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铝模爬架在超高层多变化墙体中的配合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刘学洋 程子阳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住宅工程采用高层乃至超高层建筑,随着爬架及铝模设计与施工技术日益成熟完善以及环保攻坚战的不断升级,全钢爬架与铝模搭配施工速度与经济优势逐渐体现。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住宅工程采用高层乃至超高层建筑,随着爬架及铝模设计与施工技术日益成熟完善以及环保攻坚战的不断升级,全钢爬架与铝模搭配施工速度与经济优势逐渐体现。本文分析了装配式铝模爬架在超高层多变化墙体中的配合与应用。
        关键词:装配式铝模爬架;超高层;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环保攻坚战的不断升级,建筑施工所需各项生产要素如钢管、扣件、水泥、河砂等原材供应紧张,落地式外脚手架、悬挑脚手架以及木模板、钢管内架支撑因其耗时、耗工、耗材和安全保障及经济性等多方面原因将逐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淘汰。特别是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全钢爬架与铝模搭配的新型施工工艺以其独占鳌头的优势,势必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多个大型施工企业已探索实施全钢爬架与铝模搭配施工模式,爬架与铝模搭配施工工艺正蓬勃发展。
        一、爬架与铝模配合施工的优势
        1.可加大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如果单一使用爬架施工或使用双排手脚架进行施工,则无法实现对五层以上的高层建筑进行快速施工,在随着施工楼层升高的过程中,主体施工在结束后其外观装饰则会逐层下降,且如果施工时使用双排手脚架不仅需要耗费较长施工工期,同时也会加大对扣件、钢管、安全网等多种材料的使用,而使用全钢爬架配合铝模施工可加大对这些成本的节省,且拆除后的铝模模板表面整洁,不需要进行抹灰等处理方式,既能够省去部分费用,同时也可提高铝模与爬架的利用率。
        2.可降低人工费用支出。针对爬架、模板进行安装及拆卸时均属于一次搭设工程,不需要反复拆搭,可操作性强,安装及拆除过程简便,对人工的要求相对来说较小。架体升降过程中多以机械设备为主,对于人员的需求度较低,只需要人员会简单的指令操作即可。铝模与木模板相比较而言耐用性、抗腐蚀性等均较强,且在安装过程中对人员的需求数量相对来说较少,技术性低,可节省大量人工成本和人员数量。第三,施工风险相对来说较低。一方面,使用爬架可借助自身升降系统进行调整爬架高度,降低了对塔吊设备的需求,且在升降手脚架过程中会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部封闭,且爬架具有防火等优点,同时不需要设置过多安全防护栏,保证安全的同时降低部分成本费用;另一方面,铝模模板主要以铝合金材料为主,不需要使用短锯等工具进行下料,组装后其整体性强,不会出现变形等情况,提高施工质量。
        二、案例分析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45886.13m2,总建筑面积约204026.6m2,地上塔楼建筑面积约157284m2,整个项目由2层地下室(局部1层地下室)、9栋34~35层不等的高层住宅。
        1.构件拆分。本工程标准层建筑平面由标准化户型、标准化模块组成,开间进深模数化,建筑平面方正实用、结构简洁。单栋楼左右两翼完全呈镜像关系,将预制构件尺寸规格形成了很好的统一;9栋楼均使用同一标准平面布置,完全实现了平面的标准化,从而使预制构件规格和种类大大减少、同一型号构件的数量大大增加,能提高模具的重复使用频率,提高构件生产及现场施工效率。本工程构件拆分遵循等同现浇设计理念,运用BIM技术辅助,将原本一体的结构拆成可重新组装成整体的独立的预制构件,综合考虑建筑造型、装配质量、使用功能、构件生产、现场施工等不同需求对构件进行不断优化,直至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要求(见图1)。本工程9栋高层住宅均从2层开始实施预制构件、铝模、爬架施工,单个标准层共有装配式构件79件,采用的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叠合板、预制阳台、预制实心板、预制楼梯段、预制外挂墙板(带凸窗)、预制夹心保温外墙、预制外墙板(阳台隔墙)、预制混凝土内隔墙板,共8类。内墙板采用预制混凝土条板,标准层现浇部分采用铝模体系,外架采用爬架体系,全部预制构件采用游牧式预制、基地化生产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预制实心板、预制夹心保温外墙、预制夹心保温外墙(阳台隔墙)采用现场游牧式预制,其他构件采用工厂化生产。
