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探究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8期   作者:方三然
[导读] 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建筑工程施工涉及诸多关键的施工技术
        摘要: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建筑工程施工涉及诸多关键的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内容。为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要正确使用建筑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并采取有效策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本文浅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关键技术,探究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以期为建筑工程施工和施工现场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前言: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要正确使用施工关键技术,有效保障地基质量,避免局部地面出现沉降,避免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同时,要立足于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积极探究有效策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全面、系统管理,并与施工人员加强沟通,有效增强施工现场管理效果,实现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有效保障。
一、建筑工程施工关键技术
1、地基施工技术
        为防止建筑工程地基出现沉降问题,要重点加强对如下施工操作的落实:基于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真空预压施工技术进行采用,并与砂井、砂垫层、塑料排水板相结合,对建筑工程地基实施有效的加固处理[1]。据此促进地基增强其承载能力。另外,要通过换填技术,促进地基增强稳定性。
2、土方施工技术
        在开挖土方之前,要做好测量定位,并实施抄平放线,并对控制点进行合理设置,将开槽支撑作为依托,并秉承先撑后挖的原则,对土方实施分层开挖,严格避免超挖。在开挖浅基坑的过程中,要在基层边缘对土方和建材进行堆置,并与基坑上部相应的边缘保持2m以上的距离,将堆置高度控制在1.5m以下。在开挖5米及以上的深基坑时,要采用放坡挖土方案、逆作法挖土或者盆式挖土方案,对土方进行回填,要对土料质量以及土料含水量进行严格控制[2]。
3、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技术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对模板内存在的泥土、垃圾以及钢筋上存在的油污进行清理,并对钢筋相应的塑料垫块以及水泥砂浆垫块进行检查,确保垫块垫好。若气候条件恶劣,要避免浇筑混凝土。若已经开始浇筑混凝土,要立即停止浇筑施工,并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实施有效保温。要通过分层浇筑方式,并结合振捣,实施混凝土施工,对上一层混凝土进行振捣,要插入下层混凝土5cm,要将上下层存在的接隙有效消除[3]。浇筑混凝土后,要立即对之进行养护。要在12小时内,对已浇筑混凝土进行覆盖,并浇水。要对浇水次数进行合理控制,确保混凝土保持良好的湿润状态,要对之实施超过7天的养护。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1、对施工现场管理组织规划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要对施工现场管理组织规划进行科学设置,据此保障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

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各项实际情况进行明确和深入分析,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状况、环境条件以及气候条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定施工方案,并提前对施工管理各项工作进行具体规划,要对施工现场实施科学的精细化管理,并对施工管理组织的具体方案进行设定,对施工现场管理内容进行细化。同时,要对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据此科学指导施工现场管理。要对“三检制”进行科学制定和有效落实,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有效保证;要细化施工现场管理目标,并将施工现场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设置配套的奖惩制度,避免对施工管理责任的相互推诿,将管理死角有效消除,增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实际效果。
2、对施工现场管理形式进行调整
        要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手段。要对信息化手段进行引进,据此增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实际效果。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施工现场相应的管理体系进行构建,从信息数据的层面为施工现场管理提供支持,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及时有效的现场管理。要通过物联网技术对施工现场的各项设备进行管理,避免设备丢失。要针对物资管理构建相应的信息系统,通过扫描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对物资实施出入库管理,提升物资管理效率。要通过BIM软件,对建筑工程施工实施有效的全过程管理。
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管理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管理,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要提前对施工质量设置具体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内容,并构建施工质量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各项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并对关键施工项目以及隐蔽工程进行重点质检,及时发现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并责令施工人员返工整改。要严格清点施工设备和入场材料的数量,并对其性能进行质检,禁止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材料入场。在使用各项施工物资前,要做好质检工作,严禁使用性能降低,甚至失效的施工材料,禁止使用存在故障的施工设备进行施工。只有对一道施工项目进行质检,并完成验收签字后,才能对下一工序开展施工。二,要加强对施工工期的严格管理。要提前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合理制定,并据此对施工工期进行管控。要对施工进度计划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对月度施工任务和施工周计划进行设置,每周召开会议对施工情况进行报告总结。提前对节假日、农忙季节以及雨季等进行协调,科学协调施工工序,避免施工工期出现延长。要定期将施工实际情况与施工工期计划进行对照,及时发现施工工期滞后的情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施工进度进行加快。三,要加强对施工安全的重点管理。要专门安排施工安全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要通过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督促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设备。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进行定期检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结语
        综上所述,要正确使用地基施工技术、土方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技术等施工关键技术,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同时,要通过对施工现场管理组织规划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对施工现场管理形式进行调整、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管理等策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实现对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华实. 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探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12):2193.
[2]匡光武. 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探究[J]. 建筑·建材·装饰, 2018, 000(020):43.
[3]俞建莉. 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探究[J]. 四川水泥, 2018, 000(001):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