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法治环境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思考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卢艳春
[导读] 摘要:法律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所属的各个环节内,对于此类风险,如果企业管理者对其无法做出控制,那么它们的后果也往往是不堪设想的。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法律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所属的各个环节内,对于此类风险,如果企业管理者对其无法做出控制,那么它们的后果也往往是不堪设想的。企业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法律风险的防范过程,在新的法治环境下对其做出解决。本文探讨了新时代法治环境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思考,并由做好实际评估、建立预防体系、做出公开处理等制度去对其进行解决。了解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现状,提高企业运行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法治环境 企业法律风险 风险防范
        引言
        基于新的法治发展环境,企业目前已经成为市场主体,它们必须在运行过程中独立地去面对各种风险。而其中最大的风险,也是不断完善的一系列法律环境。相关的企业人员必须了解到市场环境的变化关系,强化专业性的管理职能,对各类风险做出及时预判,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因为风险体内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将其做好不断延伸,确保企业的稳步运行。
        1企业法律风险相应概念
        企业法律风险是由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方法所提及到的一类具体概念,所谓企业的法律风险,这即是与企业的现今法律运行产生一定差别,并导致企业在运行过程必须承担相应法律效应的一类行为。这很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害的可能性,当部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进行某些不合法律规范的事情。在运行发展领域内,它们也必定会缺乏有效的防范意识。这一系列的行为都会导致企业内部的法律风险,企业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形式在于它的经营性损失较大。在民事诉讼领域内很难得到具体体现,部分企业受到行政或者刑事拘留时所产生的一系列风险。
        2当前法律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2.1管理者自身风险意识较差
        对于目前的很多企业发展人员来讲,他们在防范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管理者对于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也没有做出太过严格的重视,他们在事前缺乏律师的有效参与,而这也必然会导致某些法律问题。如果企业管理者在纠纷过程中让某些细节问题不断放大,那么这些问题也必定会延伸到后期的诉讼阶段,此时在寻找律师已经无力回天了,某些案子会由于漏洞的过多缺失而无法寻找有效争取。其具体的参与成果也不是太过有效,甚至某些时候企业管理者还会因为自身风险意识的不足而导致血本无归。
        2.2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不足
        就目前的企业发展来讲,很多时候企业自身的制度缺陷也往往是引起企业风险增加的一大重要因素。在管理过程中,相关的法律事务所是缺乏一定审核机制的,它们无法对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类法律要素进行把关。这必然会导致企业内的某些不合理行为,它会为企业的后期运行埋下不必要的风险。同时,一些企业在聘请外向法律负责人时迫于被动化管理模式,其律师服务体系也较偏重于决策发展方案。他们无法在全局认识过程中了解影响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使得某些原本能够起到一定调控作用的发展机制难以发挥出其实际的效果,这一系列问题都导致了企业内部运行的发展不足。与此同时,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还缺乏一些有效制度以及法律人员。它导致企业管理者无法将有效业务深入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这必然会造成企业风险的不断递增。
        3新法治环境下加强企业风险防范的对策
        3.1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针对目前企业在风险防范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实际的管理人员也必须从法律风险的调控方面展开探讨。了解加强法律风险意识的重要性,将其作为识别风险、化解风险的一大有效前提。

这是健全法律风险防范制度的根本基础,目前伴随着资产体制的不断改革,相应的法律人员也必须在改革路途中具备较为强烈的法律意识,认识到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毕竟如果法律风险一旦发生,那么这也必定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后果,在防范过程中,日常防范人员必须做好监督工作。在实践领域内注重规章制度建立,抓紧日常角色作用。树立守法懂法的风险防范意识,由此使得企业的各项行为都能够合乎法律规定。
        3.2健全公开内部决策机制
        对于现有的大部分企业来讲,无论其是国有企业还是其他性质的企业,它们在公司管理过程中也必定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章程。企业章程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借以发扬自我管理方案的一种有效措施,针对企业管理问题,实际的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必须依靠其相应的法律规定或者企业规章制度来进行,由此去避免一些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例如在转让股份过程中,雇佣人员就必须反复查看公司的实际职责,避免最后在转让过程中发生一些争议。健全公开内部决策机制建立,严格按照流程办事。遵守各项法律条文规定,防止不必要风险发生。在公司管理推进过程中积极与某些法律事务工作组织体系较为完善的企业进行合作,寻找其发展新思路。帮助企业人员通过共同制定策略,完善好控制发展工作。
        3.3完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对于新法律环境下的风险发展来讲,企业管理者必须健全合同管理系统的发展。由企业实际签订某些合同之后再确定条款,之后按照合同规定保持文字严谨。这是直接关乎企业切身利益的一类管理行为,加强企业的合同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也必须建立某些事先防范机制,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包括合同归口管理、合同分类管理:合同委托管理等管理为一体的合同管理机制,在合同中心管理过程中做好内部体系建设。由实际的合同管理人员对其作出运行,在合同制方面则按照合同的具体类型加强管理体系构建,使得公司人员都能够在规范操作过程中按照公司发展行为进行经营活动运行。
        3.4加强法律风险评估机制建立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会存在各类各式的风险,加强这些法律风险的评估体系建立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内必须按照风险评估,将其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这两部分。对于企业的内部评估,法务部门可以为自身作为基础找出评估手段,并提出一些与法律风险相应的实际建议。该种机制建立多存在于某些私营企业中,这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对于某些国有企业或者国有资本直接参股的企业则根据其经营状况,按照报告书所书写的相关条令交给政府部门作出审核。这样的审核过程,实际上也是公司在运行过程中按照某些事务部门进行先收集、后采集的一类评估过程。最后实际评估人员也可以由此去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评估报告,针对某些风险过程提出实际解决策略。
        结语
        法律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基于新的发展形式,实际的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也必须按照企业发展的实际对其风险过程进行评估。基于新的法律环境,了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在市场构成过程中,凸显出企业应有的价值。依法参与各种经济活动,对企业的运行过程进行保障。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做好企业日常管理。
        参考文献
        [1]市委党校 于忠龙. 提升法治化水平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N]. 韶关日报,2020-05-23(A04).
        [2]汪飞,叶小忠,赵文菁. 从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到法治管理体系——建设中央企业法治管理体系的初步探索[C].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2019(第三届)上卷.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2019:735-746.
        [3]胡阳,尚鑫.论国有企业法治建设的意义[J].法制与社会,2018(07):140-141.
        [4]朱效平.以法治思维推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J].中国高校科技,2013(04):35-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