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安全教育的几点看法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7期   作者:莫日红
[导读]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活动的一部分,是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需求,是有效防范各种意外伤害的必要前提,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摘要: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活动的一部分,是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需求,是有效防范各种意外伤害的必要前提,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幼儿园教师,应重视安全教育,在一日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安全方面的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实践活动,运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防范能力,使其自觉地远离各种危险,同时动员家庭、社会积极参与,为幼儿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真正地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措施,看法
        安全教育是以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基本目标的,有效的教育活动能减少危险性事故的发生几率,向幼儿讲述防火、防水、防电等安全措施,对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防范意识等有着积极的意义,能够有效推进生命安全教育质量的提高。作为教师应结合幼儿防范意识差、接受能力强等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结合日常对幼儿的观察,及时抓住精准的教育时机,加深幼儿对危险事物的认识,同时借助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行动反应能力,引导其掌握基本的求生技能,还要建立完全的教育内容及举措,全方位地提升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一、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超速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特别是在幼儿教育阶段,每个家长都想要让幼儿受到优质的教育,争做幼儿最强的保护伞,为幼儿打点好了一切,期望幼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未来可以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或许是家长的意愿太过强烈,保护欲望过胜,却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幼儿在独立生活、安全意识、应对危险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不利于将来他们独立成长。从幼儿自身来说,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人际交往的圈子较少,心智还处在发育的初级极端,并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难以抵挡得住各种诱惑,更缺少自我保护的技能,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对幼儿的过度保护反而有害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这就不得不加强安全方面的教育。那作为幼儿初次接受系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幼儿园需要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教师应具有安全教育的责任意识。在日常的活动中,恰当地融入安全方面的知识,有意识地锻炼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通过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拓展他们的认知范围,使其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带领他们了解哪些地方存在危险,同时建立家园共育的机制,逐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基本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安全教育,提升他们远离危险的自觉性。
         二、提升安全教育质量的几条途径
        1.日常教学中融入安全知识,引导幼儿树立良好的防范意识
        安全教育的内容比较广泛,需要采取逐步渗透的方式与日常教学内容相结合,构建出系统性强、全面性高的教育结构,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能够从各个角度增强幼儿的防范意识。比如将安全教育与语言领域的教学相结合,为幼儿讲述“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在了解了故事情节之后,组织幼儿进行“谁在敲门”的活动,模拟出有人敲门的情景,请幼儿结合从故事中了解到的开门前的交谈方式进行应答,思考如何正确应对陌生人来敲门,当自己一个人在家遇到有人敲门时该怎么做。部分幼儿会积极地回答:“开门前先问是谁,如果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就开门,如果不是就不开门。”“会装作家里有大人的样子来回答。”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幼儿掌握了正确应对陌生人的方法。还可以将安全教育与艺术领域相结合,先带领幼儿认识各种安全标志:信号灯、安全出口、禁止游泳、禁止攀爬等,开展涂色活动,要求幼儿按照模板进行涂色,一方面可以教授给幼儿涂色的技巧,使其掌握正确的涂色方式,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幼儿对安全标志的印象,在生活中可以学以致用,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讲述自己所涂的标志内容及代表的含义,说出与标志对应的危险事故内容。通过安全教育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丰富了教育的内容,提升了教育的全面性,增强了幼儿的认知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实践活动中渗透安全技能,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如果只是加强了理论知识方面的教授,会造成幼儿虽掌握了大量知识却不懂得运用的结果,所以需要理论和实践同步进行,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安全教育的效率。比如在户外运动过程中,幼儿会做出追逐、攀爬、跳跃等行为,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摔倒、磕碰的现象,即便是运动前再三叮嘱,还是会出现各种意外,所以要将运动前的叮嘱与运动中的观察指导结合起来,正确示范动作,纠正幼儿错误的行为与动作,适时地教授给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处理问题的技巧,增强幼儿安全运动的意识,同时鼓励幼儿之间相互监督,随时关注幼儿的情况,发现不对立马阻止并且实施教育,让幼儿明白所做动作潜在的危险性,从而指导幼儿养成安全运动的习惯。或者以游戏的方式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直观地感受与体验中了解安全知识与技能,使其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如设定一个人被大批人群冲散的场景,请幼儿踊跃参与,思考如何帮助走散的人,有些幼儿说:“给家里人打电话。”“打报警电话。”“找警察叔叔帮忙”,他们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意见,再引导他们设想一下如果自己走丢了该怎么办,如果幼儿的方法不正确,就及时地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以此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借助实践活动教授安全技能,可以让幼儿加深印象,使其真正懂得处理实际危险的方法。
        3.落实家园共育的基本理念,对幼儿实施全方位的安全教育
        家园共育是全面落实安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家园共育机制,才能真正地全方位地保护幼儿的安全,所以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等,便于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安全教育,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在家庭教育中加强安全教育,从而大幅度增强教育的效果。比如将当天所教授的安全知识告知家长,制作日常安全常识的表格,先引起家长的重视,再提醒家长帮助幼儿回顾所学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求家长做好榜样作用,以自身行为来实施安全引导,避免园内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的现象出现。或者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制作成动画片的形式,园内播放视频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了解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回到家之后,教师布置安全知识回顾的任务,请家长和幼儿再一同观看视频,结束后与幼儿进行深度地交流,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安全知识,加强活动实施的效果。只有家庭与教师达成教育共识,做好日常引导和教育工作,这样才能推进安全教育的有效落实,让幼儿接受到全方位的安全教育,促使他们自觉地建立起安全屏障,做到时刻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总之,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重要职责,因此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势在必行的,始终树立安全第一的教育思想,有机渗透安全防范知识,营造健康安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为幼儿的幸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身为幼儿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施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深入思考安全教育的意义,完善教育内容,为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星.幼儿安全教育的做法与体会[J].现代农村科技,2020(06).
        [2]刘菊芬.谈如何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幼儿自护意识[J].才智,2020(12).
        [3]张瑞.幼儿园安全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04).
        [4]沈静.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思与行[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