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管理方法的思考 段伟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段伟
[导读] 摘要:本文将围绕电力营销过程中产生电价及电费风险的原因进行阐述,详细分析应对电价及电费风险的有效对策,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旨在为电力营销的平稳运行提供一定的参照。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佳木斯供电公司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摘要:本文将围绕电力营销过程中产生电价及电费风险的原因进行阐述,详细分析应对电价及电费风险的有效对策,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旨在为电力营销的平稳运行提供一定的参照。
        关键词:电力营销;电价及电费风险;核算机制
        1.电力营销管理中的电费电价管理
        从实际工作内容来看,电费电价管理难度较大,工作人员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尤其是当前群众用电量增加后,如果仍沿用传统人工处理方式,不仅仅工作效率较低,而且精准度难免出错。电力营销就是将电能资源定义为市场上交易的一种商品,改变以往数据交互的能源供给形式,通过强调服务质量与商品价值来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强调市场竞争力。所以电力营销更加强项与经济市场中的信息构建,能够为社会电能输出提供更多选择。而电费、电价的管理需要根据市场消费环境制定,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电力服务,电力营销经常伴随市场形势而出现变化,所以工作人员也需要综合这些数据对电费与电价进行调整,从根本上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经济的最大化,提高用户对企业的满意度。电费的设定决定了群众对于电力营销的认可度,因此需要提高电费管理的精准度,确保企业内资金得到合理应用,保证资金的顺利运作。因此电费、电价管理也是电力企业日常运营中的基础工作,通过核算电费数据可以准确了解经济收益现状。做好管理工作可以精准核算细节,保证每个环节都能落实的更好,从而降低核算事物的风险,也能够避免人工二次排查,加快工作执行效率。
        2.电价及电费风险在电力营销过程中防范对策
        2.1优化电价及电费的核算机制
        对在电力营销过程中产生的电价及电费风险,需要优化电价及电费核算机制,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问题,降低电力营销运行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①优化电价及电费核算体系,在此环节中需要政府财务部门的积极参与,实时对电价以及电费数据状态进行监测,针对存在漏洞问题及时补充,防止出现异常的现象。并找准电价及电费核算工作的重难点,为减少资金的消耗,要注重收集电价与电费的相关参数信息,以此为依据进行重点核算,充分结合电力企业各部门电价及电费参数规则的实际情况,借助数据分析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②构建计算机核算系统,开发出适应自身电力营销工作实际需要的核查管理系统,及时发现财务信息存在的错乱问题,并及时与上级领导人员进行协调,及时上报该地区一定时期内的电价与电费核算信息,以此为依据对电价与电费核算的进度进行了解,有助于提高电力营销工作效率。
        2.2制定电价及电费管理机制
        应对电力营销过程中产生的电价及电费风险需要制定科学的电价及电费管理机制,以此保证电力营销工作的有序进行:①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政府部门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此环节中需要结合该地区用户用电的实际需要,在电量收费标准的制定上,制定差异化的电价与电费标准,保证用电量与费用之间处于一致的状态。②创新用电制度改革,注重加强用户与电力企业之间的联系,及时沟通,将用户的用电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用户传达,针对在二者之间产生的冲突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③制定电价及电费风险应对方案,此时要求相关的电力营销人员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对产生的电价与电费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对其进行总结,制定不同的风险应对方案,为了保证电力企业平稳运行,要尽量缩小电价与电费风险范围。④完善电费回收机制,注重与电力的供应相协调,保证电力营销工作的顺利进行。


        2.3完善预先控制管理体系
        应对电力营销过程中产生的电价及电费风险需要完善预先控制管理体系,尽量降低对电力企业所带来的影响:①制定防范风险体系,此时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合作,在此环节中需要发挥企业管理人员的优势,树立长远的眼光,统筹企业发展全局,并在应对电价及电费风险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企业发展目标实施操作。②组建防范风险管理小组,要求小组成员要树立责任意识,不断更新自身的营销观念,实时对电力营销全过程进行监测,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审计工作,注重加强与企业财务部门开展联系,制定电价与电费风险应对方案,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确保企业资金安全。③升级风险监管系统,要定期对软件进行更新,针对系统在运行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的修补,实时获取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相关电价与电费信息,并交由防范风险小组成员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准确预测电价与电费存在的风险因素,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奠定基础。
        2.4提升电力营销人员的素质
        在电力营销过程中应对电价及电费风险需要注重提升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此保证后续营销工作的平稳运行:①定期开展电费及电价工作相关主题培训大会,邀请社会上优秀的专家学者前来指导,针对在电价与电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同时,要求相关的营销人员要充分了解市场信息的变化,结合当前消费市场的实际情况开展电力营销工作。②做好人才招聘工作,电力营销过程离不开人才的努力,尤其是在人才招聘的环节中要对应聘者的电力营销相关知识进行考核,对自身如何有效应对在电力营销过程中产生的电费与电价风险进行测试,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操作,并提供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由专业人员带领操作,保证电力营销工作的稳定。③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发展原则,要积极鼓励电力营销人员到优秀电力企业开展实践学习,积极借鉴优秀的发展经验,及时转变自身的营销理念,逐步丰富知识储备,以此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2.5系统动态监测
        为确保电力营销整体流程的科学性、有效性、稳定性,就需要充分发挥出现代化科技的力量,通过实时在线监控了解整个企业的用电情况。控制企业收费数据、代收电费银行、代收网点的收入。在这种实时监控下,数据的安全性有了保障。对此企业可以组建专门部门制作内部系统平台,查询每天电费收支情况,综合判断回收率、实际收入等数据,同期分析上升或下降幅度,明确企业中的电费浮动情况,综合判断后了解电力营销面临的风险,通过计算机检索技术的辅助来找到风险用户,自动生成电费催缴用户名单并执行,降低电费风险。如果发现电费收取过程中波动异常,工作人员就要加大重视,平时在开展工作时扩大宣传范围,深入落实这一政策条款,以免执行过程中出现某种风险。另外,还需要利用网络平台加大对政策的公开力度,使用户及时了解企业对电价电费的收取政策,清楚标注定价情况,让用户明白企业下达政策,保证用户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用户满意度。从而实践情况上来看,在线监测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了解供电情况,也为后期制定销售政策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制定电价电费管理条例时,需要严格按照市场规律与企业运行现状进行,从实践中总结管理经验。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统计数据的利用率,保证电价设置的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维护广大电力消费者的权益,从而推进行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嘉英.电价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8(10):193.
        [2]刘馥扬,黄晓艳.加强电费核算管理提升电价管理水平[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4):28-29.
        [3]黄莉.加强对电价电费的审计稽核及实施流程化、在线式管理[J].低碳世界,2017(31):254-255.
        [4]王波.基于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电价及电费风险控制研究[J].营销界,2019(42):175,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