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往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括施工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员工流动性大等特点,因此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难度是非常大的,既要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还要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社会效益。在本文中,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工作意义进行分析,总结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对策;
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对于建设项目有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通过有效的现场管理,保证施工有序、科学的开展,根据项目特点及需求,与建设项目的方案设计相结合,避免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而导致的成本增加;(2)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与规范管理,避免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提高建设项目经济效益;(3)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还能够营造一个和谐的施工氛围,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施工效率的提升,保证施工管理目标的实现;(4)通过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材料与机械管理水平较低
建筑工程项目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用到多种类型的材料与设备,但是大多数施工单位在现场施工中缺乏对材料的有序管理,未进行分类堆放,导致不同类型、型号的材料混为一谈,影响施工中获取材料的便利性,甚至还会出现材料类型使用出错的问题。另外,对于某些材料未做好保护,导致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损失,例如未对水泥采取防潮处理,导致水泥接触水分而硬化,无法再次使用。再例如暴露在室外未进行有效覆盖和底部垫高排水的钢筋,尤其是遇到停工时间较长等问题时,长期风吹雨淋后受到锈蚀,轻则需要除锈耗费大量人工,重则不能投入使用,直接报废处理。同时,有些建筑工程施工辅助材料,包括脚手架、模板等在拆除之后随意堆放,乱丢乱扔,导致施工辅助材料受到损害,无法用于重复使用,增加了维护成本。对于施工器械而言,未进行有效的维护与保养,导致施工机械的工作效率与寿命都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增加了施工成本。
2.2 缺乏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最为基础的管理工作就是质量问题,但是施工现场经常会出现质量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放样、标高等基础施工内容出现误差,影响后续的施工。或者对于混凝土结构施工,缺乏严格质量管理措施,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影响构件的安全性与美观性。另外有些施工内容需要进行抽样送检,但是在抽样与检测中,缺乏科学性,导致检测项目出现遗漏,或者检测结果不准确等问题。
2.3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足
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而施工现场的人员流动又非常大,若是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缺少安全防护装备,施工中缺少安全管理措施,就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3.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前必须不断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完善各项管理规划,以项目的条件及建筑特点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其中主要分为:分配员工、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的管理。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严格检查施工现场,确保其结果的科学性及准确性,以便制定调整方案。此外,管理人员必须熟知工程详情,做好工期安排,同时还要进行技术交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组织规划工作,做好风险防范。
3.2 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
控制成本应以工期与工程质量为前提,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组织方案、施工技术及管理方法将成本控制到最低,实现对资源和材料的最大利用率。控制成本中,可以主要从材料、人工、管理三方面开展管控。材料管理方面是从材料使用量对其控制,在建筑企业施工中降低材料损耗,合理使用建筑材料,避免浪费的问题。
人工费管理方面,施工企业必须仔细核算工程量,依据市场劳动力价格及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状况科学控制。在施工中,企业控制人工费主要体现在及时安排与督导施工计划及施工任务。管理费指的是企业在施工经营中的总花费,由工人工资及其他费用构成。然而管理费并不是实体消耗费用,却是体现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对管理中涉及的人工、办公用品的使用、消耗、设备保养等工作给予重视,加强对其管理。
4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对策
4.1 完善现场管理制度
完善施工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是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进行分区,将不同部位的施工现场分配到具体岗位与工作人员。
(2)完善检查制度:检查制度包括日常自查与定期上级检测,在现场检查制度中,要明确不同的检查方法、检查人员、检查标准等,并且每次检查结果都对外公开。提高施工现场检查的重要性认识,将检查结果与现场管理人员的绩效挂钩,实行奖惩制度。
(3)完善奖惩制度:奖惩制度是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在施工现场的奖惩制度中,要融入经济制度,明确奖励与惩罚方案与标准,对完善按照要求进行管理的人员及服从管理的施工人员进行奖励,而对于管理不足或者违反现场管理制度的人员采取惩罚制度。
(4)健全专业管理制度: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内容非常多,有着较强综合性,为此就需要开展专业性管理,包括安全、环保及质量等多方面的管理。
4.2 加强施工现场材料与机械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虽然所涉及材料种类非常多,但是管理难度不大,材料按照现场需求依次进场,进行分类堆放,并且做好防潮与防火工作,根据施工现场的进度状况掌握不同材料的需求量,保证现场材料的充足。由专门人员负责管理施工材料,结合进度情况调整材料供应计划。加强材料的储存管理,避免材料的浪费与损失,严防偷盗行为。对于施工机械,要加强日常的保养维护,定期对机械进行保养与检修,从而延长施工机械的使用寿命,提高机械施工效率。另外,还需要加强操作人员的专业性,保证操作规范性。
4.3 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为此必须要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加强施工指导,做好现场监督管理,以国家及行业施工规范为标准,做好施工现场的三项检查工作,即班组内部自检、专项工程检查与联合检查,对检查结果如实记录,在保证本道工序施工质量合格之后才能开始下一道施工。另外,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定期开展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施工工艺,优化各个施工环节。
4.4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
虽然对于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是通过新闻报道经常还是可以看到施工中的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为此在施工中加强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以下几点入手:(1)施工之前对所有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通过考核之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2)保证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都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措施,施工中严禁拆除;(3)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不仅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施工安全隐患。
5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竞争愈发激烈,而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提高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规范施工现场,保证施工质量与进度,降低施工成本,保障所有员工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绍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9):205.
[2]邹瑜,程霞.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科学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4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