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项目的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王瑞松
[导读] 摘要:近年来,机电工程项目的信息化不断发展,为机电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身份证号码:13092919880217XXXX
        摘要:近年来,机电工程项目的信息化不断发展,为机电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系统设计也日益复杂化,因此一些技术上和管理上的问题依旧没有消除。此外,在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系统安全隐患依旧存在。本文就机电工程项目的信息化建设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电工程;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
        引言
        机电信息化的发展对企业的经营和决策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降低了机电系统开展运行的成本,这使得决策者得以从庞大的信息管理和分析中解脱出来,又为其提供了科学全面的分析,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机电工程信息化建设特点
        (一)信息量大、储存分散
        大型的机电工程项目建设对信息的需求涉及到建设、设计、施工、监督和设备制造等方面,不仅要保证信息的齐全,还要保证信息能够分门别类对应这些单位的需要,并且还要做到信息能够在这些单位之中互相流动。而另一方面,机电工程建设前期有关招标投标、审批、以及工程质量和图纸交付等这些一成系列的信息的存储和管理,十分复杂。
        (二)信息种类多样
        机电工程建设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会产生两种信息:结构化信息和非结构化信息。结构化信息包括投资情况、工程进度和质量等信息数据;而非结构化信息则包括一些项目的档案、文件、音频等多媒体信息数据,大约占项目信息的百分之八十。这两种信息的协调和相配对于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三)信息不一致且处于动态变化中
        机电工程项目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也不只在一个地方就能收集全面的。这就造成了信息在时空上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反应的是工程项目会在不同地点和阶段都可能发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特征。另一方面,检点工程项目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具有完整性和连贯性的周期,由于大量的不确定因子的存在,使得信息常常是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这要求决策者和管理者要实时地根据信息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工作调整,统筹兼顾。
        二、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需求模型的建立
        (一)信息系统总体结构模型
        信息系统是运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信息交换平台实施集成管理,信息集成是基础。从信息系统管理的角度而言,对机电工程项目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就是实施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在管理思想上与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管理系统,以对机电工程项目统一而规范的管理。实施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就是运用集成管理技术,以使机电工程项目达到生命周期目标。
        (二)可以分析处理的信息量比较大
        对于具体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落实来看,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其对于数据信息保存以及分析的性能,从数量上具备着较为突出的有效施工建设以及运行提供理想的作用效果,避免出现较为明显的处理不全面和不充分问题。结合这种信息量较大方面的特点来看,其能够有助于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处理,进而也就能够促使较为复杂的管理内容变得比较简单。


        (三)信息动态化明显
        因为在具体机电工程项目的实际运行中,其数据信息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数据信息内容都需要体现出较为理想的动态化变化趋势,进而也就能够较好适合于有效分析和管理,促使其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实时性效果,避免了因为信息数据的滞后性或者是参考不当带来较为明显的问题和故障。
        三、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准确统计分析数据信息
        对于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准确统计分析是信息化建设比较直接的一个作用价值,相对于传统机电工程项目的管理控制而言,这种信息化建设下的管理控制作确实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实用性效果,能够将各类数据信息资源进行准确呈现和统计分析,进而也就能够促使其表现出最强的适用价值,避免在机电工程项目的运行中出现较多的故障缺陷。
        (二)有助于实现动态监控效果
        对于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落实来看,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动态化效果,进而也就能够对于整个机电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所有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管,促使其能够具备更为理想的运行性能,最终也就能够切实保障相应机电工程项目发挥出较强的管控价值效果。
        (三)合理构建信息系统总结构模型
        对于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落实来看,相应信息系统总结构模型的规划建设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总结构模型的构建直接关系到相应信息化建设的运行效果。相应信息系统总结构模式其实也就是促使其能够实现信息资源交流共享以及分析处理的平台结构,进而也就能够依托于这一平台结构促使具体信息化建设能够发挥出较强的作用价值效果,避免出现较为明显的信息运行不畅问题。具体到相应信息系统总结构模式的处理中,其需要促使其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综合性特点,因为信息化管理中涉及到的具体数据类型是多方面的,相应建设也就需要围绕着多个类型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处理,促使其均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运用。
        (四)建设信息化管理技术路线
        为了更好促使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表现出理想的作用价值,还需要保障其相应信息化管理技术路线能够得到有效构建,这种信息化管理技术路线的建设必须要促使其具备理想的目标性效果,能够围绕着相应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进行有效处理,综合运用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如此也就能够通过相应模块的具体构建来实现较为理想的信息化管理流程,促使其在决策、管理以及执行方面具备较强的落实效果,最终发挥出理想的信息化管理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机电工程项目未来发展趋势而言,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构建需要促使其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标准化效果,促使其能够运行较为流畅高效,进而也就能够发挥出理想的管理协调效果。
        参考文献
        [1]韦鸿呈.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策略探微[J].绿色环保建材,2017(10):224.
        [2]陈政.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策略简述[J].绿色环保建材,2017(06):146+148.
        [3]李强.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策略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6):103-104.
        [4]胡钢.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5(22):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