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施工建设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在建筑施工建设中,存在许多常见的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会对建筑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建设单位需要在建设过程中着重关注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分析,有效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技术;工程管理
1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征
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深基坑支护难度随着基坑深度的不断增加而增加,相应的危险系数也在不断扩大。通过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对基坑内部各岩层之间与建筑设施进行加固处理,增强基坑的承重效果,提高整体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②隐蔽性。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施工往往在建筑主体下部结构内,因此工作人员往往不能轻易发现其中的问题,这样不仅会对施工工作造成困难和阻碍,而且不利于整体建筑建设质量的提升。③综合性。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过程,其中包含各种类型的施工环节,各个环节之间具有各种各样的联系。
2目前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深基坑工程土样采集不规范
在进行整体的深基坑工程设计和规划之前,要对地基中的土壤质量、地质环境、地质结构等进行充分地了解和分析。首先,需要对土层进行测量,选择最为合适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为后期的实际深基坑工程结构设计工作提供真实的数据支持。其次,根据实际的深基坑工程设计管理规定,在建设施工范围内进行土壤取样。在采样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提高施工效率,往往没有对深基坑工程土样采集进行严格地管理和规定。同时,受土地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影响,取得土样样本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并且代表性较差,使得后期的实际设计图纸不能充分满足深基坑工程施工需要。
2.2深基坑开挖过程不合理
在深基坑工程开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开挖过程不合理、基地标高高度控制不严格的情况。这主要受深基坑工程施工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差异的影响。同时,如果在机械开挖过后,对于边坡表面的平整度未进行有效处理,会使得其开挖质量较差。在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使用人工开挖和修理,会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使得开挖深度不符合施工标准,不利于后续相关施工工序的正常开展。
2.3施工队伍挖掘时和边坡支护不匹配
针对不同的深基坑工程施工管理目的,其具有不同的施工技术。针对整体施工技术含量较低的深基坑工程,其相匹配的挡土支护技术也较为简便。而针对技术含量高、施工标准严格的深基坑工程,需要配备更加专业的施工技术和施工队伍,对于不同的边坡支护技术选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和提高管理效果的措施
3.1提高深基坑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为了对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流程进行优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地分析和改进:技术与施工可靠性、经济效益性、环境影响性和设计工期。具体的设计优化流程为:①针对整体的深基坑工程系统进行优化,即设计方案。在设计前期,对需要达到的设计目标进行确定,选择最优设计方案。②在设计过程中,确定了深基坑支护系统后,对支护系统进行计算,使得整体的深基坑经济成本最小。③对深基坑工程的相关设计概念、支护结构和地下水处理地质环境等数据进行综合性的采集,使得整体设计过程更加有效。
3.2做好深基坑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针对深基坑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①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包括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施工设备等,确保施工过程不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提高深基坑工程施工效果与周围环境的匹配程度。②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和调整。在施工方案的设计中要结合实际地调查情况,对施工单位、施工目标、施工设备等进行合理的编制,科学的选择深基坑工程施工工艺,帮助施工人员对于标高高度、承台面积与钢板桩测量等进行更好的控制。③对钢板桩的顶部和底部的尺寸数据进行严格的记录和检查,为后续相关维护、保养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④控制好插桩工作。施工人员要控制好板桩的长度,对每根插桩进行定高、放线,使插桩工作施工的水准点精确度更高。 ⑤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清洁和整理,为后续相关开挖建筑基坑、安装等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便捷性。
3.3灌注桩施工技术
关于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其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挖孔桩、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等。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于深基坑内柱体的强度进行及时有效的观察,避免出现断桩情况。②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堵管、埋管等问题的发生。③在实际的沉管桩施工过程中,锤击沉桩是主要的施工方式。通过锤击产生的锤击力将沉管进行开口,这种沉管桩技术具有操作快捷、流程简单的特点,并且对于施工经济成本的要求较低。④沉管灌桩的桩体横截面积较小,使得其桩身的强度较弱,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桩身断裂的情况,导致混凝土离析施工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施工事故,施工人员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沉管底部具备充足的混凝土,并且有效地控制沉管拔出的速度。⑤在挖孔桩的使用过程中,提前做好人工挖孔准备工作,对桩孔进行一定的防护措施,使其护壁逐渐形成,同时可以安装相应的钢筋进行保护。⑥对混凝土进行全面浇灌,在转孔桩的使用过程中,要与地面打孔埋桩的方法有效结合,提高桩孔位置的整洁程度,并对孔内的泥土进行有效清理,充分保障施工质量。
3.4选择适宜的支护方式
在选择支护技术方法的过程中,对施工单位而言,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保证深基坑支护有效性,使支护结构达到稳定和安全。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技术措施越来越多,在选择具体的支护技术方式时,首先要对施工场地的各项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势与水文地质等,然后根据不同支护技术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选择既效果显著又合理可行的一种或多种。在不同施工条件及自然环境下,使用适宜的支护技术方式,除了能减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成本,还能尽可能减小对地质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在选择具体的支护材料方面,要对实际开挖深度及水文地质等做全面考虑。在应用选定的支护技术措施时,还要加强监督管理,保证深基坑支护质量达到工程要求。
3.5尽可能减小地下水因素造成的影响
如果在深基坑的支护期间突然出现降雨,将对实际支护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施工中在对区域地下水位实施检测时,应使地下水对应的渗透系数达到土层承压基本要求,以此为之后的截水与减压等提供可靠的保障,并提前为坑底处的结构做稳定性计算和分析。为了尽可能减少深基坑及其支护结构受到的地下水因素的影响,对施工单位而言,可通过井点降水来降低区域的地下水位,以此保证结构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防止基坑与其支护结构产生变形,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加大对于深基坑工程支护技术和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手段,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林. 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究[J]. 河南建材, 2019(6).
[2]朱俊杰. 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究[J]. 中国房地产业, 2018, 000(010):139.
[3]熊仕求. 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究[J]. 建材发展导向(下), 2018, 016(003):231.
[4]牛秀丽.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四川水泥, 2018(2): 15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