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中的巷道掘进及支护探究》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8期   作者:黄孝斌 黄天民 李玉磊
[导读] 新时代,我国科研力量日益壮大,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突破和进步

        摘要:新时代,我国科研力量日益壮大,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突破和进步。钢铁冶炼需要消耗大量铁矿,使得铁矿开采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在开采过程中,巷道掘进和支护技术的应用往往不合理,同时采矿工程技术创新不足,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矿产开采需求。因此,本文以铁矿开采为基础,深入研究采矿工程中应用的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采矿工程;巷道;掘进;支护
引言
        目前煤矿巷道掘进支护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煤矿巷道掘进工作开展中,最常见的是传统锚喷网联合,然而矿井在掘进过程中有着很大的难度,其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地质构造环境比较复杂,加之上覆岩层和周围采空区的压力影响,对掘进巷道施工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我国目前在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和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其及时分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保证项目施工的安全性,让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出现事故的可能性越来越低,通过这些有效措施的实施,可以确保煤矿顶板支护的安全进行。
一、煤矿巷道掘进阶段支护技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1.地质条件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煤矿开采已经逐渐进行到了深井的开采阶段,目前根据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矿井的煤炭埋深已经超过了千米。但是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就是给矿井内部的地质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内部环境如今已经变得十分的恶劣,导致煤矿巷道掘进支护技术在使用阶段遇到了很大的瓶颈。
2.煤矿巷道断面所存在的影响
        传统模式下巷道的形状是拱形的,所以煤炭在传输过程中受到传统拱形状的影响其输送量变得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无法得到满足。同时,对于煤矿巷道而言,传统模式的应用会导致其使用效率大打折扣,并对煤矿内部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如果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矿难将会给矿工的作业人员的家庭带来很大的危害,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另外由于传统煤矿巷道的断面比较小,所以很多大型的设备都无法进行井下进行正常的作业,这对生产效率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3.煤矿巷道数量较小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还需要对煤炭运输和矿井通风功能给予高度重视,然而因为煤矿巷道数量较小并且也十分显著地表现出单一性,这对煤矿巷道正常施工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对煤矿安全生产及矿业作业人员的生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煤矿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系统性的措施,以此来确保煤矿回采巷道施工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实际上,在煤矿巷道的设计上要足够科学合理,但是不应该仅仅追求煤矿巷道数量还应该注重煤矿巷道质量效果,以此让煤矿巷道正常发挥出来其运输煤炭和矿井通风功能。
二、煤矿巷道掘进支护技术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的保障监督系统
        完善后的支护监控程序能够更为有效的掌控围岩的发展情况,参数的创建,运动的规则、支撑措施的真实成效。所以,非常有必要提升对于支持程序的监管,充分的了解精准的监控讯息。经过对于监控支持程序的应用,程序能够更好的运转。针对监控的讯息进行解析不但能够随时了解巷道支撑的真实状况,还能够了解四周围岩的实际情况与预测,以便于找到潜存的不良状况并进行快速的解决,不断改良支护监控程序。其还能够给日后的支持活动带来关键性的实践基础。从而将其运用到支持措施的规划中。


2.加强支护安全管理
        如果想对巷道掘进支撑工艺进行提升,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提升有关工作者对于煤矿掘进支撑安全管理活动的重视程度,提升有关的治理规章,把职责分配到具体的个人头上,需要在所有部门均安排好有关的技术治理工作人员与技术讲解的工作人员。公司需要创建并完善有关的用人规范和各类有关的准则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奖罚规则,确保有关的治理活动可以更好的开展。另外,在煤矿展开实际采掘活动以前,需要强化对于矿井地质条件和矿井压力的检测活动,采用有关的知识创建模型、把握地质变动的规则与矿井压力的真实规则,规划并创建合理牢靠的巷道支撑方案。针对矿井中的支撑设施,必须选取达标的建材,严格的根据步骤进行组装,同时实施周期性的检测,随时替换掉失去功效的支撑设施。另外,还需要针对有关的施工人员实施专业性的训练,然后实施周期性的考察,保证相关工作者具有充分的工作能力,增强支撑工作的安全程度。
3.合理应用前探梁和液压支柱
        在煤矿采掘期间进行的掘进支撑作业中,能够对前探梁进行适度的应用。因为以往采用的前探梁不具备较好的稳固性,另外人们对于其注重程度也不高,在现实的运用过程中并没有对其实施加固工作,所以在施工期间应该进行适度的加固,保证前探梁能够施展出自身最大的价值。第一就是需要明确前探梁的具体方位,然后进行距离的调整,保证其安置方位的科学合理性。通常都是把前探梁安置在0.4米的地方。另外在安置前探梁以前,必须针对工作环境实施监察与量测,充分的解析所辐射到的一切信息数据,保证施工的精准程度,同时还需要将巷道中的所有杂物都清除掉。在对前探梁进行安置期间,必须重视相关装备的加固工作。针对煤矿掘进的支撑工作来说,顶梁的安置模式会对掘进支护整体的品质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顶梁的安置都是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来进行,同时还需要确保顶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以往运用的支撑工艺对比,更适合现代化施工的就是单体液压支柱方式。在对支护工作进行布控期间,需要把支柱间的距离调整在1.5米左右,还需要确保支柱和顶梁保持垂直。如果出现了紧急状况,必须首先对顶梁进行布控,然后进行钢筋网的安置,这样做对支护的布控会更加有利。
4.提高管棚位置
        在对工作室内的工作成效进行提升时,可以选用适合的管棚工作室布控方位来实现预计的成效,只依赖于地址的选择则无法更好的达到预期的成效,必须经过对管棚空洞进行良好的设置,来实现加固选择工作室的目标。针对工作室地址的选取和加固作用,均需要按照围岩赋存情况来进行,同时综合施工的大概情况来进行加固工作。对管棚支撑工艺进行调控,针对各类材质的支撑材料,比如,木质材料、金属材料、混凝土材料会出现形变的情况,能够更好的减小其针对整体支撑的干扰强度,从而来确保良好的支撑效果。在对各类支撑材料进行选取时,需要充分了解所选材质的特点,来采取最为适宜的方式对其实施支撑保护,要做到物尽其用,以期实现最好的支撑成效。
5.锚杆固定长度
        锚杆固定的长短程度需要参照总长度实施锚固的施工,还需要对掘进巷道中的围岩离层和错动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采用良好的方式来限制其出现形变的情况。其中的预应力就是最为直接的干扰元素,锚杆支护的长短程度会对施工场地的实际支撑成效带来非常大的影响,针对各个形式的锚杆预应力大小的设置,需要将矿井的现实施工情况和支撑标准当作参照根据。
结束语:
        生产实践证明,唯有如此,方可提高煤矿巷道掘进作业的高效稳定,为社会生产提供有力后盾。
参考文献
[1] 夏永忠. 采矿工程巷道掘进及支护的应用探究[J]. 低碳世界, 2017, 000(033): 40-41.
[2] 胡国宏. 采矿工程巷道掘进及支护技术的应用探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 468(10): 136-138.
[3] 周佩军. 采矿工程巷道掘进技术与支护技术的探究分析[J]. 科技展望, 2017, 027(019): 47-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