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徐海波
[导读] 摘要: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国企改革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号召,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1+N文件精神,努力吃透中、省出台的一系列关于支持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的精神实质,在股权多元化、员工持股、创新商业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四川能投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摘要: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国企改革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号召,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1+N文件精神,努力吃透中、省出台的一系列关于支持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的精神实质,在股权多元化、员工持股、创新商业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创新;探索
        一、国有企业现状分析
        (一)实现股权多元化,引入先进思路理念。通过增资扩股引入具有外资背景的战略投资者,变更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属多家子企业,也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外资实现了国有控股企业股权多元化。股权多元化对公司的产生的积极影响,首先是引入了先进的发展思路和战略视野,作为战略投资者引入的事业伙伴,为公司在上游企业供应和下游用户拓展、电力消纳方面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帮助公司开拓省外市场和走出国门;其次,是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力量,例如ENGIE集团的先进运营管理经验使项目运营水平得到提升,港华燃气派驻公司的高管人员和其他股东方派出的管理人,也带来了不同的经验与做法,引发管理理念的碰撞与思考,特别是在安全管理方面,港华燃气的先进经验成为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快速提升的捷径;此外,带动了公司品牌形象和对外影响力,与世界和国内知名企业的深度合作,本身就是一张名片,标志着知名企业对公司的高度认同,彰显公司深厚的技术与管理实力,使公司在对外交流和业务拓展中得到了更多的认可与接受。
        (二)员工持股工作有序推进。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员工持股是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其关键在于能否设计出一套合适的实施方案链接人才价值与公司价值,撬动业绩提升。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对开展了员工持股政策研究、人员现状研究、方案设计、股东沟通等一系列工作,积极调研成功案例企业四川日机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听取川机密封公司从员工持股到公司上市的历程及经验;精心策划聘请全国知名的股权激励咨询服务领域机构,在咨询机构的策划帮助下完成员工持股方案;主动与省内持股试点企业交流,就员工持股工作的难点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针对四川省实施意见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员工持股方案进行完善和论证;通过访谈等形式充分听取员工意见,不断细化完善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管理办法、股权管理协议、有限合伙协议、持股人员名单等文件。
        (三)创新商业模式,提升企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公司通过借助各出资人资源力量,推广全员开发理念,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及关键业务重组整合,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开发建设运营为核心,创新商业模式,完成能源服务、能源工程建设、供电综合服务、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分布式能源综合解决方案服务等五大业务板块打造,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同时,混改过程带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效果显著,通过混合将公司的资本、人才、管理等优势与民企决策快、执行力强、技术与市场专业化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产生出1+1>2的效果,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四)严格落实混合所有制改革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认真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过程中,公司董事会和经营层工作承担主体责任,公司监事会全过程监督改革情况。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统筹规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规范程序,建立可追溯的全员责任体系。

厘清出资人监督、专责监督、业务监督和民主监督四大体系间的监督责任边界和衔接,建立监督责任清单,明确和规范各监督主体的责任范围、内容方式,依据权限尤其是监督发现问题、线索的处置及移交问责程序、跟踪反馈机制等,建立一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有效监督责任体系,严格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坚持依法依规、公平效率原则,全面体现国有权益的合理市场价值,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坚决绝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二、存在问题
        一是各方行为方式和理念的碰撞。在规范管理方面,公司作为国有控股企业,注重流程规范、监管到位、严防国资流失风险,外企更加注重的是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权责协调运转,民企希望快速的市场响应和较低的成本水平;在利益分配方面,国企管理人员存在担心让利于其他资本背负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的情况,民企则担心控制权和话语权被削弱;在党的建设方面,外资和民营企业不能很好的理解加强党的领导与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以上种种,导致一定的差异和摩擦,影响混合所有制企业融合发展的质量。
        二是分配机制和监督机制有待创新突破。首先,公司现有的目标考核、激励约束机制,需要结合企业不同管控类型进一步突破,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需要进一步下放经营管理权,抬高利益共享天花板,真正实现业绩导向;其次,在创新突破分配机制和“放权”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严防“一放就乱”,健全纪检监察、审计和法务等监督力量的工作机制,严格监管严肃惩治,有效防治廉洁问题、作风问题发生和国有资产流失。
        三、提出对策及建议
        (一)在股权多元化方面进一步突破
        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在公司及子公司层面对股权结构进行优化,在保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前提下,可引入2至3家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扩大开发合作,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过程中需要对拟引入方进行全方位考察和沟通,使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而不是利益争夺方,最大程度取长补短、和谐共赢,并注重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增强出资人监督工作,实现对决策环节和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督。
        (二)加快推进员工持股和上市工作
        加快形成《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及相关实施配套文件送审稿,并按流程上报集团审批、国资委备案,务必按照省国资委相关要求按时完成员工缴款、合伙企业设立、公司增资、工商变更、总结评价等工作。为使员工持股真正发挥激励约束机制和职工群众监督机制的作用,应在扎实做好项目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提升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同时,着手规划公司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路径,进一步参照上市公司要求规范内部管控各方面工作。
        (三)创新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式
        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上级各级党组织关于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的工作要求,探索可行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操作模式,确保党的组织机构健全、队伍稳定、工作有力。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遵规守纪、用心尽责意识,敢于责任担当。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更好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增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混合所有制企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建立完善廉洁风险防控手册和员工职业道德规范,完善投资管理、工程建设、招标和选人用人等关键业务管控和业务监督;形成较为完善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监事会、工会、审计、纪检监察、法律、财务等部门的监督职责明晰,增强内外部监督力量有机整合,强化党风廉洁和反腐败警示教育,加大党纪条规学习和制度培训力度,切实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心存敬畏、秉公用权意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