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唐航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唐航
[导读]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带给建筑工程设计的影响非常大,不论是工程布局还是整体风格,亦或是工程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都有很大的影响。
        华昆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带给建筑工程设计的影响非常大,不论是工程布局还是整体风格,亦或是工程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在具体设计之中将传统文化运用进去,也会使得工程整体因为具有了一定文化内涵而更具生命力,促进建筑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
        1、引言
        通常来讲,建筑设计的发展与时代文化密切相关,也可以理解为从建筑设计的特点能够呈现出当前时代所具有的审美观和文化特征。从古至今流传下来许多文化瑰宝,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逐渐开始意识到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和作用,明确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而通过建筑设计是一种能够很好呈现传统文化的手段,通过建筑设计来体现民族精神与文化,在建筑设计领域逐步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2、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2.1、建筑设计是根植于传统文化当中的
        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内是可以为建筑设计创造带来灵感的。受时间、地域等差异性的影响,文化对于建筑设计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建筑设计中所呈现出的审美与价值观也受地区和时代的限制。例如,在进行地区博物馆的建设中,要充分地考虑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要采取与本地建筑风格相符合的建筑方式,使该地区博物馆的建设与时代要求和文化能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凸显建筑设计的时代性和新颖性。
        2.2、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创新的动力
        在建筑设计中任何一个设计师都不能够忽略传统文化的影响,都要以传统文化作为参照物对自己的设计思维进行界定。越是优秀的设计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越是能够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自己的设计内容进行创新。例如,鸟巢的建设中就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木结构,“巢”是用搭建的家。而鸟巢是以钢材为树枝构建起来的,象征着生命与运动,象征着东方的崛起,与体育功能相吻合,也与中国的快速发展相吻合。
        2.3、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的有机结合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实现了美学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通常将其分为正统文化和民间文化,两者之间有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也是存在差异的。传统文化对于建设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宫殿的设计上,表达着权力的至高无上。而民间文化主要体现在四合院上,表达着客随主意、对主人尊重和坐北朝南等的建设观念,这些都对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国历经悠久的历史在实践中不断形成的精华所在,是历朝各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行为。传统文化元素是人类、社会与自然所共同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也可以说是对人类生活经验的一种总结。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了解,能够让人们更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精神。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能够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彰显传统文化特色,反映中华民族精神与思想。如学者袁延平对现代景观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传统文化元素的意义所在,满足高层次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民族归属感。
        4、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4.1、传统符号的应用
        “风水”是中国古人协调建筑和自然关系的重要“符号”,也称青乌术、青囊术。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坐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古人以“风水”选建地,规划建筑布局。诚然“风水”本身有着浓厚的迷信色彩,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古代哲学却不可否认,同时在“风水”中也有着数千年来古人建设建筑的客观经验,如地质、景观等,是为引导人们顺应自然、识时适势的重要辩证方法。

如,北方的“四合院”就讲究“坐北朝南”,主要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则盛行“东南风”,坐北朝南的设计一方面能够避免建筑正面受到太阳光直射,另一方面能够协调建筑内的空气流动;《周易易轮坤凿度立轮坤巽民四门》中指出:“巽为风门亦为地户。万形经日,二阳一阴,无形遁也。风之发泄,由地出处,故日地户。虽然不可否认古人对于所谓“元气”的迷信,但其中的确有空气流动方面的考究。
        4.2、传统建筑材料的应用
        建筑材料决定了建筑的结构以及设计逻辑,所有建筑设计方案都需要以具体的材料作为依托,他们是传达设计意图的介质。传统建筑所用的建筑材料而言,受制于旧社会落后的交通体系,传统建筑所用材料多取自于本地,具有浓厚的本地化特征,这些材料在社会文化沉淀作用下,自然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现代建筑设计就可大胆应用这些建筑材料,从而让传统建筑文化注入现代建筑中。如,砖石材料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其本身的质感能够给人带来特殊的观感,并有着情感化的审美价值。
        4.3、文化符号
        第一,传统文化之中对于颜色的选择所带来的影响。由于传统文化之中特别崇尚大黄和大红这种极具喜感的色彩,特别是红色。比如在紫禁城之中就主要是红墙黄瓦,民国和当下的一些建筑都会把主色调作为红色,并再运用黑色等冷色调的颜色去平衡,使最终取消建筑可以深深展现出传统文化之中对于宁静的渴望。
        第二,传统文化之中带有图腾色彩的动物符号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华夏子孙是龙的传人,因此对龙的感情往往都非常深厚,这些在建筑当中得到的印证比较多。
        4.4、传统建筑空间布局构造形式
        (1)围合院落布局构造形式
        很多传统建筑主要采用围合院落的布局方式,建筑物和墙体采取对称布置方式,从而形成规则的四合院空间。围合院落将院落融入到建筑平面当中,非连廊发挥着连接功能空间的作用。北京四合院是现存的传统建筑中采用围合院落布局形式最典型的代表。利用围合形式,一方面可明确空间的界限范围,构成独立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可分隔居住空间与外部空间,形成私密性空间。
        (2)园林景观布局方式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源远流长,注重空间布局的灵活多边形,园林景观的自然和谐性,给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中国传统园林通过借景、对景、分景与隔景等多样化设计手法,对空间环境中的山体、水景、建构筑物、动植物进行协调规划。再者,传统园林也要做到比例协调、错落有致、动静结合、明暗变幻、遥相呼应。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合理应用传统园林布局形式,一方面增强建筑的空间层次感,另一方面也可更加生动地展现现代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3)局部空间布局方式
        中国传统建筑中也有很多趣味性较强的角落空间,角落空间中也蕴藏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烙印,如北京胡同和上海弄堂等。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巧妙的应用传统建筑的局部空间布局形式,赋予建筑设计趣味性,保留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5、结束语
        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于彰显民族文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为建筑设计注入了文化的精华,为建筑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仅是复制,而是将文化精华进行提取运用和创新,才能体现出时代的特色与文化的底蕴。
        参考文献:
        [1]吴枫.中国古建筑艺术与传统文化元素在东北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J].建筑与文化,2019(05):209-210.
        [2]崔路遥.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1):78-79.
        [3]邬锋.建筑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4.
        [4]孙晓毅.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D].吉林大学,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