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搞定小学语文古诗文理解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0年第07期   作者:沈 苗
[导读]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成长十分重要,学生思维处于发展初期,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教会孩子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做好国粹文化的传承,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陕西省周至县富仁镇大寨子小学      710400
       【摘要】:小学古诗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小学生语文基本素养,培养小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感情纽带。我积极探索实践了多种教学方式,归纳总结了“猜中学”“想中学”“读中学”让孩子们克服了对古诗文的恐惧,达到了深刻理解含义后而喜欢古诗文。
       【关键词】现状、猜、想、读、 

        一、古诗文现状
        2016年9月开学,全国小学和初中都开始统一使用了“部编本”语文教材。部编教材里古诗文整个小学6年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那么教好古诗文就成了老师应该肩负的责任,学好古诗文就成了学生们必不可少的义务。
        在古诗文教学中,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词的含义理解表现为蜻蜓点水,导致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厌学心理,因为没有诗词理解含义背诵起来费时费力前学后忘。
        二、猜中理解古诗文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正在发展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最为丰富,因此我用猜一猜理解古诗。例如我在学习《山行》这首古诗时,我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设计导入,猜猜老师喜欢什么运动?这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孩子们都很想自己猜对而亲近老师,大家说的兴高采烈,这样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动脑思考能力。你们猜一猜正在爬山的沈老师在山上行走欣赏美景,谁能用两个字概括出来?解完诗题后,我又问猜一猜作者是什么季节在山上行走写下这首诗?孩子们没有一点思想压力,想到什么说什么,并且还说明了他的推测过程,有说从“二月花”推测是春天的,有说从“霜叶” 推测是秋天的,我带着孩子看了枫叶四季变化的视屏,孩子们自己一口同声说是写的是秋季。我又问了猜一猜作者这首诗想表达的思想感性?有说从“停车做爱枫林晚”感觉对秋天枫叶的喜爱,有说“山上行走时看到远山、小路、白云、人家、枫叶等美景”作者表达的是对大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


我很高兴孩子们因为猜一猜开始建立了逻辑思维,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孩子自己通过猜理解出来的,自己理解表达出来的,这样怎能不理解古诗文的意思呢?
       三、想中理解古诗文
       这里的想是想象,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而想象是诗的翅膀,古诗文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驱遗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品的诞生,没有想象就没有那么多脍炙人口传诵的经典诗词。想象诗句里描写了哪些景物或场景,是什么季节,有什么颜色,处于什么状态;想象他们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欢庆的元日,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西林壁是浪淘风簸自天涯的黄河,或是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想像自己就是作者,作诗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例如:《十五夜望月》王建从家中走到院子里,看到地上皎洁的月光,他慢慢抬起头,又看到了树,树上没有了乌鸦的叫声,他想乌鸦已经休息了,再抬头去看月亮,他又想到了独居广寒宫的嫦娥,门前的桂花已经被冰冷的露水悄悄地打湿了,看着这明亮的月亮,王建想到了天下人,此时都在赏月吧,那么谁又能像我一样思念自己的亲人呢?这秋天的思念会降落在谁的心中呢?孩子想象自己是作者把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的话说了一边,回过头来问孩子每句诗意,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想象说出诗意,试着背一下,当背不出来时,我说你在想象你刚才看到的场景,孩子立马就背出来,背完后很有成就感,告诉我他开始喜欢背古诗了。想象理解古诗的意思,理解了意思再去背古诗,估计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理解了诗意在生活中肯定也能恰当的运用。
       四、读中理解古诗文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多数是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头联、颈联、尾联应该怎样读,需要教师给予很好的指导。教师的示范朗诵对学生理解诗词具有很大的帮助,重视朗诵是诗词教学的根本。古诗词都有严格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熟读还可以促进背诵。
      诵读是语言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反复诵读才能加深理解。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道:“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读,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培养语感、理解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初学一首古诗,我要求学生先自己预习,参照拼音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不读错,不丢字,不加字,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巩固汉语拼音。课堂上,我选出几名同学大声朗读,让其他同学当裁判,评一评,议一议,看谁朗读得最好,谁朗读时存在哪些问题。我会声情并茂地为学生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注意古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读出古诗的韵律美。我还通过分组朗读、配乐朗读、唱读、变快板、变儿歌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读出趣味来,孩子们对古诗文学习没有压力,没有厌恶,学的不亦乐乎!
       总之,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成长十分重要,学生思维处于发展初期,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教会孩子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做好国粹文化的传承,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