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据中心的能源系统作为能源系统的典型形态,其也与能源系统的未来业态——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相辅相成。如此,数据中心能源系统的提质增效,也可以用能源互联网的方法论及视域去阐述和优化,旨在使数据中心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基于此,以下对电力市场环境下能源互联网发展现状与展望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市场环境;能源互联网;发展现状;展望
引言
将新能源与能源互联网融合发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基于高比例清洁能源,形成以电为核心,冷、热、气等多种能源横向互补,以及能源产业链、能源交易市场等纵向耦合的新兴能源生态,营造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环境,一方面可解决新能源的不匹配难题,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能源的生产方式、供应体系和发展模式,是推动能源革命和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举措。
1电力市场与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关系
电力市场可以促进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为能源互联网项目提供市场环境,有利于实现“三型两网”的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的发展目标。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不仅能促进发电侧的竞争,更能促进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和综合能源等能源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打通发电侧与需求侧的能源流和数据流,有利于电网企业充分发挥自身枢纽属性。其次,电网企业可以通过搭建分布式电能交易平台、灵活负荷聚合平台和综合能源平台等能源互联网业务平台,为需求侧响应、分布式电能交易、综合能源等业务提供盈利空间,打通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之间的壁垒,有利于电网企业充分发挥自身平台型的属性。最后,电力市场有助于电网企业整合各类能源业务数据,发挥共享型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能源互联网建设,促进相关能源互联网业务的发展。
2电力市场环境下能源互联网发展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建设中能源消耗量巨大,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对资源、能源的保护,造成能源大量消耗甚至是浪费,能源紧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也是制约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问题。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当下,电力资源紧缺问题得到明显缓解,保障了工农业以及居民等用电的基本需求,但新能源与传统电力在性质和应用上有很大的区别,加之电力行业逐渐市场化运作,这样就对电力企业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电力行业长期垄断经营,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根深蒂固,对电力企业的市场开拓造成严重影响,具体表现为管理者对营销活动的认知存在不足,营销活动的开展缺乏主动性,对未来的营销方向不够明确,营销规划不够深入和科学,营销体系不够完善,业务办理流程繁琐复杂,营销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等,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电力企业市场开拓,也不利于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电力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电力企业应立足于企业发展格局,加强对客户的用电需求分析,创新电力营销模式,提升供电服务质量,为电力企业在新能源发展背景下创造更好的运营环境。
3电力市场环境下能源互联网展望
3.1做好故障管控
在故障管控工作中,为了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可以选择一个更加简单以及更加典型的控制策略。比如说,在开展故障检测工作之后,可以对电压会发生的故障情况进行排除,帮助电力系统进行有功功率恢复,保证新能源向电能有效转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无功功率控制策略也变的越来越多,在很多时候,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在对光伏电源以及风扇控制时,尤其是对风扇直接驱动对风能创造时候,情况其实没有多少差别。用来对故障发生概率控制的电子电力设备比较多,保证了电能向安全的电能转化。因此,只有对电力设备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合理应用,才能保证新能源转化过程的安全性。
3.2可再生电力能源市场竞争力的强化
在市场中,虽然传统能源发电会以稳定性和供电质量暂时保持优势,但是可再生电力能源的竞争力将会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强,直到彻底代替传统的火力发电。为此电力公司应当加快发展自身的新能源业务营销,快速地抢占市场份额,强化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例如:近年来,部分供电企业推出的零限电新能源业务,利用当地的大型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厂,实现了整月的“0限电”,打破了甬道载荷限制,并结合智慧营销,深入优化了自身的新能源市场竞争力。
3.3增强系统稳定性
传统的电力资源来源于燃煤应用发电,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而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将不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废气,避免对空气的污染,对保护自然环境是有利的。当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新能源较多的是对太阳能的广泛应用,但是太阳能电池具有较低的转化效率,价格相对比较昂贵,系统缺乏稳定性,却无法在各个领域大规模地推广应用。基于这个原因,研究人员将更多的研究经费投入在太阳能的材料、电子光生伏打等方面,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率,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3.4提高现代科技的应用水平
由于电能输送线路和需求端的问题,导致电力输送质量和供电稳定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给电力营销活动的开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相关线路的技术改造,及时更换老旧设备和不合格线路,实现对电网流向以及流量的高效分配管理,有效降低供电损耗和减少供电故障,从而提高电力输送质量和供电稳定性,为电力营销活动的正常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营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应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构建客户、配电、输送、营销一体化的管理平台,通过对用电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为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保障各项营销活动有效开展。
4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应用上要注重技术的发展,保证技术的应用可行性。对于新能源发电的发展趋势,首先要重视科学发展,优化系统结构,提高技术水平。要从环境保护、技术可靠、成本三个方面考虑,为实践应用打下基础,还要注重实践技术的选用,拓宽发电技术的应用工作范围,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其次要把控电力系统中对于新能源发电的应用过程,对于应用中的设计、建设、维护都做出精细化的管理,保证新能源发电技术可以得到有效应用。精细化管理可以降低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风险,提升应用效果,同时在精细化管理下需要发展信息化,提升发电效率,减少工作损耗。最后则要针对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积极研发解决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弊端措施或方法,提高发电效率,使新能源发电能够成为发电主力,改变当前的发电构成,促进绿色发电思想的落实,也让技术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新能源是现代社会中的主要发展趋势,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要从高效、质量、绿色三个方面做出考虑,促进新能源发电的有效运用。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发展要重视新能源电力技术的应用,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难题,并且根据实际的地理情况做出合理的选用,以此来保证可持续发展,也提高电力系统的配电功效,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在实际的应用中,作为新能源技术,要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应用其优点,解决其中的不足,从而使新能源发电可以逐步代替火力发电等传统发电方式,对于解决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海峰.能源互联网背景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初探[J].门窗,2019(24):262.
[2]张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潜力评估模型研究及应用[J].全国流通经济,2019(35):136-137.
[3]康浴宇.综合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简述[J].数字通信世界,2019(11):137.
[4].城市能源互联网[J].电力工程技术,2019,38(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