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2期   作者:韦春霞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规划越来越频繁,但规划设计人员在工作时并没有与时代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只注重提升规划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并未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鉴于此,文章先是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又分别探究了希望以人为本的具体原则和措施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为我国城乡规划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城乡规划设计;应用
         引言
         在现代化工作中,城乡规划设计相对重要,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融合,就能保障设计的整体质量水平提高,这也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从理论层面对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用研究分析,就能为解决实际的规划设计问题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1规划设计中应用的主要原则
         1.1坚持开放性
         规划设计实践操作过程中需坚持开放性这个基本原则,这是因为城乡的特点各不相同,包含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将乡村景观融入设计中坚持开放性,是保证不同艺术形式有效融合的基础,以确保最终呈现出来的规划设计效果更符合大众审美,紧随时代发展,遵循自然规律。这里需强调的是,在坚持开放性的同时应掌握好分寸,在利用乡村资源的过程中需适度开发,避免没有限制地运用乡村景观,在城市发展中兼顾乡村发展的利益,推动两者一体化进程。
         1.2坚持协调统一性
         乡村景观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除了生态自然环境以及独具特色的景观,还包含地貌、历史遗迹、经济文化等。规划设计中引入乡村景观,不仅要处理好这些关系,还要与城市景观科学融合。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方法,把所有要素进行协调,使地域性、自然生态性、历史文化性能够真正融入园林规划中,使得两个不同内容在设计中达到高度统一。
         1.3坚持因地制宜
         城乡规划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在原有的地形地貌与景观上进行改造,设计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破坏,同时对其加以有效利用。在原来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布局与科学设计,将乡村景观的地域性、自然性、文化性等与城市景观体现人文性的要求统一起来,从而降低二次破坏的发生率,保护乡村资源,促进园林设计整体效益的提升,实现经济、环境友好发展的目标。
         2城乡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措施
         要想推动以人为本理念与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的有效融合,不仅要严格遵守上述原则,还要采取具体的措施,以更好地提升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效果。
         2.1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化相结合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这期间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传统的规划设计方法也亟需进行改革和创新。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将以人为本理念充分、真正地融入城乡规划设计工作中,并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融合发展,使这两者之间进行有效的、良性的互动,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加快推动工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2.2低影响开发促进生产效率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不同于城市,前者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在乡村规划与建设工作中,应尊重当地业态,同时适当整合农业资源,提高乡村发展经济效益,降低农业生产中不必要的损耗,通过提高乡村资源利用效率,将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料进行转换,将其作为下游产业的原料。如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部分废料,可以转换为乡村畜牧业原料,如畜牧业产生的粪便,通过专业设备进行处理,将其作为肥料,促进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循环,从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资源有效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乡村整体经济效益。


         2.3促进城乡之间的协同发展
         近年来,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和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是非常不同的,这将导致一系列的社会矛盾,这是不利于城乡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的概念。因此,如果你想更好地反映城乡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的概念,您需要促进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不断满足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多样化的需求,促进资源之间的交换,从而达到最优的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资源分配,降低农村工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村人口收入水平,有利于缓解城乡发展差距,重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等。同时,农村人口的趋势逐渐转移到城市地区,它还从农村向城市化驱动转变,这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产业持续升级,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后,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取决于市场的协调作用,适当的市场协调机制是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可以注入各种社会资本在农村发展,通过吸收资本,可以促进农村基本建设、升级的医疗,教育,等等,为城乡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城乡一体化。
         2.4城镇化建设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
         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城镇化建设与城乡规划设计行业也不例外。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将规划设计工作与信息化技术进行紧密的结合,积极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设网络城市、数字城市等。城镇化建设和信息技术进行结合,不仅能进一步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联系,实现城乡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还能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差距.
         2.5设计文化体验活动
         每个地区的乡村都有自身的特点,文化景观的地域性比较明显,是重要的文化遗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乡村景观是乡村文化核心组成部分,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应引入乡村景观,保证其有良好的生存空间,同时促进城市自然风光优美,环境得到改善,推动区域乡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城市园林设计在近年来出现了思路不够开阔的问题,影响了设计综合水平,在这种形势下应用乡村景观,为城乡规划设计提供新思路,也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这种规划设计理念已经是城乡发展的主要方向。实际设计应因地制宜,在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元素。乡村建筑有其独特风格,规划设计时可在道路两旁空出地方,做好乡村房屋建设,也可在紧挨着道路的地方设置农田,让城市居民感受农耕文化,为其创造亲身体验的机会,比如建设采摘园,组织耕种、挖野菜等;建设农家乐,品尝地道乡村佳肴,利用获取的食材做饭。规划设计中可包含民俗,让人们全方位感受乡村景观,多层次体验乡村文化。
         结语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要能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分析,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科学的理念,对城乡规划设计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比较显著。未来的城乡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成为主流的趋势,希望通过对城乡规划设计的研究和分析,对实际的运营和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促进规划设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商丽娜.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意义[J].现代园艺,2018(08):74.
         [2]缪恺.基于生态理念的城乡规划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11):117~118.
         [3]谢小舟.漫谈土地规划设计与城乡综合改造[J].科学中国人,2017(12):210.
         [4]程玉.绘制城乡发展新蓝图———访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晓艳[J].经济视角,2017(01).
         [5]沈永伟,叶龙.小议城乡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与管理[J].民营科技,2018(06).
         [6]周海彬,任玉洁,孙薇卿.论城市规划中可持续发展语境下的“以人为本”[J].建筑与文化,2019(11):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