        2.铝模+爬架施工体系。“铝模+爬架”是当前建造体系的标准框架配置。铝模结合建筑外围采用全剪力墙设计,混凝土实测数据、观感效果好,能实现“零抹灰”或“薄层抹灰”的效果,且对防渗漏具有重要意义。爬架整体设计美观、防护效果好,与铝模体系搭配,能实现外墙底层涂料饰面及铝合金外窗、栏杆工程与主体工程的同步施工,能有效进行穿插,为有效控制工期奠定基础。本工程爬架架体高度共13.5m(4倍楼层+栏杆),共38个机位,分为2片爬升,爬架距离塔楼外立面结构350mm;铝模采用楼面支撑3套,梁底支撑3套,悬挑支撑4套,电梯井、楼梯洞口采用定制化钢平台及防护,采用爬升式布料机,形成了塔楼标准层施工周转材料体系。(1)装配式建筑爬架体系。结合装配式特点,只能在现浇剪力墙部位设置爬架附着,故爬架采用3种附着形式,分别在飘窗内侧现浇楼板处附着、剪力墙与边梁处附着、现浇阳台处附着。爬升过程采用计算机操控,为施工楼栋的安全保驾护航,爬升随主体结构施工分为2片爬升,整个爬升过程大约需3h。爬架的设计优化需跟铝模、预制构件、塔式起重机及结构布局等综合考虑,爬架爬升附着位置必须固定在现浇结构部位,塔式起重机附着须设置在现浇结构部位,且须避开爬架爬升轨道,结构布局根据建筑采光、通风、立面造型及房屋等综合进行受力布局,预制构件、爬架附着、塔式起重机附着等均可能出现冲突,塔楼初步设计出来后需将爬架附着、塔式起重机附着及爬架背楞斜撑、预制构件角码等的位置考虑在内,进行综合调整,使其达到既满足建筑形体、结构受力及户型实用性等要求,同时也避免了各项施工措施的冲突。(2)铝模施工。
       
        图1标准层预制构件三维拆分
        PC构件结合铝模施工是住宅工业化施工常采用的施工方式,PC构件的成型质量精度较高,这就需要现浇部分的精度与之匹配,铝模的使用几乎是为此施工方式量身定做,相得益彰,既保证了混凝土成型整体质量高精度,也使预制构件与现浇部分的连接更可靠。在PC构件吊装、安装就位后进行墙柱、局部大梁钢筋绑扎,紧接着进行铝模安装、校正、调平,最后进行叠合板吊装。PC构件与铝模施工体系中铝模的拼装、局部节点优化等和全部采用铝模现浇有很多不同处。铝模配模时,采用铝模阳角模与预制墙面重合,重合宽度为65mm,并通过M16螺杆固定100mm×75mm×8mm垫片使铝模阳角紧贴PCF板,防止漏浆,PCF板、预制墙体均需在水平距离现浇结构边90mm位置预留M16螺母,竖向间距为600mm,且严格控制螺杆洞口预留的位置偏差,避免偏差过大影响连接件的安装。PC构件与铝模接缝部位较多,为避免PC构件与角模接缝处漏浆及避免预制构件表面平整度、吊装精度的偏差问题,在连接角铝与预制构件贴合面粘贴双面胶,再用角模及连接件固定,保证其接缝及整体混凝土成型质量。预制凸窗采用在PC构件上预留对拉螺杆孔及角模、连接件固定的形式,确保预制凸窗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叠合板吊装完成后,叠合板端部靠梁边或剪力墙边铝模板角模支撑,且叠合板就位的控制线也设置在梁侧铝模上,剪力墙顶部角模、梁侧边角模的安装质量及精度将直接影响到叠合板安装的精度。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模板及外架的选择成为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件大事,施工除考虑施工工艺及安全保障的要求外,模板与外架的经济性、美观性、节约性亦成为主要因素。全钢爬架搭配铝模施工工艺对大体量、多楼栋、多层数、结构规则的房屋建筑项目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浅谈全钢爬架结构施工中的工序配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19):1352.
        [2]王娜.浅析高层爬架体系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 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