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城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6403
摘要: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认识到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的重要性。当前,在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方面,企业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就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关键词:成本控制;工程预算;管理;探讨
施工企业要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科学运用工程预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1]。这对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是保证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
1、工程预算现状
工程预算主要由资产预算、业务预算、财务预算等组成。只有通过建设工程期间有效的工程预算,才能提高项目成本管理的质量,实现建设资源的科学配置。在建设项目中,有关人员在成本管理中进行项目预算工作时,必须以合同签订、项目投资、投标等为预算标准,保证项目成本管理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工程预算是建设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工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人员在项目预算中以项目的实际建设条件为前提[3],分析了不同的施工方法、设计方案对建设成本的影响程度,为综合分析、评价中的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为此,优化了建筑设计方案,使建筑工程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2、工程预算工程成本控制存在问题
在建筑行业发展的整个发展历程中,着重发展的是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工艺、以及建筑的后期检测与维护等,整个工程的造价问题并没有被着重关注。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价的不断提高,工程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对整个工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影响的不断增大,在建筑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4]。
2.1各部门之间缺乏联系
一个企业包括许多的部门,他们各司其职,但又有着不可割分的关系。然而,现实中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不够密切,不能做到很好的工作交接,就选择建筑材料方面来说,购买材料负责的部门会在符合建筑条件的所有材料中选择,不一定会选择价格很合适的材料,这就需要与设计单位进行交流,是否需要选择价格相对低的材料,是否有其他的材料可以取代这些价格昂贵的材料,从而增加了工程的成本。因此要增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减少不必要的成本。
2.2施工方法的不完善
工程成本的高低有许多方面决定,施工方法与技术占的比重也是比较高的,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关系到运用的设备的花费,建筑工程的施工设备的花费是比较大的,不合理的施工方法不仅会增大花费,而且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双方面增大工程的成本。现在还有很多施工方法依然需要依靠传统的设备,不仅效率低而且在维护上也会花费较大的资本。应该改变传统的施工方法,与现代的先进技术相结合,不仅提高施工的效率,而且能减少施工的成本,减少人们的负担,提高企业的效益,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5]。
3、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预算中的管理措施
3.1全面掌握建筑工程概况
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预算的价值。在建筑工程期间,有关人员要在对建筑工程彻底理解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实际水量。第一,为了确保项目预算工作的系统性,有关人员必须掌握建设项目的总体情况,如建设期间、建设质量、工程标准、投资金额、建设现场环境等。
在此基础上,进行工程预算工作,确保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工程预算负责人工程期间的人员、物力、投资限额的合理评价和事前决定。第二,有关人员要掌握建筑工程图纸,综合分析工程数量。与此同时,根据建设工程图纸内容,在建设工程、建设技术、应用材料设备等方面,将计算建设工程水量和建设期间所需的投资费用。
3.2强化成本控制观念意识,明确控制管理目标
企业要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首先要真正认识到重视建筑工程经济预算对提升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加强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只有提前做好经济预算将进一步保障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保证项目整体实际经济效益,保持企业竞争优势。通过投资决策阶段对建筑工程进行经济预算,可以明确项目的总目标,在相关环节中制定具体控制方案,有效降低建造工程造价成本。
3.3加强施工单位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
施工单位应重视成本控制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首先要采取积极的人才激励措施,使工作人员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并且能够促进各项预算管理措施有效落实,从而确保工程预算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实现对于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工作。其次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水平,使工作人员能够全面地认识到工程经济预算与工程成本控制工作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要做好工作人员工作内容的审核工作,从而使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够得到一定的约束,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认真的工作,确保预算管理及成本控制工作的效率。
3.4完善成本控制制度,提升经济预算效率
要提升企业经济效率,可以借助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通过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可以对工程施工的各阶段进行及时调整,保证施工方案落实,工程进度正常运行。施工前对施工地点进行提前勘察,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遇见的困难,并做出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结合企业进行合理分析,设计管理方式和具体措施,形成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工程成本的强有力控制。
3.5将最大化效益作为工作目标
成本控制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基础,所以在施工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及部门要制订施工成本控制方案,做好各个环节的资金分配工作。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消耗工作,确保施工单位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在进行施工之前,还应该要做好二次成本预算工作,主要是以最大化效益为目标,通过各种方案和高新技术措施来尽可能地降低各个施工环节中的成本消耗,从而将经济效益最大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认识到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的重要性。当前,在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方面,企业仍存在诸多不足,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解决方式,健全成本控制管理制度,才能逐渐提升企业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的控制水平,将帮助公司减少成本,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真正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利红.城市住宅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指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2]王登科.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分析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18(01):80.
[3]曾三元.论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与控制[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0,3(10):47-50.
[4]周颂阳.建筑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实例[J].广东建材,2010,26(07):307-310.
[5]温晓军.关于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水平的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2010(04):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