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张冬生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张冬生
[导读] 摘要:道路桥施工技术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升道路施工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身份证号:23010319841223XXXX
        摘要:道路桥施工技术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升道路施工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为了能够提高道路桥的安全性和实用性,需要强化对台背地基变形和搭板环节的管理工作,进而保障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正确性。道路桥梁的施工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正常使用,需要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强化工程质量,帮助工程顺利建成。
        关键词:道路;桥梁;结构;沉降段;路基;路面
        引言
        道路桥梁非常容易出现路基路面沉降,引发桥头跳车、不均匀沉降、搭板断裂等严重的问题,甚至还造成道路、桥梁的坍塌,存在巨大的质量及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有效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就必须要对市政道路桥梁建设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对沉降机理、施工要点等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力度,避免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
        1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的基本概述
        众所周知,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环境与运行环境具有明显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车辆的实际荷载不断提高,这便极易引发路基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现象。如果不对此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仅会影响行车的安全性,而且会破坏道路桥梁的整体结构,缩短道路桥梁的安全使用寿命。在道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沉降问题中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桥头跳车现象,所以提升桥头搭板设置的合理性至关重要。如果桥头跳车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那路基的受力则会不均匀,在纵向上受道路桥梁长期高负荷运行的影响,在车辆荷载力位置与搭板支持路基位置等两个路基应用的共同作用下,当桥面车辆行驶到搭板的末端,路基则需要承受最大的纵向应力,直接促使道路的变形而形成沉降。
        2道路桥梁沉降原因
        导致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出现沉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点:第一,结构设计。在道路桥梁设计过程中,一般会采用钢筋混凝土搭板技术,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增加钢筋的铺设数量,使用这样的方法能够使道路桥梁的结构更加的稳定,但是仍然无法有效的避免出现桥头跳车的情况。第二,压实度。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路面填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整个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但是就目前的时间施工情况来看,由于这一环节施工技术非常的复杂,而且流程繁琐,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第三,地基原因。在道路桥梁运行过程中出现沉降现象,会加大跳车现象出现的概率,同时如果跳车问题加剧,还会使地基沉降的更为严重。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人员没有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实地勘察,在没有明确施工现场地基情况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很难对地基的软土层进行精准的定位,由于没有采用合理的处理措施,在道路桥梁投入到使用以后,经常会出现沉降现象。
        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3.1搭板施工技术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搭板设置十分重要。在外在作用力的影响下,路基路面的刚度会出现变化,所以施工难度则会随之而提高。在搭板施工中,要充分确保路面与搭板之间的平衡性,此时搭板的顶面和桥面的底层标高则在水平状态下具有一致性,并且确保搭板的顶面标高与路基的顶高之间处于相对一致的水平高度,实现路基与桥梁的平稳过渡。为了避免搭板滑移而引发桥梁出现内陷,在桥头的搭板和台背进台位置要设置竖向锚栓,或者设置水平拉杆,并且钢筋的间距要保持在75~80cm。同时利用填充材料对搭板和桥台连接区域进行填充,避免雨水渗入而影响工程后期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2后台填筑技术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选择填料一般会选择砂砾土以及工业废渣等材料作为填充材料,这样就能够提高路基的强度和渗水能力,如果选择的砂石材料渗透能力不够强,可以适当添加石灰或者水泥来提高填料的渗透能力。近几年来施工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新型的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工程建设中,比如泡沫混凝土,可以有效降低地基的重量,防止出现地基变形的情况。

还可以使用土工合成材料,以此来提高土壤颗粒之间的咬合力,这样就能够进一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最后在施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压实设备也是非常重要的,重点对桥台的连接部位进行压实,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压实机,如果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对于压实工作不利,可以选择小型的振动压实设备来完成压实工作,提高压实效果。
        3.3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
        积水问题是引发道路桥梁沉降现象的直接性因素,所以提升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非常重要。在路基路面排水施工中,常见的方式有设置边沟、急流槽或截水沟,设计合理的地表排水管,另外,使用混凝土预制板对沟渠进行加固也能提升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在设置排水沟时,要对排水沟或管道的长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并且充分结合当地的地质特点与水文情况,严格按照预防第一与就近选材的基本原则开展排水施工,提高排水沟渠的通畅性与有效性。
        3.4软土路基技术
        就部分道路桥梁路段的软土路基而言,施工主体可以选择爆破法和塑料排水板法等方案来加强软土路基的强度。其中,水泥喷桩对于软土地基的硬度提升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也能节省相应的操作时间,但整体所需花费的成本较高。因此,施工主体要根据软土路基所处的客观环境选择科学的处理方法,视不同情况而定,要遵循经济性的原则,在保证成本控制的基础上适当延长对桥台地段的预压。
        3.5路桥路基施工
        针对道路桥梁软土路基施工,通常是采用平铺土工艺处理方式,实现对浅层软土路基的有效处理,避免路堤和桥台之间出现沉降现象。而较厚层的软土路基处理,是利用减少回填材料的具体用量以及增强土体强度的方式,实现有效控制和降低路基沉降的发生概率。如果路基位于沟壑区域,则要对沟壑的土质情况进行分析,在充分结合沟壑土质孔隙的实际大小与具体水分含量的基础之上开展全面施工。若沟壑地段的水分较高且土质孔隙较大,则可进行黏土层换土施工,并在黏土层的挖掘施工后要进行土层的翻晒与回填,确保回填的严密性,从而有效提升路基的实际强度,避免路基路面沉降问题的发生。
        3.6地基的回填法
        灰土具有很强的抗水性,且其强度较高,在硬化后能够充分增加与土壤的依附力度,同时可以提高回填土的密实度,进而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减少出现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出现变形情况。还可以利用砂砾回填法,这种回填方式能够充分增加地基强度和路基的承载能力。在实际施工中,要对砂砾使用要求制定好计划,保障砂砾能够符合施工要求,比如砂砾用量、颗粒大小等内容,要充分结合施工需要科学计算颗粒大小、用量等。在大型施工时,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在引道下部,增加骨料、碎石等,然后再运用浇筑的方式开展施工,进而减少施工中出现问题,导致出现沉降,损坏道路桥建设工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施工是一项工程量巨大并且技术要求极高的工程。在开展道路桥梁施工时,其路桥沉降段是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假如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开展施工,就十分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为此,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强化对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和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满足工程需要,切实提升城市工程建设力度,为人民群众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治勇.探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12):18.
        [2]葛敏,朱小林.试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50):268.
        [3]郑文博.道路桥梁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与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237-238.
        [4]胡中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8(33):36-37.
        [5]康永兴.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8(31):124-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