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管理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田朝辉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田朝辉
[导读] 摘要:企业管理,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以及控制等一系列职能活动的总称。
        身份证:13010219751011xxxx
        摘要:企业管理,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以及控制等一系列职能活动的总称。而政工工作则是一项思想性工作,它的性质相对“温和”,能够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和方法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从而让员工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达到坚定员工理想信念的目的。新形势背景下,只有实现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有机融合,紧密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寻求二者之间的突破口,才能发挥二者的最佳合力,为企业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企业;政工工作;企业管理;共同发展;策略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在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下,很多国外企业也参与到我国的市场竞争中,这就使得企业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支柱的企业,就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软实力。企业文化和政工工作都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企业必须要主动创新政工工作,通过企业文化来促进政工工作,从而使企业内部管理效果不断提升。
        1企业文化与政工关系分析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与政工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别,尤其是性质、作用及目的等都是不同的,但二者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文化建设来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政工工作不仅是对企业员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凝心聚力的目的,还要起到政治性作用,保证员工的思想和政治取向正确。企业文化与政工关系的联系主要有:第一,在目标上存在一定的相近性,都是通过价值观来对员工的思想意识和价值产生影响,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二,作用对象都是员工,在强调和尊重员工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员工的思想、行为等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尽可能地激发人的积极性。第三,侧重点存在相似性,都对精神层面的内容非常重视。企业文化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政工工作能为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关键支撑和方向引导。
        2实现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共同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2.1遵循以人为本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理念
        以人为核心是任何行业或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各类管理方式也需要在人的参与下完成。对此,企业政工工作在落实过程中也要高度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创新。企业要积极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水平,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途径,营造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使员工更好地参与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并非一般意义的说教,更为关键的是引导员工对此项工作形成准确的认知,并积极参与其中,以主动的姿态做好各项工作,进而推动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
        2.2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创建全面的企业文化体系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以企业发展目标为重要的基础,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全面地创建企业文化体系,能够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在发展与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确保企业措施制定的科学合理性。并且能够全面地激发与提升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全体员工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建立多样化的文化体系,遵循付出就有回报、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原则,能够使员工的付出与回报形成同等价值,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转变个人的工作态度,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


        2.3提高政工人员素质,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频率
        提高政工人员素质,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频率,是需要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提高重视度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对新一代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根据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全体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管理水平与综合能力,都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式,积极地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的综合能力,对具体的工作内容与职责明确地划分,使员工都能够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在自身的岗位工作中恪尽职守,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是提高各项工作效率的重要策略,全面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带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2.4全方位的企业品牌塑造
        企业文化建设大体系中,加强对品牌的塑造也具有必要性,作为无形资产,品牌的存在可帮助企业创造更丰厚的财富。企业各发展阶段都要落实品牌塑造的相关工作,管理人员制定推广策略并落实到位,在面向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在原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全新的元素。品牌推广的方式,可为企业形象的创建提供更可靠的支持,稳固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品牌还是企业市场份额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品牌文化推广、产品的普及等工作的共同作用下,可增强企业影响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多受众,提高市场份额;与此同时,需要让员工养成发展品牌文化的意识,兼顾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其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品牌策略的实施能够为思想政治工作增添力量,提高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
        2.5加强管理建设,创新企业管理方法
        (1)要深入基层,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一线的职工属于基层服务人员,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最为艰难和复杂,所以存在的问题也相对较多。对于基层职工群众所反映的实际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引发职工群体不满,而问题也会越积越深。因此,除了负责思政工作的政工人员,企业的领导班子和管理人员也需要深入基层职工群众内部,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所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基层人员的思想矛盾扼杀在萌芽阶段,确保一线人员的积极性不受影响。当然,为了更好地把民意反映出来,管理队伍还要深入基层,广泛征集职工群众的意见,并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和基层人员面对面交流,收集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及时把这些要求进行汇总上交,供领导班子参阅,以便更有针对性、更深入地做好职工的解疑释惑工作。(2)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广大职工的幸福指数。职工缺乏幸福指数就会工作懈怠,所以必须要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帮助他们重构幸福感。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投身到企业的发展建设中去。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要考虑到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基层群众的利益,更需要为他们制定、修改和完善与个人利益相关的制度计划,确保他们的权益不受侵害。此外,还可以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志愿者下基层”活动,促使广大职工群众能够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投身到工作之中。
        3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社会体系架构的不断调整与完善,加强政工工作建设,实现其与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已是必然。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必须要立足实际,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性的分析,并加以研究和改进,以找出能够促进政工工作和企业管理共同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决企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瓶颈”问题,从而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远蓉.如何实现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J].现代国企研究,2019(10):227-228.
        [2]付立峰.论实现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共同发展的策略[J].现代国企研究,2017(22):221.
        [3]杨明夷.如何推进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J].纳税,2018(9):104-105.
        [4]梁双龙.浅谈如何推进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J].现代国企研究,2019(4):19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