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探析 薛海峰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8期   作者:薛海峰
[导读]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主要是对建筑主体结构或者部分结构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组装成完整结构的形式。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规模也在不断扩发,施工技术也有了明显的创新。近些年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快速发展,不仅起到节省施工周期的作用,还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和准确性。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主要是对建筑主体结构或者部分结构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组装成完整结构的形式。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规模也在不断扩发,施工技术也有了明显的创新。近些年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快速发展,不仅起到节省施工周期的作用,还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和准确性。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越性
        1.1性能优良
        相比以往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现出更好的抗震性能,为业主的居住安全提供保障。同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构件在加工中使用了大量保温材料,且密封性能良好,使得住宅可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主要运用钢筋混凝土,不仅能够提高构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能够促进施工技术创新,可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
        1.2缩减工期
        第一,在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当建筑主体结构完成封顶施工作业后,施工企业还需花费一到两个月展开类似于窗口剔凿、防水等施工。采用住宅混凝土装配式建造技术时,其在墙体施工的时候,即可预留安装外窗需用的木砖,这样,企业在结构封顶后,在外围封闭条件下可压缩两个月工期。第二,房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针对预制楼梯来讲,增加飘窗栏杆埋件、栏杆孔洞预埋、墙体水电管槽预留等,能够减少后续施工工序,可以提前约30天完工。第三,粘贴保温材料、装修外墙等施工,若沿用传统施工技术,一般需耗时两、三个月,而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促使外墙与飘窗同步施工,即可同步完成保温层、装饰层施工,极大地缩短了工期。
        1.3减少施工成本的投入
        将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成本的投入。将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先创,只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进行装配和施工即可,采用吊装设施,开展机械化施工,不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参与,不仅能够节省人员成本和施工成本,还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施工进度,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
        2.1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存放
        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存放会直接关系到构件在后续施工中的质量。在进行构件运输过程中,要结合构件的形状和持续确定运输方式,保证运输车辆中设施专用支架,在装车过程中构件不会发生移动情况,而且当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后,应尽可能选择宽阔的区域,这样方便装卸和吊装。在对预制构件进行存放的过程中,要考虑构件存放的时间,确保其在存放期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常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构件需要放置在木头、软布等材料上,避免直接和地面接触,起到防潮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构件的堆放不能超过两层;对于梁柱来说,需要在距离两端0.25L左右的位置设置垫块;对于薄壳梁来说,需要在实心位置设置电话,避免出现薄壳位置出现受力的情况;对于外墙板来说,可以采用A字形堆放的方式,假如长期堆放,需要在中间设置绑带进行固定。
        2.2 NPC技术体系
        NPC施工技术主要应用在对竖向的剪力墙以及填充墙等部位实施的一种全预制形式的施工方式,而且通过该技术还能有效的实现水平板、梁等部件叠合形式施工。相邻的两个部件能够实现自上而下的以预留插筋的方式进行连接,而上部的预留部件对钢筋进行连接时则主要是通过金属锚固管道进行开展。

此外在水平位置上,则是通过混凝土进行连接,横向的部件则主要是通过竖向构件的预留插筋深入板、梁等结构的叠合位置进行相互连接,再利用现浇带连接带、钢筋锚接头和叠合先浇的方式实现竖向部件与水平方向部件的连接。
        当前,我国的NPC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横向和竖向结构中通过叠加和全预制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现浇梁的使用概率,从而达到装配率达到90%之多。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因为一些原因使得工程施工还有一些问题,因此导致灌浆质量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当前还需要对NPC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从而从根本上来保障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3 PC技术和PCF技术
        预制混凝土结构施工包含万科PC技术和PCF技术,其中PC技术更加的侧重于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结构建造,包含阳台、楼梯、空调板等,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渗水的出现,而采用整体预制方法可以把装饰、窗墙连接起来,有效的降低湿度,避免后续的作业麻烦。PCF技术主要由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模板和复合板预制板组成,节省了外脚手架和模板的使用,节约了模板的消耗,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但PCF技术的缺点是没有考虑墙体的承载力和刚度,以及大量的材料浪费,这对抗震设计也非常不利。此外,PCF技术采用主体结构全现浇法,使建筑物的现浇承载力相对较大。
        2.4 PC预制件施工
        PC预制施工方式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具备极大的发展前景,PC施工技术预制的构件有填充墙、空调板、楼梯等,采用PC预制件能够有效避免不同材料连接缝问题,能够缩小施工缝隙,可增强不同材料的粘贴效果,提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的保温性。预制构件在厂家统一订制、加工,构件现场施工更加安全化、标准化,提高预制构件的加工质量。而且,还可以提高优质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给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PC预制件的应用能够降低工程量,例如:简化了混凝土浇筑、养护流程,节省用于混凝土强度形成所需的时间。
        2.5在生产和施工阶段充分应用BIM技术
        分析装配式结构建筑施工的现状,建筑构件的加工和生产等工作同属于一个平台,使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交叉工作大幅度下降。而BIM技术可以使软件同步的更迅速,有效的促进信息的传递,进而降低建筑构件的加工和生产工作中失败问题发生的频率,使生产质量和效率大幅度上升。据先前的建筑施工经验来看,施工过程中预制件的材质和数量以及规格种类比较多,因此经常出现由于预制件的编制和摆放不正确而致使工程无法顺利进行的现象,更会影响到建筑工作施工的整体质量。所以,BIM技术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应当是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的首要选择,用它来全方位的管理施工环境。
        2.6工人的培训和管理
        工人可能从事传统现浇结构的施工已有多年的经验,但装配式结构施工工艺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需要对工人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考核。
        竖向钢筋多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方式,结构构件的竖向拼缝采用灌浆料,普通隔墙板竖向拼缝采用座浆料,两者在强度等性能上有差距,用错了会造成很大安全隐患。灌浆料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的配比和搅拌过程,冬天室外温度低,灌浆料很快会失去流动性,一次不宜搅拌太多。
        结论
        总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升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效率,体现了良好的节能、环保性能,是现代住房建筑的重要发展趋势。相关施工企业必须对此保持高度重视,加强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特征的分析,强化技术改造,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超,吴金花.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4(7).
        [2]孙晓莉.探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33):10-11.
        [3]焦俊杰.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