建设水平正逐步提升,土地工程信息化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经成为当前土地工程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当前土地工程建设中,土地整治发展已逐步迈向质量与生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为确保土地工程发展中信息化技术的充分应用,在当前土地工程建设中,关于规划设计、施工技术以及工程后期的维护管理等方面,都在更多的向着智能化、生态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对土地资源更充分、更高效、更可持续地利用。
1、土地工程智能化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的水平,即我国有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或者在城市有相应的工作。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则只有40%左右的人口,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口是老人和小孩,并无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缺乏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土地种植方面更加重视土地的平整以及集中化种植,以满足土地规模化和机械化种植需要。与我国相比,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日本与韩国,土地情况与当前我国现状相差不多,但经过40年土地整理,将相应的小块土地进行集中平整,并做好土地培肥工作,土建最终被整理成适合现代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大规模平整土地,农业因此得到快速的发展。因此,我国土地工程发展过程中,为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就必然要对土地进行集中,以实现土地种植的智能化与机械化发展。我国土地规模较大,但相对零散,为进一步推动土地工程与农业发展,就需要不断推进土地工程与农业种植智能化以及机械化的发展,以进一步提升对我国土地的利用效率。
2、土地工程生态化发展趋势
土地工程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多种高新技术的支持,比如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就需要应用到遥感动态监测技术、整治区水土重构与节水工程技术以及先进的定位技术,同时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还要充分应用土壤恢复、土地精细化管理以及生态保护等相关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有效应用,才能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全过程的信息化操作,有效促进土地整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务必要充分考虑当前土地类型、整治的相关目标以及社会活动等因素,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土地整治规划及设计方案,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还要注意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不应仅仅考虑对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还应当充分注意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促进土地整治技术向着高效型、生态型方向的转变。在土地工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生态化土地治理工作,在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土地质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土地工程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缺乏对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在应用中对耕地的保护创新不足,同时也缺乏对土地利用关系相关演化机制的研究,以及对土地综合开发治理能力还相对比较滞后等。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土地工程中的充分应用,处理好土地生态化的发展以及土地资源安全问题,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不断落实与发展。当前我国土地工程研究中,主要的研究目标是如何处理耕地资源安全问题,土地利用率的提升,以及关于土地生态安全问题的保护工作。为解决这三个主要问题,在土地工程建设中就需要按照全产业链以及全创新链的原则,从整体上设计并系统的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存安全保障作用。
结束语
随着土地工程的不断发展,为满足当前土地工程的发展需要,引入信息化技术,充分运用3S技术与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土地工程建设水平,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土地工程的智能化和生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杰,石磊.探析信息在土地工程中的重点应用方向[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7(7):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