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很多人都并不是特别了解这种疾病,只有在检查出这种疾病后才会查阅相关资料,今天就一起了解一下肾结石的相关小知识吧!
一、什么是肾结石?
肾结石是一些晶体物质(如草酸、胱氨酸等)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在男性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多发生于青壮年,左右侧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二、形成肾结石的原因有哪些呢?
当人们发现自己患有肾结石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觉得自己身体素质较好并且没有相关的病史,不太可能患有肾结石,其实生活中很多的不良习惯都会成为形成肾结石的诱因,肾结石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饮食结构不合理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碰见喜欢吃或好吃的食物就多多进食,如果没有喜欢吃的食物,那么食欲就会有所降低。当人们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时,身体并不能完全吸收食物的能量,身体会将多余的养分代谢出去。但是人的代谢功能是有限的,一次食用过多的食物会给肾脏功能带来负担,从而增加人体形成肾结石的几率。
(二)蛋白质过量
当人们身体内的蛋白质含量过多时,患有肾结石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肾结石的主要成分为草酸钙,而蛋白质中富含草酸的原料。除此之外,蛋白质还能促进肠道功能吸收钙元素。如果人们经常食用富含高蛋白质的食物,那么将会增加肾脏和尿中的钙元素以及草酸,从而增加患有肾结石的几率。
(三)高嘌呤饮食
很多人都喜欢食用海鲜或猪肝等动物内脏,这些食物中都含有较多的嘌呤,嘌呤在体内经过新城代谢后会变成尿酸,当人们尿液中含有过多的尿酸时就会形成尿酸结石,从而增加人们患肾结石的几率。
(四)饮水较少
当人们没有补充能够满足身体的足够水量时,就会导致尿液量减少、尿液浓度增大,从而为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夏季人们的出汗量较多,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身体也会因为大量流失水分从而增加肾结石形成的几率。
(五)缺乏运动
当人们较少进行体育活动时,骨骼吸收钙的能力就会有所降低,从而增加了尿液中的钙含量,增加了结石形成的几率。
(六)草酸摄入过多
当人们大量食用富含草酸的食物(巧克力、空心菜、韭菜等)、以及动物蛋白等,就会使尿液中的草酸含量增高。
(七)滥用抗生素
人体的肠道中有一种叫做嗜草酸杆菌的厌氧菌,其会对进入肠道的草酸进行分解,从而减少草酸的吸收量。但是,当人们长期滥用抗生素就会降低这种细菌的存活率,从而增加体内的草酸含量。
(八)钙元素摄入不足
当人们同时食用高钙食物与高草酸食物,就会在肠道内形成较难吸收的草酸钙,从而降低血草酸浓度。如果人们没有摄入足够的钙元素,机体就会吸收过多的草酸,从而形成结石。
三、肾结石有哪些症状呢?
和其他疾病相比,肾结石的临床症状较为独特并且比较明显,当人们形成肾结石后会有以下几方面的症状:
(一)无症状
肾结石初期、表面光滑的小结石、下肾盏内又无感染的结石都不会有较为明显的症状。没有引起肾盏、肾盂梗阻的鹿角结石也不会有较为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只会感到肾区不适或酸胀感。
(二)疼痛
当肾盂或肾盏被较大的结石压迫时,患者就会有胀痛或钝痛感。
当结石在肾盂或输尿管内移动,对输尿管产生刺激并引起痉挛时,患者就会有腹痛感,部分患者还会伴有恶心呕吐、排尿困难等症状。
(三)血尿
血尿是肾结石的早期症状之一。很多时候肉眼并不能观察出尿液中的血量,大多数时候是通过体检中的尿液检查发现的。
(四)排石史
当患者感到疼痛时,在排尿时会出现沙粒、小结石,患者会感到尿液堵塞以及尿道内刺痛感,待结石排出后尿流会恢复正常。
(五)肾功能不全
一侧肾结石引起梗阻,这时该侧会出现肾积水以及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的症状。双侧肾结石及孤立肾结石会导致肾功能不全。
四、肾结石有哪些治疗措施呢?
(一)对症治疗
当患者出现绞痛时可以适当的使用止痛药物,当出现合并感染或梗阻时应当先控制感染,必要时可以进行输尿管插管从而保证尿液通常,降低对肾功能的损害。
(二)多喝水
预防肾结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喝水,但是不要过多的饮用去咖啡因茶,因为这会增加尿液中的草酸盐浓度。
(三)多吃奶制品
多吃奶制品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们患有肾结石的几率,因为肾结石中富含丰富的钙元素,钙质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容易形成结石的物质。但是,不能因此服用大量的钙质补充药物,因为钙质补充药物并不能达到相同的作用,甚至还会增加患有肾结石的几率。
(四)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A可以有效地维护尿路整体健康,因此人们可以多食用胡萝卜、红薯、南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但是人们不能通过服用维生素A补充药物来过多的摄入维生素A,因为当人体无法将其全部排出时,其就会在体内累积并产生毒素。
维生素B6可降低血液中草酸盐的含量,对预防肾结石起着有利作用,但是每天不能补充超过25毫克的维生素B6。
虽说肾结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但是只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就能降低肾结石形成的几率。肾结石的临床症状也较为明显,当人们出现相应的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造成肾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