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曝气生物滤池设计要点展开分析,内容包括了明确设计参数、合理选择池型、滤板、滤梁设计、滤头与开孔率设计、承托层和滤头防堵设计、压缩空气系统设计等,通过研究施工材料质量问题、施工技术选择问题、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等,其目的在于提高曝气生物滤池设计水平,降低施工问题发生几率,提高生物滤池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开孔率;设计参数;压缩空气系统
曝气生物滤池充分借鉴了污水处理接触氧化法和给水快滤池的设计思路, 集曝气、高滤速、截留悬浮物、定期反冲洗等特点于一体。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容积负荷高、占地小、无需污泥回流、不存在污泥膨胀、运行成本较低, 出水水质好等优点, 在我国的城市污水和部分行业的工业废水的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但是其池体结构较复杂, 设备较多, 自动化程度较高, 要求的建造质量及运行管理水平也较高。做好相应的设计和施工问题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污水处理效率有着积极地意义。
1曝气生物滤池设计要点分析
1.1明确设计参数
在对生物滤池展开设计时,首要任务便是明确相关的设计参数,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所需要明确的设计参数如下:第一,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这是影响生物滤池分格、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流入污水的有机物含量越丰富,或出水水质要求越高,所需要的处理规模也越大。第二,容积负荷,即单位时间内能够清除掉的污染物总量,目前搭配曝气生物滤池的技术还有硝化脱磷、硝化脱氮等工艺,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弥补池内容积的不足。第三,水力负荷,即污水流速,一般需要控制在3-6m3/(m2·h)。第四,去除率要求,通常情况下,COD去除率> 90%,BOD5去除率> 90%,NH3-N去除率>90%。SS去除率> 90%等,水体pH值趋近于中性。
1.2合理选择池型
为了保证反冲洗效果,单池面积不宜太大(≤100m2),平面上通常采用矩形,单侧配水配气,纵横向长度比为(1∶ 1. 2)~(1∶ 1. 5),纵向(短边)长≤8m并应在横向(长边)前端沿全长设配水配气室。进水孔位于滤池底板面上,进气孔顶应与滤板底持平或稍低,孔径(50~ 80 mm)不宜过大。在实际设计中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并且在设计中还需要做好平衡孔结构的搭配工作,从而提高结构设计的有效性。
1.3滤板、滤梁设计
在曝气生物滤池的设计过程中,滤板和滤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设计环节中,其基本的设计要求和普通的给水V型滤池保持一致,并且在设计过程中,除了确保结构纵向强度满足要求外,也需要横向刚度进行设计,从而起到平衡滤板结构平衡力的作用。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多选择预制件的方式来完成施工,因此在设计阶段,需要细化各项参数指标,以确保结构成型后的可用性,延长滤板或滤梁结构的使用寿命。
1.4滤头与开孔率设计
为了稳定整个反应过程,确保反应的充分进行,一般情况下,都会使用小阻力配水系统作为污水运输途径。进入到生物滤池中的生活污水,虽然已经在前期进行了预处理,但是其中依旧含有较多的悬浮物,如塑料薄膜、食物残渣等,部分悬浮物直径相对较大,对此也需要适当增加滤头间隙,例如可以过滤孔直径较以往过滤膜直径大1.5mm到3.0mm,同时对于配气孔进行适当加宽处理,使其可以更好地与滤板底部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系统运行过程的可靠性。
1.5承托层和滤头防堵设计
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在承托层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好滤头间隙大小的处理工作,而且对于配水情况也需要保持均匀,从综合效益来考虑,可以适当简化砾石承托层,厚度控制在在150mm以内,匹配相应规格的滤料,以此来提高承托层结构的稳定性。之前已经提到过,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相对较多的,很容易堵塞滤头,而且在清洗方面也具备较大难度。在防堵设计中,增加了逆向冲洗滤头,这样可以将堵在滤头处的堵塞物冲走,以此来达到清堵的目的[1]。
1.6压缩空气系统设计
生活污水进入到曝气生物滤池后,会经过富氧、有氧、无氧三个阶段,从而实现水体内污染物的清除。为确保空气供给的及时性和充足性,需要设计压缩空气系统,根据系统所需,将指定量的空气压缩到生物滤池中。由于压缩空气系统同时对接的管道接头数量较多,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时,非常重要的内容便是做好连接处密封设计,以此来提高空压机工作环境的可靠性,延长空压机的使用寿命[2]。
2曝气生物滤池常见施工问题及应对措施
2.1施工材料质量问题
在曝气生物滤池施工阶段,所面临的直属问题便是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受到管理因素、施工成本因素等内容影响,有时会出现施工材料不合规、材料混用等问题,从而影响到曝气生物滤池的施工质量[3]。针对此类情况,可以依托于精细化管理模式和出入库管理,对于施工材料参数进行严格管控,并且在材料进场前,也需要做好质量验收工作,避免不合规材料混入的情况。另外,对于在作业现场长时间未使用的材料,在使用前还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校验,确定没有变质后再进行使用,以确保施工活动的顺利推进。
2.2施工技术选择问题
在曝气生物滤池不同的施工阶段,所使用到的施工技术也存在着不同,如滤板、滤梁所采用装配式施工工艺,而生物滤池浇筑期间,则会使用现浇施工技术进行操作等。如果中途存在施工技术筛选不合规,或施工工序错误的情况,那么也将降低滤池的施工质量[4]。针对此类情况,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对于施工技术的应用工序、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标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评估选择最恰当的施工技术,提高所选内容的合规性。同时对于施工技术的应用工序进行分析,明确每个环节应用时需要注意的相关内容,及时拟定合理可靠的管理措施,进而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2.3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在曝气生物滤池施工阶段经常遇到施工质量问题,包括管道密封性较差、混凝土裂缝病害、结构耐久性不足等。在对该问题进行解决时,主要的方法便是做好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推广工作,将整个工程项目的推进流程进行梳理,将生物滤池施工流程划分为若干个施工管理部分,并且对于每一个施工阶段需要注意的质量管理要点、施工质量问题应急处理、预防措施等内容在前期做好明示工作,并且在完成阶段性施工后及时展开质量验收工作,返工不合规部位,待完全合规后再进行下一环节施工,以此来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曝气生物滤池作为污水处理厂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均需要注意非常多的应用内容。针对曝气生物滤池中的设计要点进行细致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来做好施工阶段的应用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发挥生物滤池作用,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另一方面,对于涉及系统使用寿命的延长,也有着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栾敬帅,黄申斌,张欣.生物滤池在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应用[J].净水技术,2020,39(06):27-31+66.
[2]龚贵辉,骆真荣,李国海.刍议曝气生物滤池在电厂水深度处理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9,15(04):77+79.
[3]刘颖.曝气生物滤池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技术应用[J].硅谷,2019,7(09):106-107.
[4]詹文敏,程寒飞,陈祥宏,刘通.曝气生物滤池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8(04):70-73.
[5]黄宇萍.曝气生物滤池设计与施工的若干问题[J].中国给水排水,2018(08):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