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节奏感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7期   作者:胡邯岳
[导读]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关键构成,在培养幼儿音乐素养、丰富幼儿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摘要: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关键构成,在培养幼儿音乐素养、丰富幼儿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大班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展开了分析,希望为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效果的提升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活动;节奏感

        前言:在幼儿阶段,人的各项能力都在急速发展,因此在这一阶段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可以帮助人打小学生良好的音乐基础。而作为音乐教学活动的核心,节奏教学的作用不可或缺,广大幼儿教师对此提高重视,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开展节奏教学,以此获得更好的音乐教学活动效果。
一、在游戏中培养节奏感
        游戏对幼儿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将游戏和节奏感培养结合在一起,让幼儿通过游戏更好的感受音乐节奏。比如某幼儿园大班在开小火车的音乐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排成一排,后一个幼儿把手搭在前面小伙伴的肩膀上,然后所有幼儿同时迈出左脚,接下来再同时迈出右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用手打着拍子。比如连续拍三下,那么幼儿就要按照左、右、左的顺序前进,又比如按照一定节奏一直拍手,幼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跟随节奏反复迈出左脚和右脚,在前进过程中教师让幼儿模仿小火车呜呜呜的声音,同时说我们是快乐的小火车,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开小火车”可掌握最基本的节奏,并且也获得了快乐[1]。
二、在生活中熟悉节奏
        音乐和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音乐教学也要贴近生活,这一点在各阶段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也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幼儿在生活中熟悉节奏。生活中的很多声音都可以应用在节奏培养中,但教师要懂得引导幼儿去聆听和感受这些声音,然后将节奏培养和这些声音结合到一起,即可通过生活让幼儿对节奏更加熟悉。比如下雨声、小鸟鸣叫的声音、风声等都可以和节奏培养进行结合,甚至敲击课桌的声音、开门关门的声音等都对节奏培养非常有利。以某幼儿园的一次节奏培养为例,教师将一次雷雨天气作为了培养节奏感的主题,一天正在上课时,天忽然迅速阴了下来,并且伴随着呼呼的风声和雷声,不一会儿下起了瓢泼大雨。该幼儿园教师为了避免孩子们害怕,和孩子们这样说,小朋友们你们听外面的声音像不像一首歌,雷声像不像在敲鼓。

说完之后该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起了外面的声音,当雷声响起以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在桌子上敲出咚咚咚的声音,同时和幼儿一起甩动纸张,模仿起了哗哗的雨声,不一会儿天气晴朗,幼儿们不也没有感到害怕,而且还对生活中的声音产生了极大兴趣。这名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些机会,和幼儿一起回忆起了刚刚下雨时的各种声音,并且带领幼儿再次模拟雷声和雨声,同时告诉幼儿这些声音都是有节奏的,有雷声是轰-隆隆的,雨声是哗-哗的。随后该名教师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还知道哪些有节奏的声音吗,此时幼儿们表现得都特别积极,说出了各种生活中的声音。最后该名教师发现,通过这种方式让所有幼儿都熟悉了节奏,为接下来的音乐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在动作中感受节奏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而这种天性刚好可以和节奏培养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将不同动作比作不同的节奏,然后开展节奏培养过程中,让幼儿通过各种动作来感受节奏,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天性,同时也可以获得非常好的节奏培养效果。比如某幼儿教师开展节奏培养时编排了一套蹦蹦跳跳的小青蛙的动作,带领幼儿一起向前跳两下,然后模仿青蛙的叫声,让幼儿在蹦-蹦-呱中对节奏产生了更清晰地感知。
四、在二声部训练中强化节奏感
        对幼儿来说,二声部训练本身的难度比较高,但教师如果能够合理使用二声部训练,那么将使幼儿的节奏感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在节奏培养过程中可以从二声部训练的角度出发。比如某幼儿教师在接受培养过程中,利用《钻山洞》开展了一次二声部训练,首先该名教师向幼儿提出了以下问题,“小兔子锻炼身体的过程中,身边出现了什么样的声音?”然后该教师播放《钻山洞》的原曲,同时带领幼儿一起为小白兔加油,加油这部分声音就成为了《钻山洞》的二声部节奏[2]。在幼儿园为小白兔加油时教师继续说,“小白兔的拼搏精神感染了很多动物,森林中的小动物都来给他加油了,小朋友们愿意加入他们吗?”此时幼儿大声回答“愿意!”这样二声部的节奏训练便得以顺利开展。当所有幼儿园已经基本掌握了《钻山洞》以后,该教师将幼儿分成了两组,一组充当 啦啦队为小白兔加油,另一种演唱《钻山洞》,在此起彼伏的演唱声和加油声中,幼儿的节奏感越来越强。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节奏培养是极为关键的内容,但幼儿本身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对其进行节奏培养必须掌握一定策略。本文结合游戏、生活、动作、二声部训练为此展开了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进而提升幼儿园教学活动效果,并为增强幼儿的综合素质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节奏感的实践与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13(4):15-18.
[2]马楠.5-6岁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