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建筑设计发展初探 郭义辉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郭义辉
[导读] 摘要:生命力是人性化建筑设计的灵魂,科学的人性化建筑设计能充分满足大众需要的生活状态。
        新疆城乡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哈密一分公司  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生命力是人性化建筑设计的灵魂,科学的人性化建筑设计能充分满足大众需要的生活状态。将物在建筑设计中升华为一种精神、享受,促使设计切实地贴近生活艺术。人的因素是所有环境设计都要考虑的因素,是整体建筑设计的命脉。生活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生活质量。现阶段,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持续上升,大众更加严格要求了居住环境。而在建筑设计营造人性化环境便是综合了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公共建筑;人性化;氛围;原则
        引言
        建筑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空间使用需求,在此背景下为了能够推动建筑工程发展进程,设计人员在对公共建筑进行设计时必须融入人性化设计、绿色设计、功能性设计,并将这些设计理念贯穿于公共建筑设计始末,从而达到合理优化设计的目标,提高人与公共建筑空间的融合程度,保证公共建筑整体设计成效。公共建筑相比普通住宅建筑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设计中也存在一定难度,但只要掌握公共建筑设计重点,就可以减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让整个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因此必须在掌握公共建筑设计要求基础上,掌握设计重点和要点,逐步完善最终的设计方案。
        1概述人性化
        人性化指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观念,这种观念包含对人的思考,以人的视角出发考虑问题,满足人的消费习惯,是促进消费的一种观念。人性化的设计在思维进行创作时做到了对人的尊重,满足了人对消费层次的各个需求观念,比如舒适性,便捷的操作性,起到了在人文方面的关怀,增加了大众的好感度。
        2建筑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2.1舒适性
        建筑设计需要以人的感知为主,尤其是公共建筑,需要更加注重人的心理感受。而公共建筑设计的舒适性会对室内环境产生直接影响,设计缺乏舒适感会导致人们在其中活动感到乏味,因此保障公共建筑舒适性与建筑是否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息息相关。
        2.2交互性原则
        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还要满足信息交互性的原则。让人们能够进行在短时间内对有效信息的筛选。在信息获取的活动之中能促进人们之间的联系,加强信息的交互性。从而给公共建筑的服务者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增加公共建筑的使用幸福度的提升。因此,建筑的设计者就要考虑到为人们增加这种互动娱乐的环节,设计出建筑物的有效功能。在现实中,办事大厅的坐席设置第一就是考虑到了人们的舒适性,第二就是为了增加人们之间的交互性,通过与其他办事人员的接触,降低人们在办理业务时等待焦急感。
        2.3功能
        根据我国局部地区建筑风格特性来看,办公区域、住宅区域、经开区中都存在标志性建筑,不同区域开展的活动、生活质量有着差异,而公共建筑要尽可能关注所有人的感受。所以在设计方面必须符合人流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够产生公共运作的发展局面,更好地发挥公共建筑功能。
        3人性化设计理念下建筑设计
        3.1建筑设计中空间形式的营造
        建筑空间形式不同,营造出来的环境、气氛也不同,同时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及感官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严谨规整的几何形式,圆形、方形等会使人们有种肃穆庄重的感觉;一些不规则的空间形式,会使人们有种轻松、随意及自然的感觉;相契合、接近于人体尺度的空间形式,会使人们有种浪漫、温馨的感觉,狭窄、低矮及黑暗的空间形式,会使人们有种压抑、恐惧的感觉;与人体尺度相比,比较高耸的空间形式,会使人们有种端庄平稳、雄伟开阔的感觉。因此,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期间,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如建筑功能、地形特征等的基础上,对相应的空间形式进行科学地选择,从而营造人性化环境。


        3.2以绿化为主
        建筑设计理念中强调,人源于自然,需要经常置身于自然环境中才能提升生命活力。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始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人们将自然环境与建筑空间结合,追求在现代建筑中保留自然环境的意趣,中国建筑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总之人们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对自然的追求始终如一。将绿色植物引入公共建筑空间最常见的方法是在建筑中设置庭院,不仅能够保障通风和采光效果,还可以利用绿色植物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公共建筑增加活力。
        3.3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好感度,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细节决定成败。比如在生活中要处处留意,在办公楼的建筑中,必须要考虑到光照的问题。原因如下:一是合理的光照,能够进行自然地采光,节省了采光需求带来的高消耗。另外,自然采光带来的不仅仅是在取光上的节能,还有降低降温耗能的需求。根据研究表明,光照的耗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白炽灯单位每平方米的照明消耗大于10W,其中超过了90%的能量都转化成了热量,荧光灯单位每平方米的消耗在3W以上,其中超过60%的能量都变成了热量。由上述数据来看,在公共建筑中如果采用自然光源将能够节省80%的照明需求以及40%的降温需求。这仅仅是建筑物在建设时能够考虑到光照方面所带来的连锁效应。因此,公共建筑物的设计中要足够多的考虑到一些在细节上的问题,就能给建成后的建筑物带来非比寻常的经济效益。
        3.4景观绿地设计
        景观绿地设计以“多层地表、空中花园”理念进行打造,构建开放、和谐、低碳的景观空间环境,加强建筑之间的融合性,从而提升视觉感受、空间体验。在整个地块东北到东南为主要的景观轴线。东南部位是一块绿地广场、东北部位为地块转角,两流汇聚形成一条道路,整体上为Y字形,有助于拉长商业沿街界面,进一步突出整体的商业价值,让环境气氛更加活跃。塔楼南北方向每隔四层设置室内空中花园,让公共建筑的办公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降低建筑内部的能源损耗,增加绿色空间面积。
        3.5 色彩与心理体验
        色彩在建筑设计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对建筑造型起到一个美化、点缀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可深远的影响着人的生理及心理,为此,在建筑设计期间,很多建筑设计师都期望利用色彩来增加建筑设计的生动性、增加建筑设计的层次美,与大众审美需求尽可能的迎合,充分满足大众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以及情感需求。不一样的颜色也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如白色和蓝色等低颜色很容易与冰、雪和水联系在一起,这种冷色有一种收缩和静止的感觉,使人感到寒冷。红色、橙色等鲜艳的颜色,能使人容易联想到火和太阳,这种充满扩张感和动感的暖色能更好地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巧妙地运用色彩,依据颜色的各种特征,如温度感、尺度感等来调节环境氛围,从而创造出人性化的空间环境。
        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更替交换,在建筑设计中,人性化环境的营造受到诸多群众的认可及关注。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物质方面的需求已不再是现如今人们的主要需求,人们更加重视并关注精神文化方面,而人性化设计能充分的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它有效融合了技术和艺术,它的建筑空间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更好地符合城市大众的多样化需求。因此,不论是在建筑设计方面,还是在人性化设计方面等,均要对人的需求进行最限度的考量,在设计的始终要一直贯穿人性化理念。
        参考文献
        [1]郑君伟.公共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64.
        [2]俎琪.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12):71.
        [3]翟昱凯.现代城市广场人性化景观设计体现[J].设计,2019,32(19):150-151.
        [4]范靓.公共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方法[J].居舍,2019(29):101.
        [5]林志明.人性化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9(09):2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