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永街道市政建设工程事务中心 深圳宝安 518101
摘要:装配式建筑物是当前市场上广受关注的新的建筑模式,同时这一建筑模式在未来也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本文首先从装配式建筑物的优势入手,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物在施工周期和施工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认为这一建筑模式与当前市场的整体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极高的契合程度;其次对装配式建筑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以及对实际的工作形成帮助。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质量
一、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优势分析
1.1 施工周期短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可以在进行施工前将相应的施工材料,与之外墙面板和门窗等提前进行生产,在进行具体施工的阶段只需要对相应的材料进行拼装,这种建筑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极大地缩短了建筑的时间。以外墙为例,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之中,往往需要在进行建筑整体封顶之后,利用相应的建筑材料来进行建筑物外墙的建设,因此建筑的实际耗时会出现较大的延长,而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是提前进行预制,在建设后期进行拼装即可完成建筑,因此在修建时间上能够有效地进行压缩。此外,传统建筑的外墙涂漆和其他各类工序,均是在建设完成之后开展的,而装配式建筑能够在进行修筑的工程中同步进行此类工作,这一优势进一步减少了装配式建筑修建过程中的时间消耗,并减少了建筑过程中,出现不可控的突发问题的概率,所以在当前,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市场广泛的认可。
1.2 建筑重量轻
相对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的修建,装配式建筑不仅在建设时间上大大降低,同时这一建筑类型的整体重量更轻,也对当前社会对建筑物的多元化需求形成了满足。首先,装配式建筑物在整体重量方面,约为同体积的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物重量的一半,由于重量较轻,所以装配式建筑物对地基承载能力的要求相对更低,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可以为相关单位节约大量的建筑资源,且建筑的位置更加灵活,在相关的建材和房屋部件被运送到建筑地点之后,即可进行标准化的施工。其次,由于其装配灵活的特点,因此在出现相应的需求变更或是部件与标准不符的情况时,建筑方可以对其进行随时的拆卸和更换,这一现象相对于传统建筑物而言具有巨大的优势。最后,装配式建筑物的相关部件生产大都在工厂之中进行,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建筑物修建过程中出现的建材堆放、粉尘污染等现状,契合当前社会环保节能理念。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建议
2.1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难点及建议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的难点:①钢筋连接不紧密。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时需要以预制板连接的方式来保证建筑物的功能和整体结构的完整,而在这个过程中,以钢筋进行预制板连接是较为常见的施工方式,这种方式之下,如果不同预制板的钢筋数量和位置出现偏差,则难以保证预制板的有效连接,进而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针对这种现象,相关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装配式建筑物的建造和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明确,只有在掌握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前提下进行施工,才能保证相关部件的连接符合设计预期;其次,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也要通过对前期建筑物整体建造方案的掌握,明确相关的机电、管道和布线的位置,并让预制板铺设时以此类管道和布线的走势为基础,进行相应的分布和排列,保证建筑物功能的完善;②装配的标准化。与传统建筑物相比,装配式建筑物是采用工厂统一生产的方式进行相关部件的生产,在这种方式之下,建筑物的各个部件尺寸均较为精确。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方法上不规范,对施工标准了解不清楚,则极易造成建筑物难以进行有效的拼装,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增强其施工的准确性和标准化。
此外,装配部件的高度标准化也导致在进行部件的运输时,由于碰撞和震动等原因,造成部件在装配时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进行相关工作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对零部件的运输,保证零部件的运输安全;③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之中,需要对相应的建筑材料进行吊装,这一过程中,容易引起相应的人员安全事件,进而影响到建筑施工的正常秩序,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尤其注意对人员进行安全制度的教育,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随时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参与施工的人员均具备与当前施工需求相适应的职业资格。
2.2 相关施工技术及工艺流程建议
装配式建筑出现较早,在相关的工艺流程方面已经较为成熟,但同时由于当前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传统施工技术的问题也开始出现,成为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原因。首先是部件的精度问题,在以往的装配施工过程中,由于整体的施工精度较低,因此存在如材料之间连接紧密程度不高等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并没有影响建筑物的整体使用,但却降低了建筑物的质量,导致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足。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对当前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和工业化标准化理念进行应用,以信息化的方式进行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控制和优化,从而推动建设精度的提升,改善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其次,当前装配式建筑物的内墙板和外挂板等重要部件均是以工业化的方式进行批量生产而成,这极大地降低了建筑物的成本,但同时工业化生产中采用的聚合物材料在强度上相对于传统钢筋混凝土更低,因此在进行现场浇筑的阶段中,容易出现断裂、破损等问题,以外墙保温板为例,这一材料主要是以聚苯乙烯泡沫板或是挤塑板等材料进行生产,现场浇筑工作容易导致材料破裂或脱落。针对这种情况,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明确外墙板的整体结构,即外装饰面、保温层和结构层的三层结构,通过完善施工生产系统,实施科学化的施工流程管理,从而保证板层之间的有效叠合,进而可以有效降低破裂和脱落的现象出现。此外,进行检测系统的完善也是优化施工流程的重要内容,在具备完善检测系统支持的前提下,实时进行现场施工信息的采集,并利用检测结果来进行施工步骤的合理规划能够进一步提升施工的科学性。
2.3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建议
装配部件的质量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当相关建筑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时候,相关人员需要首先对建筑部件的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只有符合当前建筑标准和需求的装配部件运抵施工现场。同时,针对后期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产品的生产厂商、产品规格和型号等进行登记造册,防止后续出现质量问题难以追责的现象出现。针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求相关人员在技能、认识方面的共同提高,只有相关人员掌握过硬的建筑装配技术和深刻的思想认识之后,才能确保施工的各个环节均能够高质量、高标准地进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相关单位可以安排具有一定技术素养的工作人员,对一线人员进行技能的培训,并就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的讨论和解决方案的制定,从而在根源上解决施工中的困难,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
结语:
装配式建筑物由于其施工简便、施工周期短和施工灵活的特点,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当前的施工之中,装配式建筑物的施工技术仍然存在较多值得进行改善的地方,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装配式建筑物的施工难点、施工工艺等进行了总结,认为要实现装配式建筑物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需要相关单位把握难点,寻求解决之道,同时积极针对现有的施工工艺进行探索创新,增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等方面入手,实现建筑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友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2019.
[2]王桂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21).
[3]周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