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 王科只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科只
[导读] 摘要:当前,有些建筑企业的相关部门忽视建材质量检测问题,导致很多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缺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同时,检测人员没有意识到检测流程的重要性,忽视了很多可能出现的不可预测要素。
        身份证号码:41052319830519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当前,有些建筑企业的相关部门忽视建材质量检测问题,导致很多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缺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同时,检测人员没有意识到检测流程的重要性,忽视了很多可能出现的不可预测要素。所以,对于检测人员来说,能够有效控制各个阶段建材质量,才能够在检测过程中全面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过程控制
        引言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控方面,需要将材料质量控制当成是基础条件。基于此,本文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要求、流程和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从规范流程、做好准备、过程控制三方面探讨了材料检测质量的控制方法,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1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基本要求
        (1)需要对建筑材料的种类,进行全面了解。例如,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不仅限于钢筋、水泥、沙石,还需要对一些特殊的构建,如防水卷材等材料进行检测和管理,这些材料会受到环境等因素影响,所以应当作为质量检测和监督的重点内容。(2)需要设定建筑材料检测和监督管理指标。整个建筑工程项目,都需要质量监督管理指标,这样才能体现建筑工程实施的合理性。例如,在混凝土质量检测中,工作人员需要从细度、凝结时间等多方面,对混凝土的质量指标进行检测,进而综合分析与评价,确保建筑材料的安全性能。(3)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应该进行有效监督,做好全面的监督与管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工程环境对材料检测具有一定影响,例如,钢筋会随着温度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变化越快,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温度裂缝的现象,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性能。所以,施工单位要将施工所用的建筑材料的合格证、采购合同、材料检测报告等提交给相关单位审批,在确定材料质量无误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施工。采购人员要认真审查相关建筑材料的出厂合格证书、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等。
        2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分析
        2.1检测要求
        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面,想要加强材料质量监督,还要掌握各种各样材料的检测方法,明确重点检测内容。如在防水材料检测方面,需要加强使用环境模拟,然后对材料防水性能等各项性能进行检测,确保材料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水问题。从检测内容上来看,应认识到不同材料采用不同施工方法,所处温度也存在差异。针对防水卷材,应重视抗拉强度检测,确认材料铺设期间是否会受到外力作用影响,以免材料出现质量缺陷。在钢筋检测中,按照相关质量管理办法和检测流程进行检验,还应认识到钢筋可能出现缩颈问题,应加强实验控制,避免结果出现较大误差。针对项目材料进行质量检测,还应完成监督管理指标的设定,如在水泥质量检测上需要完成细度、凝结时间等各项指标的设定,加强材料质量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2.2检测流程
        建筑材料检测需要遵循一定流程,在施工前期、中期和后期都需要开展检测工作,以便使材料质量的保证。针对不同材料,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测模块,通过模块优化得到精确检测结果。在模块化取样阶段,还应完成代表性材料选择。而建筑施工材料不同批次材料,各批次材料存在一定质量差异,还应分别进行材料取样,通过在各批次材料中随机抽样实施检测。为避免检验偶然性问题的发生,还应加强取样数量控制,保证检测结果具有全面性和有效性。在检测前,应确认材料基础信息,核对材料品种、强度、生产厂家、规格等信息。针对部分构件、原材料等,可以实施外观检测,部分材料则要进一步开展实验。按照规定进行检测,针对不同材料确定不同检测项目,能够使材料质量得到真实反映。针对检测结果还要加强数据分析,按照数据处理要求实施取平均值或计算标准差等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同一检测出现不同结果,需要确定问题产生原因,然后重新检测,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性。


        2.3影响因素
        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过程中,将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检测结果缺乏可靠性,不利于材料质量控制。现阶段,参与检测的因素主要包含五类,分别为人员、设备、样品、环境和方法,任何一项因素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最终结果。首先,人员为检测操作的执行者,在缺乏专业能力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操作失误,造成其中一个检测环节出现问题。如人员不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检测操作,仅凭经验进行检测结果判断,将给材料质量控制留下隐患。整个检测流程由多个环节构成,对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不熟悉检测流程就可能出现遗漏、不达标等情况。其次,部分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需要使用相应检测设备,如果设备性能不佳,无法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同样会影响检测结果。如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中,采用数显回弹仪进行非损检测,如果设备内部线路发生故障就会造成显示数据不准,给检测结果带来干扰。再次,样品作为检测对象,如果存在本身不具代表性等问题也将造成检测结果不准。实际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往往需要从大量材料中进行少量样品抽取。未能按照要求取样,造成样品全部为同一批次或数量不足,将无法对材料质量进行全面反映。对流体材料进行取样,期间一旦发生被容器污染的问题也将影响检测结果。此外,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对环境提出了一定要求,如钢筋材料性能检测就对温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果检测环境无法满足温、湿度等条件要求,甚至环境中存在噪音、震动等干扰因素,将造成结果可靠性无法达到保证。最后,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混凝土强度检测可以采用超声波法、回弹法等等,还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相关规范确认。未能合理选择方法,也将造成材料质量缺乏保障。
        3加强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3.1确定检测项目
        结合建筑材料检测环节,确定科学合理的检测项目,同时需要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开展检测工作前,需要检测人员按照此行业相关规定以及标准等,对项目进行确定和检测。例如,水泥的鉴定,应当按照水泥凝结周期以及细度等,从保证水泥安全性和强度等方面,开展检测工作,如工程选用C30混凝土,应重点检测混凝土的压碎性能。严格的技术和要求,是建筑材料检测的重中之重,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操作技巧和较强的责任心,需对检测方法和流程进行创新和完善。同时,也要结合建筑材料各类检测标准,对材料进行取样,制定多种取样方案,按照随机化原则设置取样点的数目。例如,对袋装水泥进行检测,应按照生产时间、生产编号等将水泥放在一起实施检测,通过严格规范各个检测环节,提高材料检测有效性和可靠性。
        3.2控制其他因素影响
        建筑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湿度和温度的影响,例如弹性体改良沥青防水卷材受环境、温度影响,因此,在开展拉伸试验阶段,需要合理控制环境温度,最好将温度控制在25℃。根据相关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得出,在28℃环境下,对卷材抗拉力试验方法进行检测比正常温度下,抗拉力降低3.7%左右;如在15℃环境下,抗拉力强度会提高2.88左右。因此,实际建筑材料检测中,需要对温度进行调控,避免受到低温和高温的影响,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为加强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材料质量检测需要达到一定要求,并且遵循国家规定流程。但在实践操作中,检测结果依然可能受到人员、设备、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为加强材料质量控制,还应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并做好检测准备,使检测过程得到有效控制,以便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为建筑的建设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健.探析影响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主要因素及其控制[J].散装水泥,2019(2):29-30.
        [2]王玲.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质量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9(9):165.
        [3]裴晓悦,屈俊涛.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及质量控制分析[J].四川建材,2018(11):250~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