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思维在浙能兰电的思考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何利华
[导读] 摘要:浙能兰电在实施发电企业安全管理中,不断研究和探索并实践底线思维。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金华兰溪  321100
        摘要:浙能兰电在实施发电企业安全管理中,不断研究和探索并实践底线思维。在落实过程中,运用安全文化总领、到位标准推进、双控预防机制控制和减少风险、生产“7S”建设固本等手法,有效地将底线思维管理模式运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本文旨在落实底线思维并推广底线思维的运用,力求发电企业都有更适合自己企业管理的底线思维。
        关键词:底线;红线;安全管理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各种变迁和发展的阵痛;发电企业在此表现尤为突出,主要发电企业处于市场不完全的半片市场状态,因此这种阵痛和变迁就显得更加突出。而在整个发电企业的管理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安全是生产的重要基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详细地阐述了底线思维重要性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总书记的讲话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同样有效而且迅速见影。浙能兰电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圆满地解答底线思维在基层发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1 底线思维的思索
        (1)什么是底线思维,发电企业的底线思维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牢牢把握主动权。
        那么什么是底线思维呢,显而易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已给予了解答。通俗点讲,底线思维就是“预则立,不予则废”,凡事都作好预想并针对事情预想结果作好应对措施。而且,这个确定的底线是不好逾越的红线。那么,作为发电企业而言,底线思维又是什么呢?发电企业的底线就是不发生事故,确保设备稳发、满发。
        (2)底线思维的要求和特点。底线思维实质上是一种逆向思维体现,确立最坏打算但又不能突破它。运用计划表倒排模式,逐一解决和消除导致底线失守的隐患。牢固树立底线意识。
        底线思维实质上也是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的体现和落脚点。只有强化底线意识并且运用底线思维、系统性思考,兼顾了点和面的问题,必能全局解决问题。
        底线思维管理的排查和防范,关键在于全面系统。全面的排查大致涉及四个方面:安全的底线、秩序的底线、绩效的底线、利益的底线。
        (3)底线思维与红线意识的关系。底线思维与红线意识是相辅相承的。底线思维是基础,红线意识是上层建筑。底线思维决定了红线意识。即,有什么样的底线思维,必有什么样的红线意识。红线意识就是底线思维的结果。反之,红线思维促使底线思维的不断完善并提出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底线思维的实践
        浙能兰电公司是浙江省能源集团在金华市的一个子公司。作为一家省属的发电企业,它在思维底线的思考和探素、实践中,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形成了自有浙能特色的管理和实践模式。
        (1)安全文化建设统领底线思维实践的中枢。浙能集团提出“安全为天”的安全文化核心理念,在此引导下,浙能兰电提出了“责任、执行、执着”的安全理念,很好地诠释了底线思维:安全不可突破,必须筑牢防线。

自2015年以来,浙能兰电持续推进建设以安全文化长廊为核心的文化传递模心,塑造了员工安全底线思维的模式和处事方式。2017年,浙能兰电安全文化在电力行业率先获得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称号。近二年来,浙能兰电在持续建设文化长廊的基础上,着重推进安全警示室,通过身边的事件材料、物业以及CR亲身体验模式,进一步夯实安全文化基石,促进底线思维在职工中落地生根。
        (2)安全责任到位标准的建设,推动底线思维的有效落实,检测了安全绩效工作的成果。
        安全责任到位标准由公司董事长率先提出,是一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领导引领职工响应的绩效考核模式。到位标准把安全责任完全量化、可操作性更加接地气,使得安全责任标准迅速变成为摸到着,执行力强的程序,有效地推进了安全责任的落实。把安全文化理念“责任、执行、执着”真正体现到职工的言行当中。位标准的实施,有效地检测了各岗位落实底线思维,严格履行责任的深度、实度。可以这么说,到位标准就是员工履职的试纸,是员工在履行本职安全职责的真实写真。浙能兰电的到位标准不仅运用于月度绩效评价,更是运用于年终的年度员工绩效考评中。这样使得员工“心服、口服”地实践底线思维,忠实地履行自身的安全责任,有效地保障了底线的筑牢。
        (3)双控机制的实施,有效阻断了突破安全底线的黑手;有效地控制和遏制事故的发生。双控预防机制即是一边强化危害因素的辨识和风险防控,另一边切实推进隐患排查工作。双控机制实质是运用了底线思维,有效地解决了安全风险、隐患的两种时态。风险预控解决了将来时态问题,隐患排查解决了当下时态问题。两手抓较为清晰地解决好生产过程中的人机环问题。浙能兰电按照这套管理模式,依托于“两票三制”和技术方案制度,把风险识别和控制成果有效地运用于安全生产各环节,较好地解决和控制生产中的未来事件问题。“五个问题”又是浙能兰电隐患排查的重要手段成果。即要求各部门在开展隐患排查时,无需过多的问题,每月重点解决好“五个问题”即可。通过“五个问题”管理手段推进,有效解决生产中过去时段和当下时态的人机环部题。
        (4)“7S”管理的提出和推进,促进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现场上标准化管理更好运用,起到了强本固基的作用。在两个方面解决了底线思维的固化问题,一是解决了设备可靠性问题。“7S”工作的开展,将原有的“跑、冒、滴、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顽固的缺陷得到攻克或是控制。同时,“7S”的设备见本色,有效地提升了巡检质量、效率。另一方面,“7S”解决了人的懒性问题。“7S”推进,要求人员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同时,由于职工在试水“7S”中得到了实惠(“7S”实施后,作业量将减少,规范化作业提高了效率,作业环境的优化改善),主动地改变调整自身的行为,使得个人作业行为走上“安全成为习惯、习惯更安全”的良性循环。
        结 论:
        首先,底线思维,红线意识是发电企业最实用最有效的管理模式;其次,要强化不同层面员工安全底线思维意识;第三,底线思维简单易行,易于不同文化层次人员接受,更能激发一线员工的认知度。
        底线思维简单实有,易于接受,更多地获得职工认同,弥补了一些员工对风险别、管控不牢的缺陷。希望在发电企业中更深加以运用,更加有效地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1月21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