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代发展提速、科技发展提速、市政工程也在提速,但市政工程如何在提速的过程中保质保量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剖析市政工程存在的问题则是解答这个问题的前提。由于市政工程在建设管理中存在问题,如档案缺少完整性、缺少严格规范的管理标准、监理单位不重视管理工作等。因此,必须有相对应的策略来应对,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对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1当前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档案缺少完整性
城镇化发展逐步加速,二孩政策也适时提出,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市政工程建设负担加重,在人口剧增、劳动力减少、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下,市政工程的工作就应该从方方面面严谨起来,首先是设计方案、进度过程等书面材料的管理。而像厦门这种城市化率较高的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任务繁重,档案管理更加应该严谨。厦门的常住人口达140多万并且在增加,市政工程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档案的存放是市政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包括工程项目的提出、设计、参与人员、工程进度、材料使用等。所以不能一味地注重按期完成,更应该重视工程建设档案的管理等细节问题。现在是法治社会,留下完整的档案以备不时之需是非常必要的[1]。
1.2缺少严格规范的管理标准
市政工程大到立交桥的修建,小到下水道的堵塞。但是由于大问题太大,小问题太小,不大不小的问题又难以引起关注,这就导致其管理工作缺少严格的规范。因此道路修建和建筑的设计,就要多注重其修建过程对城市的影响,如厦门市海沧区的道路改造,就要将管理落实到人,专人专项负责。对市政工程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流程,会造成大问题放大化、小问题忽略化、不大不小随便化。不规范的管理带来了很多低级且常见的问题,即包工头偷工减料、私自更改修建方案、工人为加快进度而忽略质量等问题,这种连锁式的问题应该引起各部门注意,寻找问题的源头,将市政工程管理规范化,减少此类问题的出现,以此来保证工程质量。
1.3监理单位不重视管理工作
工程重在实施过程,监理单位的工作看似并不重要,但由于现在工人的素质参差不齐,加上大工程耗资耗时,工程负责人无法面面俱到,这就需要监理单位发挥作用了。监理单位不仅要在工程的进度、质量、材料等方面发挥作用,还要在监管人力方面发挥较重要的作用,避免相关工作人员在工程中徇私舞弊[2]。
2应对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问题的策略
2.1完善建筑工程监管体制
要确保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就必须完善建筑工程的监管体制,目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较多,无论是图纸文件审查还是工程现场监督都比较松散,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规定。而现在市政工程的建设监督从工程开始到工程结束都是只由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来负责,这样导致监督的主观性较强,做不到全方位的监管,并且这种管理有失科学性和公平性。对此,我认为应该在施工过程中将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个人,如将交通建设中的每个路段,或者是每个项目的管理分开,而建筑工程建设更应该如此。明确每个人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而且一两个人负责工程的整个监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但在不增加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其他监管领导可以不定时地查看工程的具体进度、质量是否合格,工作人员是否都坚守岗位等。
2.2健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始终是工程建设的第一要义,在厦门城市化率较高的地方,既对工程质量有要求,又对工程建设速度有要求,而且工程附近人流量大、安全隐患多。
但目前行业安全管理中,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不规范。在机械操作、高危工作等容易发生危险的环节更应该做到规范化管理,要对工程机械使用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降低工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要关注工程实施过程中无关人员的安全,做好工程的隔离设施,避免高空落物砸伤路人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路面施工时要将提示牌做得醒目,并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要求,避免在路面施工时造成交通事故[3]。
2.3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人才培养两极分化问题严重,高层人才的文化素质、学历修养要求过高,而对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基本没要求。这就导致工人只负责自己会的部分,没有一个对工程的整体认识。因此,建筑工程人才培养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培养方案。很多建筑工程的管理人才只擅长管理,但对建筑工程知之甚少,从而提出一些不合工程实施实际的管理办法。管理人员是整个工程的灵魂人物,对其要进行重点培养,才能使整个工程的实施更加顺利。
2.4制定适当的工程目标,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市政工程之所以要大力发展,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市政工程则更需要一个明确的工程目标和合理的管理机构。工程目标具体包括预期效果、完成日期,实际实施过程的细节要求,安全系数要求等工程相关的理想目标。而管理机构则更是要越具体越好,如图文的管理、施工审批的管理、工程监理的管理等此类专门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机构的健全将使工程的完成度更高,效率更高,安全系数等也更高,这对整个工程的益处数不胜数[4]。
2.5强调工程质量和资料管理工作
市政工程的建设中,工程进度已经成为一个硬性指标,这就导致工程质量和资料管理不受重视。但工程质量得到保证,这个工程的完成才有意义。市政工程的建设本来就是为了服务于人民,如果因为质量问题造成扰民或者给民众带来其他不必要的麻烦,反而让工程的建设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不利因素,得不偿失。资料管理工作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做到专人专项,尽管一个人可能要管理多个项目的资料,但也要做到分开管理、不混淆。随着互联网等高科技在资料管理方面的运用,管理人员只需要将项目资料分类录入设备,就能将其管理的井井有条。
2.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培训机制,针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技术和安全意识进行教育指导,让员工明白安全的重要性,从保护自身安全到加强工程安全质量两方面进行深化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并给完成培训的员工上岗证,让员工持证上岗,从施工人员方面加强工程安全建设的实效性。
2.7强化现场环境的安全管理
强化市政工程的现场环境安全管理,因为市政工程的复杂程度较大,因此要加强环境的科学监督管理,建立监察部门,通过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过程、消防通道、施工人员保护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安全监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通过勘察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施工图纸设计,强化对施工现场环境安全管理的实际效果[5]。
结束语
市政工程管理要加强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通过制度约束施工人员行为,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培养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下,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前期的设计和分析,分析工程的可行性,减少对周围人群生活的影响。加强内部的安全组织建设,通过动态巡查的方式,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进行大数据分析,提升监察的实效性,保障市政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祁建.浅谈市政施工管理要点[J].智能城市,2020,6(10):94-95.
[2]张华.市政工程施工的管理与分析[J].居舍,2020(15):163.
[3]杨大雨,林旭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J].农家参谋,2020(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