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这一阶段,大多数地区都在积极地进行着城市基础化建设工作,想要让城市道路的交通需求得到满足,让交通服务的质量得到提升,就一定要对道路进行积极的改造与养护。就当前市政道路维护实际的效果而言,借助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出它具有的弹性以及平整度优势,进而使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得到保证。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
1.应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的大致流程
现阶段的道路维护工程中,通常把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分成六个阶段,从而开展相关的施工工作。施工具体的情况大致如下:①首先是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想要让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得到应用,就需要与业主以及监理方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对施工的要求与要点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还组建符合要求的项目部,为修建拌合场以及料场打下良好基础。②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材料与机械设施的进场进行适当组织,在这个环节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好所需材料、施工场地以及机械设备的检查。③其次还有组合料的组成设计,这一阶段主要被分成目标配合比的设计、相关生产配合比的设计与验证等三个部分。④再次是对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试铺,在下面层以及中面层间放置精层油,在中面层与上面层间放置粘层油。最后是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施工,在这一阶段一定要清理好下承层,并把混合料输送至施工的现场,从而将混合料进行摊铺,并对混合料进行碾压。除此之外还有横缝的设置以及施工验收两个阶段。
2.施工技术常见问题及特征
2.1技术特征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具备多方面较为鲜明的特征,可概括为温度稳定性、水稳定性、抗裂特性、耐疲劳性。温度稳定性指的是沥青混凝土面层在外界温度变化影响下自身强度和刚度受到的影响较小;水稳定性指的是外界水对路面带来的侵蚀等影响可得到较好预防;抗裂特性指的是材料的膨胀能力、外部载荷作用、材料的抗拉强度三者的共同作用直接关系着路面开裂情况是否出现,材料的合理选用属于技术应用的关键;耐疲劳性源于材料有效载荷量,超过一定数值便会导致开裂出现,这种疲劳断裂需通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工作预防。
2.2常见问题
在具体的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应用中,裂缝、坑槽、松散均属于常见的质量问题。裂缝问题的出现与材料、施工过程的标准执行均存在直接关联,如施工的回填压实过程出现质量问题,裂缝便很容易出现,施工结束后养护的缺乏或不当也可能引发裂缝问题;坑槽问题源于施工过程中存在未彻底清理的泥灰,这会导致施工面不平整、不洁净并引发坑槽。如施工过程中存在未完全成型的路面,如此时工程车的载重未得到控制,无法达到预期标准的抗压能力和有效荷载会导致路面受到一定影响,引发坑槽问题。此外,如忽视施工过程中的天气因素影响也可能导致坑槽问题出现,如过多的降水;松散问题源于施工过程中材料检查的缺失,如集料颗粒与粘结性无法满足要求,或材料的质量不达标,松散问题便很容易出现。此外,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的欠缺也可能引发松散的问题。
3.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3.1混合料的拌和
严格基于设计和实验进行拌和施工,送入拌和机后需保证沥青膜完全覆裹集料颗粒,沥青完全均匀混入集料。结合实验可以确定具体的拌和产生,如上面层的干拌时间、湿拌时间、矿料加热温度、沥青加热温度应分别控制为10s、45s、190~220℃、165~175℃。
3.2放线
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坡度较大、道路急转弯或者与正常道路相交接的问题。
所以在道路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道路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这也为后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在正式开始沥青路面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区域的两侧进行基准线的布置,这也为沥青路面的施工提供了精准的施工方向。一般来说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都会使用摊铺机进行校准,而且校准的级别需要根据市政道路建设的具体标准来确定。基准线的立柱一定要进行加固处理,如果基准线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标准的精度出现误差,从而影响市政道路建设的效果。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出现路面平整度的问题,有一些道路出现纵坡或者横坡需要测量时,应使用高精度的仪器进行精确的测量,由于这些特殊的地形也并不复杂,所以在勘测过程中可以使用卫星来完成,如果使用人工的方法进行测量,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新勘测。
3.3摊铺
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过程中,需要保证有多台运输车辆为施工现场提供施工材料,保证摊铺机的顺利进行,确保路面的平整度。运料车和摊铺机应进行密切的配合,运料车的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素质和丰富的施工经验,防止在卸料和提供材料时出现供应不及时的情况,摊铺机在运行过程中,也应该安排专门的操作人员对摊铺机进行有效的控制,安排专门的测量人员对轨道的高层进行精准的测量,确保沥青路面施工的可靠性。运料车在卸料的时候不能够随意将剩余的材料洒落在没有施工的路段,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此进行及时的检查,防止出现清理遗漏的问题。在经过一些路口的时候,如果不适用摊铺机进行操作,可以使用人力的方式进行摊铺,保证路面的平整度。
3.4碾压
碾压是提升面层密实度的关键环节,此项工作对碾压机械设备提出较高的要求,且要采取合适的碾压技术,并为之实施科学管理措施,以提升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整个碾压作业可分为三大环节,即初压、复压与终压。根据质量要求,初压作业时不可对混合料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以免出现推移、开裂现象,且应在摊铺结束后温度较高的时段完成,设备为轻型钢筒式压路机。除此之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静压也是可行的方式。全面检查初压质量,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规范,经合理地修整后再进入复压环节,需满足慢压、高频、低幅的基本要求。碾压作业时,调整好滚动带的重叠区域,以1/3~1/2轮宽为宜。终压作业时,选择的是双轮钢筒压路机,或是采取振动压路机静压2遍(视情况而言,可适当增加碾压遍数),经此环节后路面应不再有明显的车轮痕迹。
3.5做好接缝处理
市政道路面层施工作业后极容易形成接缝,此部分是整个面层结构中尤为脆弱的区域,易出现各类型病害,因此该处的处理工作尤为关键。混凝土面层施工中,应严格控制路面接缝,其应当满足平顺、紧密的要求,调整相邻层的横向接缝,至少达到1m以上的错位。根据施工情况,若采取的是梯队作业铺设的方式,以热接缝较为可行,可提升接缝的紧密性。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中常设置有沥青混凝土面层,此环节将直接影响到市政道路的使用性能,关乎车辆通行安全状况。对此,施工单位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挑选原材料并合理应用施工技术,确保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提升市政道路的整体品质,助力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登春.市政道路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门窗,2019(24):95+98.
[2]王清州,李杨帅.市政道路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居业,2019(12):74-75.
[3]江晖.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