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分析及有效预防 任文波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任文波
[导读] 摘要:在现阶段的城市中,电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电梯检验涉及多个试验与检测流程,存在大量运行状态下的检验项目,加之机房、电梯井等检验环境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存在多方面的伤害风险。
        陕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在现阶段的城市中,电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电梯检验涉及多个试验与检测流程,存在大量运行状态下的检验项目,加之机房、电梯井等检验环境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存在多方面的伤害风险。本文基于对电梯检验工作风险源的阐释,分析了因工作环境、电梯设备结构与运行原理特点以及人为操作不当等因素造成的各类伤害,进而结合电梯检验工作技术难度高、风险源复杂多样的特点,探讨了如何通过制定详尽的各项测试和检验工作规划、强化对检验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得电梯的检验人员在现场基于明确的分工与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每项检验顺利完成。
        关键词:事故伤害;风险源分析;防范策略;电梯检验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梯现已成为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中的核心设备,特别是在城市化背景下,更是为人们生产、生活都提供了便利条件,但随之而来有关电梯的安全性能问题,也需要人们对此加大重视。若是在电梯使用过程中,没有慎重处理电梯存在的隐患问题,必定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对电梯的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全面掌握,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科学有效的检验检测对策,确保电梯在使用中的安全性。
        1概述电梯检修的注意事项
        首要一点,必须要求所有检修工作人员都能够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必须成竹在胸,所有操作都要规范化。对于检修电梯采取的手段、电梯安装技术标准以及电梯各类相关井道、机房、轿厢等各项系数与设备适用型号等,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另外一方面,对于电梯检修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参数及具体要求,一定要在检修工作开展之前进行多方沟通。有关工作检修工作人员要深入所在单位进行调研工作,将现场实际情况了解到位,要严格遵守《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有关内容,对检修现场的电压、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紧密勘查。若在确认环境的过程中发现了对检验人员有危险隐患的因素,无论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检验人员都有权利终止检验,必须要求有关单位将环境安全工作落实到位之后再开始电梯检修。
        2影响电梯安全性能因素分析
        2.1运行环境因素
        电梯的运行环境是指电梯在设计初期,设计人员需要全面掌握电梯附近的环境因素,并且还要根据不同环境,如住宅、商场、公共交通空间等,满足不同区域的客流量需求。同时,还要以合理的电梯安装参数,满足整体建筑的布局要求,促使电梯的核心承受能力达到标准界限。除此之外,电梯的结构设计还和建筑物的结构形态紧密关联,底层深度、顶层高度及其方位设计等,都需要满足相关安全要求,从而确保电梯的安全性。
        2.2电气系统带来的伤害
        电梯作为实现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需要提供安全、快捷的日常运输服务,还应在发生火灾等紧急事件时与预警、消防等系统实现联动。因此电梯的电气系统日益复杂,给检验工作带来了更高的技术难度。尤其是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测试,需要在轿厢运行状态下验证其各项运行控制、安全联锁功能的有效性。所以带来了更大的电气伤害隐患。此外由于电梯的电气线路使用环境相对较差,容易出现绝缘劣化的现象,如果检验人员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的测试,极易在后续工作中遭到电击伤害。
        2.3检验引发的安全问题
        在电梯检验检测的过程中,除了需要面临检验检测工作不到位、自检工作配合不到位等问题以外,还会因为电梯检验检测不完善,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如电梯坠落危害、电梯机械危害等。第一,电梯坠落危害主要体现在:电梯检验违规操作,造成电梯坠落;层门打开,人员意外坠入井道;人员从电梯轿顶跌落井道等;第二,电梯机械产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电梯安全钳检验操作时,若是限速器出现异常,而检验人员没有快速躲闪,就会受到伤害。

抑或是在电梯工作的时候,相关零部件运行或旋转会直接伤害检验人员的身体。
        3事故伤害防范策略
        3.1针对具体情况制定检验工作规划
        为了让电梯检验工作有序进行并保障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应针对具体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规划。首先应收集待检验电梯的相关技术资料,结合检验技术规范以及相关标准,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作为实施检验前的技术培训和检验人员现场操作的依据。其次基于对现场环境的勘察和对待检验电梯相关资料的分析,掌握所有事故伤害风险源并制定防范预案,除了按照检验技术规范配备个人防护装备,还应就具体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设备以及检测仪器。以便在现场对电气线路、检验工作环境状况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评估,在确认可以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展开每一项检验工作。此外应针对具体检验工作内容配置相关专业的检验人员,确保其熟悉被检验对象的构造与运行原理,能够冷静应对突发情况。
        3.2提高检修人员的安全素养
        考虑到电气检修本身工作性质比较危险,因此必须要落实好每一个检修人员的安全素养。对于电梯检修过程出现的各类突发事故,必须保证检修人员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要将各种危险应急处理措施掌控到位,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有效防止意外发生。有关部门在开展具体培训中,首先要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进行有效渗透,不断提高检验人员动作严谨性,避免在过程中存有侥幸心理而产生的检查不到位的现象。
        3.3做好电梯安全隐患排查
        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对电梯安全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检验、合格证张贴、电梯安全注意事项、维保和人员持证情况等,排查工作覆盖所有地区、所有电梯使用单位,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留尾巴,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把电梯安全管理规范、规程、规定贯彻始终,把电梯安全工作责任和追责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3.4从检验方法入手,保障电梯运行效率
        主要从目测检测、导轨无损检测、噪声监测、加速度检测四个方面入手,保障电梯的运行效率。第一,目测检测。所谓目测检测检验方法,是指检验人员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然后,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通过目测检测方法,对影响电梯稳定运行的因素展开分析;第二,噪声监测。所谓噪声检验检测方法,是指运用科学的检验方法,对电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噪声进行检验。检测噪声的传感器需要安装在离地面1.5米的高度上,可以通过多点位噪声检测的方式,对电梯展开检验检测工作;第三,加速度监测。一般情况下,电梯运行速度的检测,都是以启动、制动和振动三个阶段为主,同时,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还会出现振动加速度和水平运行加速现象交替出现,不同轨道上电梯的运行频率也不同。基于此,在电梯运行期间,可以通过位移微分方式,对电梯的运行加速度进行检测。
        结语
        综上所述,电梯检验工作潜藏着多方面的风险因素,只有基于对具体检验对象及工作环境的了解和分析,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制定详尽的检验规划,并且做好检验人员的培训和现场组织管理,才能有效防范各类伤害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雪萌.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其预防措施[J].丝路视野,2018(31).
        [2]唐佳.浅谈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其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
        [3]郭锐凯.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分析及有效预防[J].中国设备工程,2018(11).
        [4]沈玉峰.电梯检测试验流程分析及改进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6):71.
        [5]翟太明.电梯检测中的电梯运行共振原因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9,(11):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