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民经济快速推动下,建筑相关行业迅速崛起,有效提升了人们生活质量和品质,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桩基施工作为关键性技术,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桩基施工技术分析,其次分析了工民建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技术借鉴。
关键词:桩基工程;民建;施工技术
引言:工民建项目是我国社会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各项技术推动下,提升了工民建工程建设效果。因此,工民建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桩基技术的研究分析,相关施工人员需要牢牢把握桩基施工要点,充分发挥桩基技术在施工质量控制环节的重要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工民建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1.桩基施工技术分析
1.1施工准备
1.1.1桩基选择
桩基建设直接关乎到建筑物建设质量,在工民建工程中起到承受上部荷载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上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有效规避工程风险,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保证工程高质量完工建设。在桩基选择上需要结合工民建项目实际,相关设计人员需要深入实地进行勘察设计,掌握施工现场的一手资料数据,包括施工条件、施工设备、施工环境以及桩基类型等各方面因素,通过数据资料分析后制定设计方案,充分保障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实地勘察可将设计与实际施工偏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具体的桩基选择如下:
预制桩:预制桩的承载力较强,在工民建工程中是一种常用的挤土桩,能够保证自身的承载力水平。预制桩在力层松散的夹层中适应力较强,施工操作程序简单,可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进度,并且成本较低,在工民建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
灌注桩:灌注桩常用于高层建筑工程中,承载力水平强,常应用到单打工艺和复打工艺,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桩基可以有效预防建筑物倾斜问题,提升建筑抗震效果,并对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控制,并在软弱地基建筑物中起到重要支护作用,为后续施工建设夯实基础。
1.1.2明确施工流程
在工民建项目施工中实施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进行,相关人员需要做好施工场地的平整工作,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度,放线人员需要明确定位放线位置,确定好位置后对桩基的垂直度进行检验,并做好孔径内部清理工作,重视桩基钢筋笼和桩身养护工作,保证桩基施工工艺高效实施。
为保证工民建项目建设质量,桩基施工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施工作业顺序,按照从两边向中间施工的模式开展作业,提高排桩的整齐度,进一步保证工程质量,对于群装排桩时,按照从中间向两边的施工方式开展作业。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尽量避开建筑物,减少施工变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1.1.3检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需要加强检查与核对,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整体考察,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天气等因素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制定相应的施工应急预案,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施工建设前,加强施工参与各方之间的沟通交流,保证桩基施工技术实施的有序性,同时要严格把控成本预算,有效实施
2、工民建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2.1施工技术
2.1.1挖孔桩施工技术
挖孔桩技术是工民建中常用的操作技术,这一环节通常采用人工挖掘和机械挖掘的方式,由于人工操作成本高、施工进度慢,工民建项目中普遍采用机械挖掘方式,从而更好保证施工质量,利用机械施工前,需要设计好挖掘深度,在护壁中安装钢筋笼,最后实施浇筑混凝土技术。
2.1.2护筒埋设施工技术
护筒埋设施工技术作为桩基施工环节中重要施工技术,在护筒材料选择上要保证材料钢板厚度在5cm左右,钻孔时要确保与护筒内径向符合,内径一般控制在20cm,埋设护筒过程中,将排水问题考虑在范围内,并合理设计溢水口,提高建筑工程排水性能,并结合实际施工环境进行调整。
2.1.3沉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应用沉灌注桩施工技术施工时,需要采用锤击振动的方式开孔,沉管选择上要保证直径在30cm~45cm左右,长度保持在18cm左右,确保粗土层与黏土层同时施工作业。另外,沉灌注桩长度应该控制在20cm,单桩的承载压力在1500kN。
2.1.4钢筋笼施工技术
钢筋笼施工技术作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在预制钢筋笼时,要严格控制型号、规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全面保障施工质量;在钢筋笼具体安装规程中,先将其安装在固定位置上,保持钢筋笼厚度在45cm,安装结束后,相关人员需要及时清理沉渣,将沉渣厚度控制在50cm以上,保障钢筋笼安装工作顺利进行。
2.2施工技术选择
2.2.1持力层判断
桩基工程在工民建项目应用中,与建筑的安全性密切相关,影响后续施工寿命,在桩基施工技术选择上,需要结合具体施工实际进行技术选择。充分考虑地形特征、水文地质,持层力作为桩基施工的关键技术,需要辨证的看待技术特性,尽可能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基础结构的分析,科学合理地设置持力层,通过提取有效的持力层参数进行效果分析,确保选取的桩基施工技术满足工民建项目要求。
2.2.2钻孔方式选择
在桩基工程施工中,钻孔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常用的钻孔方式为冲击钻和旋转钻,具体需要根据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尤其冲击钻在硬岩石工程中效果明显,利用其自身强大的作用力击碎岩石。
2.3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3.1施工准备
为最大化提升预制桩施工技术应用效果,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保证施工作业实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相关测量人员需要做好放线测量工作,准确实施预制桩位置,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提升整体的施工效果。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合理配置施工资源,促进工民建项目顺利进行。
2.3.2提升预制桩质量
加强对预制桩质量的把控,能够有效保证预制桩质量的合理性,同时对预制桩运输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尽量避免预制桩遭受损失,从而提升预制桩的保护效果,在预制桩进场前,采取抽样检验的方式对预制桩质量、强度、相关性能参数进行审查,确保满足工民建项目建设要求。
2.3.3确保打桩的规范性
在预制桩技术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打桩工序进行,加强对整体施工顺序的控制,切实将前期的规划设计落实在施工建设中。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提升预制桩打桩的重视程度,精确控制相关打桩设备,全面提升预制桩体承载力水平。
2.3.4合理控制施工进度
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桩基施工建设的监督管理,有效掌握施工工况以及施工人员的工作表现,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进度,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作业,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强化施工人员理论基础的同时提升个人专业素质,通过演练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将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摆在重要层面上,加强施工参与各方之间的有效沟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促进工民建项目高效开展。同时要严格控制原材料采购质量,加强对钢筋材料强度和硬度的检验,严格按照采购标准进行采购,加强对材料供应商资质的审查,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从根本上保证原材料质量,保障施工建设。
结论:综上所述,工民建中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有利于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提升桩基施工技术实施质量,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操作,加强对预制桩施工质量的控制,最大化提升建筑物的质量和施工效果,今后,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范胜利.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4):49-50.
[2]麦吾兰·阿力木江,李旭,毕晶峰.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8(0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